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机工程复习资料

人机工程复习资料

来源:测品娱乐


一、填空题(本题30分,每小题2分)

1. 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肌肉疲劳试验 、铁秋作业试验、砌砖作业试验。

2. 人机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 和执行功能四种。

3. 人机系统按有无反馈控制作用可分为开环和闭环人机系统两类。

4. 在听觉阈限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范围为 ① 分贝。

5. 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 矢状面。

6. 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 眼耳平面 。

7. 静态测量是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8. 动态测量是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测量。

9. 在人体测量中所得到的测量值都是离散的 随机变量 ,可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所需群体尺寸的统计规律和特征参数。

10. 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 50 、95 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11.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12. 人的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共有8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运动感、平衡感 、内脏感觉 等。

13. 人的知觉一般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等。

14. 产生视觉的视网膜是由杆状 和锥状 两种感光细胞构成的。

15. 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光线不仅使神经系统产生反应,而且会在横向产生扩大范围的影响,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视错觉

16. 物体的振动有强有弱,所以人耳听到的声音就有大有小,可用声压 或声强来反映声音的大小。

17. 人耳的听觉具有对高频声较敏感,而对低频声不敏感的特性。

18. 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即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力间的长短等)、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外向型或内向型等)。

19. 在物质代谢过程的同时发生着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20. 能量代谢分为基础代谢、安静代谢 和劳动代谢。

21. 劳动强度可以理解为,作业中人在单位时间内作功 和机体代谢能力之比。

22. 提高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

23. 动态显示是处于变动状态,或显示停留时间很短或显示不停地连续变化。

24. 表示量的刻度显示形状有圆型、半圆型、竖直型、水平型和开窗型等五种。

25. 当显示器不是为了记录准确的读数,而是为了对机器的运行状态作出定性显示时,选用模拟式仪表更为有利。

26. 实验表明,在数字、字母、几何形状、位置和色彩这五种常用的视觉编码方式中,数字和颜色编码最为有效,而位置编码的效率最低。

27. 一般操纵力必须控制在该施力方向的最佳施力范围内,而最小阻力应大于操作人员手脚的最小敏感压力。

28. 由于控制器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系统的变化,因此,应尽量使控制器的操作方向与系统过程的变化方向 一致 。

29. 刻度盘指针仪表最宜用于检查显示和动态显示。

30. 在显示装置——人——控制装置这个链条中, 人的能力是最关键的参数。

31. 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如操纵机器、维修设备等),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或称为 作业接触空间 。

32. 为了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行动自如,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和身体损伤,最小工作间的地面面积不得小于 8 m2。

33. 作业环境中的照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 自然照明 、人工照明 、二者同时并用的混合照明。

34. 凡两种颜色以适当比例相混合得到白色或灰色(非彩色),这两种颜色为 对比色。

35. 人机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表达了人机系统设计的对象和范围,从而建立解决劳动主体和劳动工具之间矛盾的理论和方法。

36. 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

37. ① 与 ② 是人机界面的典型部件。

38. 就机器设备而言,可靠性是指机器、部件、零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9. 构成系统的各单元之间通常可归结为串联 配置方式和并联配置方式两类。

6.人机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接受、保存、处理和决策和执行功能四种。

二、名词解释(本题20分,每小题2分)

1. 明适应:明适应是指人从暗处进入亮处时,能够看清视物的适应过程,这个过渡时

间很短,约需1mim,明适应过程即趋于完成。

2. 有效温度:

3. 视错觉: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光线不仅使神经系统产生反应,而且会在横向产生扩大范围的影响,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视错觉

4. 视野:人眼在不同颜色刺激下的色觉视野是不同的,称为色觉视野。

5. 形状编码:

6. 听觉绝对阈限

7. 本体感觉: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活动的同时能给出身体及四肢所在位置的信息,这种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8. 劳动代谢量:安静代谢量是人仅为保持身体平衡及安静姿势所消耗的能量。

9. 疲劳

10. 机器的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研究对象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1.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氧的热价。

三、辩析题(本题10分,每小题1分)

1. 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工效学是同一门学科。×

2. 感觉器官经过恒定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存在感觉逐渐减小以致消失的现象。√

3. 当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同时输入时,听觉对视觉的影响大,视觉对听觉的影响小。√

4. 凡是机器能够完成的功能都应该用机器代替人。×

5. 只要温度相同人的热感觉就相同。×

6. 形象化的图形和符号指示最适合用于标记操作中的调节量。√

7. 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黄底黑字最容易辨认。×

8. 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97%的视觉是不真实的。√

9. 美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人机工程学科发展的第一阶段。×

11. 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体身高与各部尺寸之比有很大差别。×

12. 人眼对光亮变化的顺应性,称为适应,适应有短期适应和长期适应两种。×

13. 反应时间是指人从机械或外界获得信息,到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发出指令所需的时间。×

14. 为了保证安全作业,在机器设计中,应使操纵速度低于人的反应速度。√

15. 在同样条件、同样劳动强度下,不同的人劳动代谢量虽然不同,但劳动代谢率是基本相同的。√

16. 降低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

17. 为了消除个人之间的差别,采用劳动代谢量和安静(基础)代谢量之比来表示某种体力劳动的强度。√

18. 仪表中使用较多的是表内照明,边光照明及表盘背面照明三种。√

19. 控制器到位时应使阻力发生一种变化,作为反馈信息传达给操纵者。这种变化可以是操纵到位时阻力突然变小或阻力突然变大两种情况。√

20. 方向盘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有:方向盘平面间的夹角α,方向盘的直径D和方向盘的构造三个问题。√

21. 在显示装置——人——控制装置这个链条中,控制装置的能力是最关键的参数。×

22. 设计控制器时,对于高灵敏度系统可以采用两级调节的结构;第一级控制器是对显示作快速粗调;第二级控制器是对显示作慢速微调。不知道

23. 男女共用的工作面高度按女性的数值设计。×

24. 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空气流动的结果会使人体的散热更加迅速稳定。不知道

四、问答题(本题20分,每小题4分)

1. 在设计语言传示装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 简述疲劳的类型。

3. 安全距离可分为哪两种?

• 一是防止人体触及机械危险部位的间隔,称为机械防护安全距离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人体测量参数,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二是使人体免受非触及机械性有害因素影响的间隔。主要取决于危害源的强度和人体的生理耐受阈限。

4. 简述提高机器设备使用安全性的方法。

5. 举例说明劳动保护的特殊装置而引起误差的相关因素。

6. 控制器有哪些编码?

形状、位置、色彩、大小、符号编码

7. 简述人体测量数据的选用原则。

1、最大最小原则2、可调性原则3、平均准则4、地域性原则5、数据更新原则

6、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的原则7、标准化原则8、姿势与身材关联原则

9、根据用途合理选择百分位和适用度准则

五、论述题(本题20分,每小题5分)

1. 为什么说忽视了人的特性,即使性能很好的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8. 举例说明人与机的不同特点。两者放一起

2. 违章作业处于何种心理状态?

违章作业心理状态:1侥幸心理2省能心理3逆反心理4凑兴心理5从众心理6精神文明

违章作业不是上面的六种,不安全心理状态分为上面六种。它属于侥幸心理。

3. 简述反应时间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特点:

因素:反应时间随感觉通道不同而不同 ,反应时间与运动器官有关

反应时间与刺激性质有关 ,反应时间随执行器官不同而不同

反应时间与刺激数目的关系 ,反应时间与颜色的配合有关

反应时间与年龄有关,反应时间与训练有关

4. 在工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尽量减少人的反应时间。

• 1)合理的选择感知类型。

• 2)适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按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机器。

• 3)作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反应速度,应通过训练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5. 简述人的疲劳都有哪些一般的规律。

疲劳可以恢复,疲劳有一定的积累效应,人对疲劳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在生理周期低潮期发生疲劳的自我感受较重,相反在高潮期较轻。,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疲劳,工作的单调。

6. 论述从保证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

1.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 2.加强科学管理改进工作制度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间4.多种休息方式

5.轮班工作制度6.业余活动和休息的安排

7. 作业场所的光照要求有哪些指标,设计时应该如何达到?

8. 论述在工作场所如何进行颜色调节。

工作场所颜色调节:(1)工作房间配色尽可能不要色调单一,否则会加速视觉疲劳或引起单调感。(2)工作房间配色的明度不应太高和相差悬殊,否则也会因为视觉适应性而促使视觉疲劳(3)工作房间配色的饱和度也不应太高,不然较强的刺激不仅会分散注意力,而且也容易加速视觉疲劳(4)进行色彩调节要根据工作房间的性质和有用途选择色彩(5)对工作房间的配色,除了富用代表意义外,应着重考虑对光线的反射率,以提高照明装置的效果

9. 简述作业分析的主要内容。

• 作业分析是指对已分配给人的功能进行分析,从而使系统中的作业与作业之间建立协调一直的关系。

作业分析包括:确定系统的作业结构,确定作业,编制作业流程图,建立作业序。

13 作业空间的设计原则

14 控制器显示器设计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