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慢性结肠炎1例_张瑞娟

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慢性结肠炎1例_张瑞娟

来源:测品娱乐
实用中医药杂志syzyyzz.com

证治集粹 补中益气汤治疗过敏性哮喘1例

吴明春

(云南省彝良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云南 彝良 657400)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0-0963-01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人参、柴胡、升麻、陈皮、炙甘草、白术、当归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主治脾虚气陷、气虚发热等证。笔者用其治疗过敏性哮喘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病案举例

周某,女,54岁,2014年11月7日诊。患过敏性哮喘1年余,白天如常人,偶尔上楼会觉气短无力。深夜(多在凌晨以后)即觉喘息气紧,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咯痰不断,色白清稀,偶有咳嗽,至天明时方能缓解平息,遇气候变化较大时病情可加重。长期食素,晚饭基本是生冷的蔬菜水果沙拉。近1年来曾前往北京、广州、上海等多家三甲医院治疗,检查并无异常,诊断为过敏性哮喘。期间也曾久服中药效不显。现每日用小剂量激素类药物控制症状。初诊视其体型偏胖,少气懒言,大便微溏,夜尿次数增多。舌质淡胖,舌光少苔而润,脉象沉濡。药用黄芪30g,柴胡9g,升麻9g,党参15g,炒白术15g,炙甘草12g,陈皮15g,当归12g,白扁豆30g,杏仁9g,炙麻黄6g,桑白皮9g,白果15g,黄芩10g。7剂,日1剂,水煎服。停服激素类药物。复诊时诸症大减,深夜虽仍有喘息痰鸣,然不再至天明方休,咯痰也明显减少,大便正常,唯觉夜尿稍频,舌淡胖稍润、苔薄白,脉濡。前方去白扁豆,另加桂枝9g。7剂,日1剂,水煎服。三诊时诉已能安睡,精力渐充沛,夜

尿减少,深夜喘息咯痰也十去七八,只是稍觉口干,见其舌淡苔白微腻,遂以二诊方去白果,减桂枝为6g,再加佩兰12g,再服7剂而愈。以后间或有外感诱发过敏性哮喘时,仍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随证化裁也能取效。2 体 会

初诊时观患者所服中药处方,不外小青龙汤、苏子降气汤、射干麻黄汤之类加减,既然无效,便决定另辟蹊径。“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虽病位在肺、然其本在脾,治当标本兼顾、治脾为主。患者嗜食生冷瓜果,长此以往,必损及中阳,阳虚则推动无力,进而影响脾主运化的功能,水谷精微化生不足,自然中气也日渐虚衰。中气不足,又可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终成痰湿壅阻于肺,肺失宣降,而发喘息哮鸣。彻夜哮喘,难以入眠,耗伤气机,中气更不足。治病当求本,因而初始即用补中益气汤升阳健脾,益气助运,以断生痰之源。加杏仁、炙麻黄,与炙甘草合为三拗汤之意,宣降肺气,畅通气道。再加桑白皮、白果化痰止喘,荡涤储痰之器。合黄芩以佐制方中甘温辛燥之药。白扁豆健脾除湿止泻,既可调理便溏之症,又能增加全方除湿化痰之力。后处方虽略有加减变化,但补气、升阳、健脾基本治则未变,始终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培本为主,治标为辅,因此总有效验。

[收稿日期]2015-05-21

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慢性结肠炎1例

张瑞娟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脑病科,重庆 400080)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0-0963-02

笔者以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慢性结肠炎引起的腹泻,收效良好,介绍如下。1 病案举例

王某,男,32岁,2014年12月15日初诊。腹泻半年余,每日解黄色稀水样便5~6次,夹有食物残渣,每次量不多,口气臭秽,偶有打嗝,无里急后重感、肛门坠胀及黏液脓血便。体型偏胖,舌质淡红舌边齿痕、苔薄黄,脉沉。大便常规检查黄色黏液便,红细胞1~3/HP、脓细胞4~6/HP,大便隐血阳性,血常规、大便培养、霍乱弧菌快速检测正常。结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为脾虚湿盛化热伤络。治宜益气健脾,清热燥湿为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药用太子参30g,茯苓15g,炒白术

15g,白扁豆20g,陈皮6g,山药15g,炙甘草6g,薏苡仁30g,砂仁6g,葛根15g,黄连6g,当归12g。3剂,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忌生冷油腻。服药3天后大便已成形,每日解黄色稀软便2~3次,口臭减轻。前方续服3剂。大便成形,口臭已无,复查大便常规正常,大便隐血转阴。2 体 会

《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运化失施,治疗当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

清热泻火法治疗小儿地图舌临床体会

李茂玲

(云南省文山州中医院,云南 文山 663000)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0-09-01

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病程表现为经常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并可变化大小和形状,又称游走性舌炎。笔者常采用清热泻火法治疗小儿地图舌,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病 例

郑某,女,3岁,2011年12月24日就诊。1周前不受凉后出现咳嗽,口干喜冷饮,继之舌面上出现圆形,边缘有一圈白色隆起,形如地图,伴小便黄,大便干,脉数。此乃胃热炽盛,心火上炎所致。治宜清热泻火,化痰止咳。药用黄芩8g,蒲公英8g,鱼腥草8g,连翘8g,野菊花8g,紫花地丁8g,白花蛇舌草5g,金银花8g,竹叶8g,南沙参8g,杏仁8g,浙贝母8g,大青叶8g,甘草

3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3次服,连服5剂。二诊,地图舌消失,仍微咳,继服上方2剂巩固疗效。2 体 会

此患儿平素喜吃香燥之品及甜食,以致胃热炽盛,心火上炎,熏蒸于上则出现地图舌。复感受风热邪气,以致风热犯肺,肺失宣降而至咳嗽。故自拟方中用黄芩、蒲公英、连翘、鱼腥草清热泻火,紫花地丁、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大青叶清热解毒,沙参、杏仁、浙贝母化痰止咳,竹叶清心火。诸药合用,清热泻火,化痰止咳,疗效满意。

[收稿日期]2015-06-03

刮痧疗法治疗月经后期体会

刘秀辉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广东 广州 510410)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0-09-01

月经后期是指由营血亏虚、阳虚、寒凝、气滞、冲任不畅导致月经延后7天以上而至,甚或40~50天一行的月经病。分为血寒凝滞型、肝血亏虚型、肝气郁滞型。笔者在合谷和三阴交穴行刮痧疗法治疗月经后期临床效果甚佳,举例如下。

刘某,女,25岁,因月经推迟10天于2014年3月17日就诊。13岁初潮,既往月经时有推迟3~5天,经期6天,经量适中,经色偏暗,夹有血块,有痛经史,行经前乳房胀痛,颜面痤疮以前额、下巴两侧为主,多色红瘙痒,眠差纳可,大便干结,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经尿HCG、妇科B超检查排除妊娠及器质性病变。诊断为月经后期,肝气郁滞型。用刮痧疗法,患者平卧穴取双侧合谷、三阴交。刮痧部位皮肤常规消毒后涂抹润滑剂(红花油等有活血作用者更好),用刮痧板单方向刮15次(忌来回操作,易磨损皮肤),刮拭长度约为5cm左右,以刮痧板与皮肤夹角30°~45°为佳,用力稍沉,力度适中均匀,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日1次。治疗当天晚上月经已至,行经

量少而不畅,伴有小腹胀满不舒。续刮痧1次并避寒凉,忌冷饮,注意休息。追踪随访3个月,4月16日、5月17日、6月16日月经如期而至,且颜面痤疮逐渐变少、变淡,大便亦每日1次,色黄质软。

体会:刮痧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平衡阴阳作用。虽然月经后期各类型的病机不尽相同,但总属阴阳气血平衡失调,在相应穴位上刮痧可使经络疏通,气血得调,阴阳平衡。

女子以肝为本,以血为用,三阴交为肝脾肾三条阴经交汇之处,有活血化瘀、疏肝行气、补益肝肾作用,尤以活血化瘀见长。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阳明经多气多血,《铜人脑穴针灸图经》曰其“妇人妊娠刺入,损胎气”,《针灸大成》曰其“妇人妊娠,可泻不可补,补即坠胎”,由此可知其行气活血之力专效宏。两穴相伍,具有调补三阴经和疏肝、行气、活血之功,肝舒血行则月事以时下也。

[收稿日期]2015-05-27

则。参苓白术散出自《和剂局方》,原方属调理脾胃、益气安胎之剂。参苓白术散化裁方为去莲肉、桔梗,加陈皮、葛根、黄连、当归而成。方中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山药健脾益气,白扁豆、薏苡仁、陈皮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葛根升阳止

泻,黄连清热燥湿,当归养血和血,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全方补中气、渗湿浊、清湿热、和血络,使脾气健运、湿热得去、诸症皆除。

[收稿日期]2015-05-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