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与发展中的对立统一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根据马克思的对立统一规律,任何事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关系也是一样。因此,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统一,即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同时,分析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对立,分析改革开放与发展格格不入的一面,以期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改革开放 发展 对立统一
曾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得必须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因此,他率先提出了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 改革开放简介
改革开放指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对外开放的。1978年,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成就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
我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经过努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并在完善过程中,资源配置由原来的行政分配逐步过渡到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
具体表现为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宏观体系逐步健全和市场价格机制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
2、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年均递增7.9%。 同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初期,我国没有一种农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工业更弱。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
水果等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甘蔗、大豆分别居第三、四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糖产量位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六位,其他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
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和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二、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经验教训
以上的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就具体问题做了分析以期对改革开放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
1、改革开放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只注重引进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发展经济,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了现在中国文化的困境。
2、 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乡居民的可统计的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扩大、在缩小、再扩大四个阶段。1997年之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入改革开放之后的第2轮扩张期。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统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23:1,2006年为3.28:1,如果加上城
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要更大。同时,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慢。到2005年底,我国上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85元,是全国最高的地区;而最低的陈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只有7990元。在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区域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而且落后地区的收入差距要大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主要表现为当前我国有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使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的趋势。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2005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为最低行业的约5倍。
3、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政治改革。但是从现实中可以看出,后者是滞后于前者的。当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我们才考虑进行政治改革,而且往往是推而不动或大推小动,甚至越改越令人不满意,例如,机构改革越改越臃肿。可以说,政治改革的严重滞后,成为经济改革的阻力。
4、技术创新落后于制度创新
这里所谓的“技术创新”是指直接进入生产领域的技术发明、创新、运用,不是科学家的实验室或档案柜里的“科研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进行,可以说制度创新是明显的。但是,技术创新相对于制度创新是严重滞后的。技术创新滞后于制度创新的后果就是当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效率完全发挥出来之后,经济发展的动力就趋于消失。
三、结语
改革开放是一场空前规模的社会变革,是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思想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总之,这些问题是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说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把社会生活中的消极面都归罪于改革,更不能因为改革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从根本上否定改革的方向和道路。相反,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努力克服改革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解决。正是因为有这种问题与动力的对立统一,才能更好的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克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更好的促进事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