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8卷第1期 2002年2月 商E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1 OF SHANGQIU TEACHERS COI I EGE VOl 18 ( I Februarv 2{】()2 试析神学思想对中国封建王朝政治的影响 王 夸云 (商丘师范学院所电系.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在中国封建社会,神学思想影响王朝政治的方式是多样的.其产生的社会作用也是复杂 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封建统治者利用神学思想以维护其统治;二、神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封建皇权;三、进步政浩势力以神学思想为武器与腐朽的封建当权者进行斗争一 关键词:神学思想;神权;皇权;王朝政治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2662(2002)01 0056—03 关于宗教与政治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有过不少深 或改朝换代制造了理论依据,W而深得吾囤骨 的青眯.显T 刻的论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 宗教 —H寸。不A.秦相吕 :韦手下的方: 集凹对 f瑞I兑印五德终 t 刚台”帕思想 是人民的鸦片”.它为颠倒的世界提供“道德上的核准”、感情 始论进行了总结和发展.不但 “娄固相订.上的“安慰 和理论上的 辩护”,以神的名卫论证剥肖0翩度的 为 帝王将兴.天必见祥于下民 的观 披到了理论根据.而目 沥、文王至秦薄各£朝五裢转侈的情形 台理性和神圣性。恩格斯也指出:“神学的实质.--就是调 还依攻叙述了从禹、和和掩盖绝对对立的两极。”【 l【 这些论述,虽然是针对西方 从秦始皇开始.五德终始理论就在宜际政治巾产生 乍 .枉他 为一・方々水德之蛄~”lht 的教而发.但同样也适于用来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的神学 即位之后.即“推终始五德之传,思想与王朝政治的关系。 并据此而制定了刘削寡恩的基本崮策 此 .所心皇帝都将 在中国封建社会,神学思想影响王朝政浩的方式是多种 自己说成是承五德转移之运而 .号鞴、 奉天水运皇帝”.为皇 多样的.其产生的社会作用也是复杂的。 一权涂上了神圣的灵光。 同样.与五德终始论相联系的 瑞 谶纬谜情也在 枉 、封建统治者利用神学思想以维护其统治 封建统治者用天地鬼神崇拜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神学 争夺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各种特殊的怍日、圻『t统治青都虻 思想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论证自己的政权的合理性和神圣性。 不利用祥瑞或谶语为其翳台制造神学依据 在他们l怿台前 这是神学思想作用于王朝政治的方式之一。 后.总是流传瞢各种各样拥护其卜台的谶浯或祥瑞出 以技 -天授命之意 早在殷商时代.统治者就创造了一个居住在天上的最高 神灵显灵的传说.以表示1神——上帝,而商王则是上帝的代表.他自己就是巫的首领。 正由于符瑞 图谶和以占星 为丰要内寄的纬书目育l—F 据卜辞所载,商王常b 气候、祭祀或征代等大事,他掌握着 谓传达神意、预告政权转移趋势 功能. 此历代统活带时它 沟通神人、表达神意的0 2 J,希图借助于神的威力,以制眼 们表现出高度的重视和警觉:利卅谶纬践诈构光武市奉谶纬 筏统治者。周代统治者为了论证其伐商和代商的合理性,将 为国宪和行动指南;而大多数的统治者刚在上台以 对他¨ 传商之举附会于神的意旨: 天乃犬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 曾经利用过的谶纬之学大兴禁剿.特别是北魂孝文市和隋场 命.越厥帮厥民。 将代商而王说成是上天的意志“皇天既 帝更是对其采取了大规模的毁灭 打.开措施: 许 、习灭丈、 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乇肆 ¨l,“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 星占的禁夸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它 灾佯、妖占惑众也一直 大国殷之命。 【 以这套理论来慑服殷商的遗民。 被冠以大逆不道的罪名 之.封建缆浩 想方设法将神枉 战国时期.为■夺权和争霸的需要.各国统治者更为普遍 控制在皇权的股掌之中。 地利用神权为自己的政权服务,邹衍的五德终始理论便应运 为了获得统估者的认可和支持.遭敦徒也自觉地将 神 而生,他将阴阳五行说的原理用来说明社会的变化.以之论证 学思想为支撑的神权蚋入皇权均权威之l、 早期一苴教弹蛐 王朝的兴衰更替,使君权神授说更富于理论色彩,为诸侯称霸 (太平经)就鼓吐 帝王.天之于也. 地之于也 足天地 收稿日期:2001一i0—08 作者简介:王令云(1969一),女.河南水城人,讲师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f令i试析神 思想 中国封建千朝政冶的影响 _第一神气也。” ”晋代道士 洪将骨乇与上灭等同起来. …-民不安其处.鬼神不享一u月并蚀 .列星聋乱.皆绝 他说:“夫君,天也,父也 君 可发,则无亦可改.父亦可易 纪纲 以是观之.安得九长 ll…将这些自然现象辊为天地和 也。 l8。到北魏时,天师道卜层』、物寇谦之迎台统治卉的需要. 王朝败亡的征兆。 强烈抨击张角造反是“违道叛德 他对尼间道教进行了重要 进^战国时期以后.灾异说进一步流传 但在连群雄争胜 改革,吸收了儒家的伦理道德 提出“兼修懦教,辅助太平真 的年代.争于气力比争于道德更加具有实际教粜.因此.在纷 君” 的主张 寇氏的这一行动.使他一跃而成为国师.魏太 争中取胜的是急功近利、不重道德却拥有实力的辜f赢政.但 武帝亲受符幕 自称A平真君,国号亦J皇为太。r真君.道教首 是.“攻守之术异也”,在夺取天l’以后,承功不重德的原 却 次获得国教的地位。而李唐统洁者所宣扬的在雹山、羊角山 无法巩固江山 秦』、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以及与此相联系的 发生的霍山神和老君显灵扶助李庸之事,刚更是道士将神权 毫无伦理色彩的鬼神观念 致使秦朝统治者毫无颐忌,为所歆 服务于皇权、皇权利用神枉的典刊话剧。宋真宗还与遭士串 通一气,煞有其事地编造所I胃“天书降临”、 赵氏始祖下 ’等 事件,徽宗甚至自称“教t道君皇帝”.集皇权教杈为一身,以 图借助于道教神成.挽救政亍占上、军事上的严重危饥 从北宋来年开始,为适廊强化封建皇权的政袷需要,以 《太上感应篇)为代表的道教动荐书纷纷 世.这些作品将儒 家伦理道德与道教(包括佛教)的善恶报应神学和司功过之神 及长生成仙的理沦结合起来,从宗教信仰这一《深层的意 识领域中加强了凡们 下皇权的向心力 违种种行动.使封建统治青和道教神学更孽密地联系 在一起.袢权忠实地服务丁皇权,为巩固皇权发挥着特殊的功 效。 二、神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神虽然是统治者出于现实政治的需饕而创造出来的,但 是,当神被他 确立后,这种虚幻 形象往往叉{互过来成为一 种主宰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耵控制着他 lq此.在君主 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一方面.神权受制于皇权;另一方面. 出于人们对天地鬼神的崇敬、迷信.以及统治集团受长远的利 益所制约,因此,神般对于皇权叉起着某种制约作用,这是神 学思想影晌王朝政治的野一方式。 在厨朝取代殷朝后.为丁 兑 周1t段帕台理性.厢朝统 治者在鼓畋君权神授的同时. 提出r “德配天”的神学理 论, 天命”的观念有 矛晌台义.它与人 行为和道德结合了 起来.帝王的统治如果违反丁德.就要受引天 惩罚.“天命” 就会转移。《尚稍,周书一察誓上>随: 商 贳盈.天命踩之,予 弗顺天,厥罪惟钧”。这些话语,为周王位商纣提供了充分的 理由。他门认为.需丰行为的善恶.将得引}‘天不同的反应. 君主敬肃,将随之“及时的m;君王有条理.将隧之 发 的 阳光;君主的明智,将随之以段 钓热:骨王能谋虑,将随之“ 及时的寒;君主的圣f!l{.将随之以及时的丑;哥_卞 措狂,将随 之以连续的雨;君主构越 ,将随z 睦续的阳光;君主的逸 乐,将随之 连续的醋热.君主的急躁,将随之以连续妁严寒; 君丰的愚H寰.将随之“连续的风 初步提出_,灾异谴告论 思想。 春独时期,占1-家进一步发展丁上述_山想公][前530 年,宋国一位精下f、筮星rJ 的溥 就以龙异说 宋元 他 说,桨纣之时,“赋敛 度 杀戮兄方 与灭帝争强 逆乱四 时,失百鬼尝”.囡 遭引丁f’天的报复:“天数咕旱,幽多妖样 为 从而迅速走向灭亡 亡秦之鉴和楚^的文化传统,促使惯代统治者对于宄祥 说等天人感应思想格外重视 这 仅体现在陆贾的《新语》, 贾谊的《新书).剂安的(淮南y-},期王的毒议中以及 援武帝 的多披黄问和董仲舒的对策及著述巾,更表耻在君王 【壬j天 宠或日食、星变而下诏罪己、求贤纳悚和撤换处置蚕相等一系 州具体行动上 自慢“后,灾异说等天^感应思想一直深到地影口司着圻 代王朝政治 从大旦的历史文献巾,载门可以看到,当u食、 月食或自然灾害、怪异现象发生时,随之而来的便是君卡 厂J 诏夸的颁发和 于王朝政治的种种反省却变更.“受求 错纳 1嚷、蠲免赈济等措施的制定或 施. z.在这件时 ,统治 者往往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惶恐和少有的j堇慎 神权 于皇权的制约.还毕现在方士、道l 的活动和一些 道书中一 西汉威帝 .方士甘忠可据阴阳灾异 缆沿古 .假天 帝,真^的旋号.提出汉家当“更受白 的主张 要 惺祷王 尊天 地、重阴阳,敬四时、严月令,顺z以善政”. 反映-方I 企 图通过神权影响、制约皇权, 挽救政涪危机的愿望 造坑假 神杈干预朝政的行动虽 失败而告终.但这一方式却仍被后 来的方士和道十所沿用 他州在一些道书中,常借勒神 的威慑力足以告诫缆沽 者,倒如.《太平经)的作者就依仗上天神灵来宣传轻刑 慎 杀、济贫等政治主张 书中指出.凡是 天地之神绒” 滞杀人 就是 断绝天地神统.有可f1J螋于天地之体.其为普其 耀”, ] 咖 并且.它还将这一问题t 统治青自身的寿命K趣 联系起来,认为上古的圣贤不好为刑.罔而寿K.“巾古半州 刑.故寿半.下古多用刑,故寿独少 ” 、好杀凡.慎动刑 .这 样的君主将会感动神_I匪,天卜的真砷恒会蝎福于他,恒之K 寿 [ l 20 书中还提出财产均 r的t张,以_工J帝_f私库巾 的财物“本非独给一人’,穷』、也可从巾取ff】 为r使自己旧 政治主张具有更为强大的威睫力 .《太 经》帕作青以 负 说”、“善恶报应论”警告那些独r 财物的封建筑}占者说 翻1 “积蚶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 {.JL寒而死.非 际也 或身 坐 或流后生 P2 这些话语,揭露丁悬殊构不台理现象,扦 件J 封建剥 削者聚敛独r l}七会财富的罪恶行拦.并虚倚J 来 报应神赐 祸福等神学理论 促使当权青接受自己的政浩蛋 R 它f门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正 分反映了宗教既是 人民的鸦片 ,又是对“现实的苦难的抗 外,神学思想还以另外一种方式影响着王朝政治 那就是进步 议 ,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Jt 至于方士道士通过谶纬和各种方术假借神意来影响制约 政浩势力往往利用它们与腐朽的封建当权者作斗争。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为君权神授、君君臣臣等传统观念所 君主,君主也受制于这些固素的事例则更是不胜枚举。例如: 束缚,当朝政、徭役沉重、政治黑暗之时,人们常常只是为 在(尚书)、(左传>等古代文献中 都可以找到有关这方面的内 求生路而起事,却不敢轻易提出取而代之的口号 这时,只有 容。秦始皇固“亡秦者胡也”的谶语而导致了修长城、逐匈奴 借助神灵的威力,以谶语、符命等方术编织出顺天行道的堂皇 的重大军事行动;固 明年祖龙死”的谶语和 游徙吉”的卜诃 旗帜,才足以冲破君君臣臣等封建伦理的罗阿,并为其提供理 而长途游徙,最终死于旅途中;汉武帝固迷信厌胜之术而对朝 论根据.以利于号召组织群众.战胜腐朽的统治者=领导秦末 廷重臣乃至亲生骨肉大加杀戮;东汉光武帝以谶纬决定军国 农民的陈胜、吴广在“天下苦秦久亮”的背景lF,为了发动 大事;唐睿宗提早禅位于唐玄宗,其中一十重要的原因就是听 信于道士的星占;宋徽宗决定禅位于钦宗,在很大程度上是为 了顺应道士求神占卦的结果;甚至隋场帝修运河,宋徽宗君臣 大兴花石纲等行动,也与道士的附会不无关系。 以上事实足以说明,方士、道士等神学人士在服从、迎舍 皇权的同时.又以其神学理论和各种法术影响或制约着君主。 对于这种影响和制约,笔者认为它有两方面的作用。 从消极的方面看.作为大权在握的君主,如果惑于神的意 旨,受制于一些寓意含糊或偶然性极大的谶语,听从某旬谶语 或道士之言而兴师动众.必然会使自己的行动或国家的 措施带上极大的盲目性,脱离现实的政治需要和经济基础,加 剧人治政治所带来的弊病;同时,帝王对于神灵的顶礼膜拜, 无疑要分散其治国方面的精力,特别是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 之际。一味依赖神灵,则必然影响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 而贻误时机,招来灾祸;君主迷信神鬼方术,往往叉使一些奸 臣佞道获宠而行奸 中伤功臣直士,挑拨君臣关系,误国乱政; 至于那些热衷于求仙服丹以望长生的君王们,更是折身损寿, 中毒而亡,甚至于演出骨肉相残的悲剧。 从积极方面看,天谴论、灾异说等天人感应理论强调天意 与的一致性.这就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程度上 制约着君主的肆意妄为 跌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理论是利用 各种自然灾变.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谏告君主,它们的实际作用 常常高于一般人的强谏直言。固为在封建君主的情况 下,除了上天神灵.还有谁的语言更能够打动那些至高至贵的 君主呢? 诚然,神权对于皇权的制约作用,我们也不可估计过高。 例如,董仲舒固辽东高庙、长陵高园遭火灾而上谏险些丧命; 双代 忠可假天帝、真人干预朝政而被捕。这些事例都充分 说明,神权对皇权的制约程度是固人固时而异的,其作用有一 定的局限性。 三、进步政治势力以神学思想为武器与腐朽的封建当权 者进行斗争 除了皇权利用神权,神权制约并影响皇权这两类形式之 群众,采取了行卜、置书鱼腹、夜作孤鸣等策略,率九百戍卒揭 竿而起,奠定丁推翻秦朝的基础。东汉后期的黄巾大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宗教形式发动的农民.其组织发 动的领导者——张角用宗教预言的形式提出了“苍天已死.黄 天当立”的口号,振人到各地书写“甲子”二字,作为 信号。再如隋末李谢父子起事等等,部曾借助过这一手段。 除了起到号召群众的作用外.神学、方术对于进步政治集 团首领的精神鼓舞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当腐朽的政治集匿 掌握着政权时.代表着进步势力的一方往往处于被动、压抑的 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方术、符命常常可 促使他们作出果断 起事的决择,并且从心理上得到精神安慰并增添战胜强大对 手的自信心 翻开中国历史可以看到,陈胜、吴广前曾经 占b,朱元璋投奔队伍前曾占b,李隆基则在方士为之b 筮和言符命之后,越发坚定和加 了解决韦氏集团的决心和 步骤。这些记载有的或许只是成功者事后的附尝 但太多数 还是可信的。 总之,在中国封建社会 神学思想对于封建王朝政治的影 响是多方面的,其作用也是复杂的,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 同的角度对王朝政治的持续和更选产生r十分重要的影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陈家梦商代的神话与巫术[J]燕京学报1936,(20) [3]周书:康浩[M] [4]周书:梓材[M] [5]周书:召诰[M] [6]司马迁.秦始皇本纪[M] [7]太平经合校[M] [8]抱朴子外篇:良规[M]. [9]魏书:崔浩传[M]. [10]尚书:洪范[M] [11]司马迁.洪范[M].尚书. [12]汉书:李寻传[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