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含答案)

江苏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含答案)

来源:测品娱乐


一、选择题

1.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食子酸属于氧化物

B.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没食子酸是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D.没食子酸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D 解析:D

A、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B、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选项说法错误;

C、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没食子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D、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We should do everything we can_____water. A.to avoid wasting C.to avoid to waste 解析:A 【详解】

句意:我们应该做我们能做的一切去避免浪费水。

考查不定式用法和动名词作宾语。结合句意可知,此空为不定式作目的状语,排除B和D;avoid doing sth.表示“避免做某事”,动名词作宾语。故选A。 3.—Julie felt very _____ because she couldn’t get a ticket to the concert. —I’m sorry to hear that. A.normal 解析:B 【详解】

句意:——朱莉感到心烦,因为她买不到音乐会的票。——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难过。 考查形容词词义辨析。normal正常的;upset心烦的;available可获得的;comfortable舒适的;根据“…because she couldn’t get a ticket to the concert.”及选项可知,因为她买不到音乐会的票,所以她感到心烦,upset心烦的,符合语境。故选B。 4.Lin Ling ______ with his cousin last Sunday. A.rides a horse C.took a walk 解析:C

B.pick apples D.is watering flowersC

B.upset

C.available

D.comfortableB

B.avoid wasting D.avoid to wasteA

【解析】

句意:林玲上个周日和他的表哥去散步了。rides a horse骑马;pick apples摘苹果;took a walk散步;is watering flowers正在浇花。根据句中的时间状语last Sunday可知,这句话说的是过去的事情,应用一般过去时态,故应选C。 5.—Can you swim ______ the river? —No, it’s hard for me.

A.near B.between C.from D.across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句意:---你能游过河吗?----不,对我来说很难。考查介词。A. near在…附近,靠近;B. between在…之间;C. from从,来自;D. across越过,横穿。swim across游过…;结合句意可知填across;选D。

6.—How about the blue jacket? —Oh, it looks ________. I want to get it. A.well 解析:D 【分析】 【详解】

句意:——那件蓝色的夹克怎么样?——哦,看起来不错。我想要得到它。

考查形容词辨析。well好,副词;形容词,身体健康的,形容词;ugly丑陋的;expensive昂贵的;nice好的,不错的。look是系动词,其后接形容词,根据题干中“I want to get it.”讲想要得到它,可推出此处是说看起来好,用nice符合题意。

7.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1:13:2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解析:B 【分析】

根据角的度数之比,求得最大角的度数,根据最大角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1:13:24,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B

B.ugly

C.expensive

D.niceD

24180°=90°,

111324∴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B. 【点睛】

∴最大角的度数为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按角的分类,根据度数之比求得最大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8.将(-3.4)3,(-3.4)4,(-3.4)5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3.4)3<(-3.4)4<(-3.4)5 B.(-3.4)5<(-3.4)4<(-3.4)3 C.(-3.4)5<(-3.4)3<(-3.4)4

D.(-3.4)3<(-3.4)5<(-3.4)4C 解析:C 【解析】

(-3.4)3、 (-3.4)5的积为负数,且(-3.4)3的绝对值小于 (-3.4)5的绝对值,所以(-3.4)3>(-3.4)5 ;(-3.4)4的积为正数,根据正数大于负数,即可得(-3.4)5<(-3.4)3<(-3.4)4,故选C.

9.把方程x2-4x-6=0配方,化为(x+m)2=n的形式应为( ) A.(x-4)2=6 B.(x-2)2=4 C.(x-2)2=0 D.(x-2)2=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在把6移项后,左边应该加上一次项系数-4的一半的平方. 解:∵x2-4x-6=0, ∴x2-4x=6, ∴x2-4x+4=6+4, ∴(x-2)2=10. 故选C.

10.如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和b,如果ab10,ab20,那么阴影部分的 面积是( )

A b a G F E D B A

B

D

E

F

G

a

A.20 B .30 C.40 D .10 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

11111S阴影=S△BCDS正方形CGFES△BGF=a2b2(ab)b=a2b2abb2

22222=

12113(ab22ab)abab=(ab)2ab=20. 2222故选A

考点:阴影部分的面积,乘法公式 11.—Is the young woman playing the violin? —________. A.Yes,she is C.Yes,she does 解析:A 【解析】

句意:-----那个年轻女子在拉小提琴吗?----是的,她在拉小提琴。以Is开头的一般疑问句,肯定回答,否定回答中要用is或isn’t,首先排除B,C;the young woman要用she替代,故答案为A。

12.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相关方程式如下:

B.No,she doesn't D.No,he isn'tA

①2Sb2S33O26Fe=Sb4O66FeS ②Sb4O66C=4Sb6CO 关于反应①、反应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共转移12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mol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D 【详解】

A.反应①中,Sb的化合价没有变化,Sb2S3不是氧化剂,故A错误;

B.反应①中Fe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则每生成3mol FeS时,共转移6mo电子,故B错误;

C.反应②中C还原Sb4O6生成Sb,说明高温下C的还原性比Sb强,故C错误; D.由4molSb~6Fe~6C~12e-,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根据图得出的正确说法是( )

A. 甲对乙说:“你在我的北偏西42°方向上.” B. 乙对甲说:“你在我的南偏西48°方向上.” C. 甲说:“我在乙的东偏南42°方向上.” D. 乙说:“我在甲的南偏西48°方向上.”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A、甲对乙说:“你在我的北偏西48°方向上。”,原说法错误; B、 乙对甲说:“你在我的南偏东48°方向上。”,原说法错误; C、甲说:“我在乙的东偏南42°方向上。”,此说法正确; D、乙说:“我在甲的北偏西48°方向上。”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确定观察中心,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上的方向、夹角的度数确定位置即可。

14.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 30700080000 B. 5008500 C. 4009050C 解析: C

【解析】【解答】30700080000 读作:三百零七亿零八万; 5008500 读作:五百万八千五百;

4009050读作:四百万九千零五十。 故答案为:C。

【分析】大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5.已知点Ma,b与点N0,1在直线3x4y50的两侧,给出以下结论:①3a4b50;②当a0时,ab有最小值,无最大值;③a2b21;④当

a0且a1时,

93b1的取值范围是,,,

44a1B.2

C.3

D.4B

正确的个数是( ) A.1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点M(a,b)与点N(0,−1)在直线3x−4y+5=0的两侧,

∴3a4b530450,即3a4b50,故①错误; 当a0时,ab5,a+b即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故②错误; 4设原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d,则d532(4)21,则a2b2>1,故③正确;

当a0且a≠1时,

b1表示点M(a,b)与P(1,−1)连线的斜率. a153519,又直线3x−4y+5=0的斜率为, ∵当a0,b=时,b1444a114故

93b1的取值范围为,,,故④正确.

44a1∴正确命题的个数是2个. 故选B.

点睛:本题是常规的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问题常出现的形式有:①直线型,转化成斜截式比较截距,要注意z前面的系数为负时,截距越大,z值越小;②分式型,其几何意

义是已知点与未知点的斜率;③平方型,其几何意义是距离,尤其要注意的是最终结果应该是距离的平方;④绝对值型,转化后其几何意义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填空题

16.“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_______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_________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属于

__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达到着火点导热O2稀盐酸不能

2NaOH+CO2==Na2CO3+H2O红由红色变为无色略略

解析:达到着火点 导热 O2 稀盐酸 不能 2NaOH+CO2==Na2CO3+H2O 红 由红色变为无色 略 略

对比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比实验之间的不同部分是什么,然后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具体的结论。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其它条件都相同,唯一不同的一部分是,可燃物不同,即着火点不同,由此得出,物质要燃烧必须达到自己的着火点;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利用

了氨气和浓盐酸的挥发性,氨气显碱性,浓盐酸显酸性,酚酞试剂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17.小亮用40元钱买了5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找回4元.已知每千克香蕉的售价是每千克苹果售价的2倍,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________元.4【解析】【分析】直接设

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x元则每千克香蕉售价2x元利用40元钱买了5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找回4元得出方程求出答案【详解】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x元则每千克香蕉售价2x元根据题意可得:

解析:4 【解析】 【分析】

直接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x元,则每千克香蕉售价2x元,利用40元钱买了5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找回4元得出方程求出答案. 【详解】

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x元,则每千克香蕉售价2x元,,根据题意可得: 5×x+2×2x=40-4, 解得:x=4.

即:每千克香蕉售价4元. 故答案为: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表示出两种水果的价格是解题关键. 18.写出一个无理数a,使得|a﹣4|=4﹣a成立,你写出的a的值是_____.【分析】负

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据此可得a-4≤0写出一个无理数a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解:因为|a﹣4|=4﹣a成立所以a﹣4≤0所以a≤4因此写出的一个无理数a的值是(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 解析:3

【分析】

负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据此可得a-4≤0,写出一个无理数a的值是多少即可. 【详解】

解:因为|a﹣4|=4﹣a成立, 所以a﹣4≤0, 所以a≤4,

因此写出的一个无理数a的值是3.(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3.(答案不唯一)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性质和无理数的含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负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19.铁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金属,其单质和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用途。请回答:

(1)红热的铁能跟水蒸气反应,有一种产物是可燃性气体,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 Fe2+。用绿矾制成的补铁剂药片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试推测糖衣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成红色,则原溶液中含有(填离子符号)___________,要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氯化亚铁,可行的办法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铜粉 B.加入铁粉 C.通入氯气 D.加入KSCN溶液

(4)四氧化三铁是生产生活常见的一种铁的氧化物。它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高铁酸钾(K2FeO4,其中铁为+6价)可消毒饮用水和除悬浮物。投入水中可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10H2O=4Fe(OH)3(胶体)+3O28KOH ①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高铁酸钾能够消毒饮用水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能除悬浮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3Fe+4H2O(g)

高温Fe3O4+4H2 防止Fe2+被氧气氧化 Fe3+ C

Fe3O4+8H+=2Fe3++Fe2++4H2O O 被还原得到的三价铁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 【详解】

(1)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氢气为可燃性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3Fe+4H2OFe3O4+4H2;

(2)Fe2+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糖衣的作用是防止Fe2+被氧气氧化;

(3)Fe3+能使KSCN溶液变红色,所以原溶液中含有Fe3+;除去FeCl2,需要加入氧化性试剂,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选择氯气,即C;

(4)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有+2、+3两种价态,比例为1:2,盐酸为非氧化性酸,铁元素的价态不发生变化,根据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知,离子方程式为

Fe3O4+8H+=Fe2++2Fe3++4H2O ;

(5)①分析化合价知,铁元素由+6价降低为+3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氧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所以被氧化的元素为O; ②能除去悬浮物的原因是生成的Fe3+形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20.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 ②铝 ③Na2O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⑧氨水 ⑨稀 ⑩Al2(SO4)3

(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本小题均用序号作答) (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

H2O,该离子反应

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7.1g ⑩ 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 答案:③⑤⑥⑩ ④ ①②⑦⑧⑨ 2HNO3 + Ba(OH)2 = Ba(NO3)2 +2H2O 0.6mol/L 【详解】

①H2是非金属单质,不能导电;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金属铝是金属单质,能导电;但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Na2O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为电解质;④CO2只存在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 ⑤H2SO4 溶于水能导电,故为电解质;⑥Ba(OH)2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故为电解质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属于分散系,是胶体,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氨水属于混合物,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⑨稀属于混合物,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⑩Al2(SO4)3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故为电解质;(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⑥⑩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①②⑦⑧⑨。(2)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

H2O,

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满足条件的有: 2HNO3 + Ba(OH)2 = Ba(NO3)2 +2H2O ;(3)Al2(SO4)3属于盐是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1molAl2(SO4)3含有3molSO42-,17.1gAl2(SO4)3溶于水配成

17.1g250mL溶液,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c(SO42-)=n/V=342g?L-1。 mol-1×3=0.6mol·

0.25L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的依据和分析判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解题关键:理解物质组成和性质、分类依据,题目难度中等。易错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

21.如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该班共有学生________人;

②分数在80﹣分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 ③这次考试的及格率是________%;

④如果90分以上为优秀,这次考试的优秀率是________%. 50;34;94;30【解

析】【解答】解:①3+6+9+17+11+4=50(人);答:该班共有学生50人②17÷50=034=34;答:分数在80~分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34③50-350×

解析:50;34;94;30

【解析】【解答】解:①3+6+9+17+11+4=50(人); 答:该班共有学生50人. ②17÷50=0.34=34%;

答:分数在80~分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34%. ③

𝟓𝟎−𝟑𝟓𝟎

×𝟏𝟎𝟎% =0.94=94%;

答:这次考试的及格率是94%; ④

𝟏𝟏+𝟒𝟓𝟎

×𝟏𝟎𝟎% =0.3=30%;

答:这次考试的优秀率是30%. 故答案为:50,34,94,30.

【分析】观察统计图,可知:60分以下有3人,60~69分有6人,70~79分有9人,80~分有17人,90~99分有11人,100分有人;①把这几个分数段的人数加起来,就是该班总人数;②用分数在80~90分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解;③用及格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上100%即得及格率;④用90分以上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上100%即得优秀率.先根据统计图读出数据,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以及求百分率的方法解答.

22.四个小朋友,每两人击一次手掌,一共击________次手掌 【解析】【解答】解:

每个小朋友可以和其他三位小朋友组合3次因为都重复一次所以一共击:3×4÷2=12÷2=6(次)故答案为:6【分析】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找出搭配的规

解析:【解析】【解答】解:每个小朋友可以和其他三位小朋友组合3次,因为都重复一次,所以一共击:3×4÷2=12÷2=6(次)。 故答案为:6。

【分析】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找出搭配的规律;本题中每个小朋友可以和其他三位小朋友组合3次,因为都重复一次,搭配总数=每次搭配总数×人数÷2,即可解答此题。

23.25×4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788÷8的商是________位数。 3;两【解析】

【解答】解:25×40=1000所以25×40的积的末尾有3个0;788÷8的商是两位数故答案为:3;两【分析】只需将25×40的结果计算出来然后数出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即可;三位数除以

解析:3;两

【解析】【解答】解:25×40=1000,所以25×40的积的末尾有3个0;788÷8的商是两位数。

故答案为:3;两。

【分析】只需将25×40的结果计算出来,然后数出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即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不够除除数,说明商是两位数。

24.小红用8根小棒搭了一艘小船,要搭这样的8艘小船,需要________根小棒。 【解

析】【解答】解:8×8=(根)故答案为:【分析】用搭一艘小船用小棒的根数乘搭小船的数量即可求出一共需要小棒的根数

解析:【解析】【解答】解:8×8=(根) 故答案为:。

【分析】用搭一艘小船用小棒的根数乘搭小船的数量即可求出一共需要小棒的根数。 25.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a|=2,|b|=1,则|a +2 b |= ______ .【解

析】【分析】【详解】∵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故答案为点睛:(1)求向量的夹角主要是应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2)常用来求向量的模 解析:23 【解析】 【分析】 【详解】

b1 ∵平面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0,a2,∴ab21cos6001. ∴a2b(a2b)2a24ab(2b)244423 故答案为23.

点睛:(1)求向量的夹角主要是应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2) aaa 常用来求向量的模. 26.如图,观察所给算式,找出规律: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 根据规律计算

1+2+3+…+99+100+99+…+3+2+1=____________10000【解析】观察这几个式子可得

每个式子的结果等于中间数的平方所以1+2+3+…+99+100+99+…+3+2+1=1002=10000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规律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所给

解析:10000 【解析】

观察这几个式子可得每个式子的结果等于中间数的平方,所以1+2+3+…+99+100+99+…+3+2+1=1002=10000.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规律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所给的算式,找到规律,并把规律应用到解题中.

三、解答题

27.星期日爸爸带小凯参观了科技馆,其中“物质之妙”展区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图A展示了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模型。金刚石是由______构成的;

1414

(2)图B介绍了C测年法。C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该原子中核外电

子数为______;

(3)C介绍了化学家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上表中氟原子的质子数X为______,上述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依据是______; ②上表中从左到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变化规律是______; ③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上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

解析:C或碳原子 6 9;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或质子数依次增加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等合理即可; Be或铍 (1)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14(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是质子数为6,故核外电子数为6;

(3)①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氟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7=9,上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位于同一周期;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从左到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依次增加;

③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故上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铍。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微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8.从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的几个重要物理量。表是按照密立根的方法进行实验时得到的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c和入射光的频率ν的几组数据。

Uc/V ν/1014Hz 0.54 5. 0. 5. 0.71 6.10 0.81 6.30 0.88 6.50 (1)在给出的坐标纸中作出Uc﹣ν图象;

(2)根据所作图象求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c;(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图象求出普朗克常量的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 Hz;(3)6.2×10-34J∙s

(1)根据表格数据,通过一一描点,并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Ekm=hv﹣W0=hv﹣hv0

Ekm=eUC

解得

(2)4.26×1014

hW0hhv0v﹣v﹣ eeee当Uc=0,由图象与横坐标的交点,则有

v=v0=4.26×1014 Hz

(3)知图线的斜率为

Uch0.48 e(5.54.26)1014解得

h=6.2×10﹣34J∙s

29.“龟兔赛跑”的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图中的线段OD和折线OABC表示“龟兔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折线OABC表示赛跑过程中_____________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线段OD表示赛跑过程中_______________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赛跑的全程是_______________米. (2)乌龟用了多少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

(3)兔子醒来,以48千米/时的速度跑向终点,结果还是比乌龟晚到了0.5分钟,请你算算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多少分钟?

解析:(1)兔子;乌龟;1500;(2)14分钟;(3)28.5分钟 【分析】

(1)利用乌龟始终运动,中间没有停留,进而得出折线 OABC和线段OD的意义和全程的距离;

(2)根据乌龟的速度及兔子睡觉时的路程即可得;

(4)用乌龟跑完全程的时间+兔子晚到的时间−兔子在路上奔跑的两端所用时间可得. 【详解】

1龟兔赛跑中,兔子在途中睡了一觉,

通过图像发现AB段S没有发生变化,

折线OABC表示赛跑过程中兔子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线段OO则表示赛跑过程中乌龟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赛跑的全程是1500米.

2V龟150050米/分钟, 3050t700,

t14.

答:乌龟用了14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

3tt8,48千米/时800米/分钟, v15007001分钟,

800300.5129.5分钟, 29.5128.5分钟,

答: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28.5分钟.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理解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表示的意义,从函数图象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0.用代数式表示:

(1)a的5倍与b的平方的差; (2)m的平方与n的平方的和;

(3)x,y两数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积的2倍. 解析:(1)5a-b2 (2)m2+n2 (3)x2+y2-2xy 【分析】

(1)a的5倍表示为5a,b的平方表示为b2,然后把它们相减即可; (2)m与n平方的和表示为m2+n2;

(3)x、y两数的平方和表示为x2+y2,它们积的2倍表示为2xy,然后把两者相减即可; 【详解】

解:(1)a的5倍与b的平方的差可表示为:5a-b2; (2)m的平方与n的平方的和可表示为:m2+n2;

(3)x,y两数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积的2倍可表示为:x2+y2-2xy.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含有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就是列代数式.列代数式时,要先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仔细辩析词义;分清数量关系;规范地书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