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来源:测品娱乐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填序号,14分)

1.(2分)带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露(lù)面 照相(xiàng) 角(jué)色 哄(hōng)堂大笑 ....B.要(yāo)求 即(jì)使 旋(xuán)转 山崩(bēng)地裂 ....C.弯曲(qū) 降(jiàng)低 蝙(biān)蝠 无可奈(nài)何 ....D.呼吁(yū) 还(huán)款 宁(nìng)愿 潜(qián)入大海 ....2.(2分)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猛兽 尖叫 睁眼 严历 腾云驾雾 B.豌豆 僵硬 博斗 鼓舞 摇头晃脑 C.牙齿 灵巧 发颤 玩皮 通情达理 D.葡萄 滋润 住址 洞穴 横七竖八

3.(2分)下面动物“家”的名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猪圈 羊圈 狗圈 C.狗窝 鸡窝 鸟窝

B.蚁穴 鸟穴 虎穴 D.马棚 牛棚 猪棚

4.(2分)下列每组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观潮——天下奇观 ..

B.有志者当效此生——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C.故乡——无缘无故 ..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炎帝之少女 ..

5.(2分)对下列词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占上风:形容占据有利地位。 B.敲边鼓:比喻准许做某事。 C.打头阵:在先头作战。 D.挑大梁:承担重要的工作。

6.(2分)下面每组的两个词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组是( ) A.抱负——报复 C.尤其——特别

B.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D.重整旗鼓——重新再来

7.(2分)下面词语与人物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A.志存高远——周恩来 C.刚正不阿——王戎 二、填空题(36分) 8.(5分)看拼音,写词语。

shū shì jià shǐ xuè yè wéi kàng xi ōng huái 9.(8分)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合适的填在横线上。 亭亭 愤愤

堂堂 彬彬

龙钟 焕发

B.英勇无畏——盘古 D.坚韧执着——精卫

(1)这位老爷爷已年近八旬,但他还是精神抖擞, 。 (2)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 ,像娇羞的少女,微微含笑。 10.(8分)按要求写句子。

(1)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改为陈述句:

(2)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 照样子“自问自答”:

(3)着急:奶奶一边走进走出一边喃喃自语,两只手也不停地搓来搓去。 照样子写“自豪”:

(4)星期天,妈妈骑车带我到街上玩。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妈妈突然来了个急刹车,我一下子撞在了妈妈的背上,忍不住地说:“好痛啊!” 长话短说: 11.(7分)品读句子填空。

(1)“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这句话写出了“我” 的心情。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描绘的是 场景,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 (3)“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来形容 ,文中引用这句诗表现了 。

(4)“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

台上弹琴。”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 , ,才能察觉易被忽略之处。 12.(8分)按原文填空。

(1)智能之士,不学不成, 。 (2)梅须逊雪三分白, 。 (3)八月里来雁门开, 。 (4)云母屏风烛影深, 。 (5)秦时明月汉时关, 。

(6)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 ,唯戎不动。

(7)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 , …… 三、阅读题(25分) 13.(12分)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 横卧) 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打“√”。

(2)选文作者是按照由 及 的顺序,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 的。

(3)选文第 1 自然段中描述观潮者情态的词语是“ ”和“ ”。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人们 的心情。

(4)选文第 2 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5)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选文中哪些语句描写的是这两句诗的情景?用波浪画出来。 14.(13分)

陌生人的红苹果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 58 次列车。

我躺在铺上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 “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 。 夜深人静,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陌生人”送的半只苹果,结果中了毒……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更加小心点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的女儿,一样留着长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像得同她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只苹果…… (1)从“呼唤、呼喊、道歉、道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 (2)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以“妈妈”为对象写一组排比句。

一晃眼,便觉得你很像我妈妈,一样 ,一样 ,一样 ,一样 …… (3)文中纸条的主要意思是:

(4)“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的原因是什么?

(5)“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只苹果……”,那“我”还感受到什么? (6)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自己出门独行时,该如何应付类似的事呢? 四、习作题(25分)

15.(25分)在父母、老师、同学、亲人的关心下,你一天天长大。你也曾关心过他们,也曾看到过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事,请以“关心”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紧扣题意,选择一件事,写清楚关心的经过,字数在 350 以上。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填序号,14分)

1.【解答】A.有误。“露”读作“lòu”时,义同“露(lù)”,用于口语;读“lù”时,意为没有遮蔽或在屋外。故“露面”的“露”读作“lòu”。

B.有误。“即使”中的“即”应读“jí”。 C.正确。

D.有误。“吁”读作“yù”时,有某种要求而呼喊之意;读yū时,意为呦呵牲口的声音。故“呼吁”的“吁”读作“yù”。 故选:C。

2.【解答】A.有误,严厉:严肃而厉害。故“历”错误,应改成“厉”

B.有误,搏斗:是使用身体、器械等、双方或多方相互 间进行的一种实战行为。故“博”错误,应改成“搏”; C.有误,顽皮:(儿童、少年等)爱玩爱闹,不听劝导。故“玩”错误,应改成“顽”; D.正确。 故选:D。

3.【解答】A.“狗圈”错误,应为“狗窝”。 B.“鸟穴”错误,应为“鸟窝”。 C.正确。

D.“猪棚”错误,应为“猪圈”。 故选:C。

4.【解答】A.意思不同,“观潮”的“观”意思是看。“天下奇观”的“观”意思是景象。

B.意思不同,“有志者当效此生”的“生”意思是人生。“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的“生”意思是生命。 C.意思不同,“故乡”的“故”意思是原来的,从前的。“无缘无故”的“故”意思是缘由。 D.意思相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炎帝之少女”的“之”意思都是的。 故选:D。

5.【解答】A、C、D正确。

B.敲边鼓:指从旁帮腔,帮讲话的人向听者传达思想。 故选:B。

6.【解答】A.抱负:远大的志向。近义词是“理想”“志向”等。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近义词是“打击”“攻击”等。故这两个词语不是近义词。 B.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近义词是“东张西望”等。 C.尤其:副词,是更加;特别的意思。近义词是“特别”等。

D.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近义词是“重新再来”等。 故选:A。

7.【解答】A.《少年周恩来》一文中的周恩来具有志存高远的优秀品格。正确。 B.《开天辟地》一文中的盘古具有英勇无畏的优秀品格。正确。 C.《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的王戎具有聪明智慧的优秀品格。错误。 D.《精卫填海》一文中的精卫具有坚韧执著的优秀品格。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36分) 8.【解答】故答案为:

舒适 驾驶 血液 违抗 胸怀 9.【解答】亭亭玉立 相貌堂堂 老态龙钟 愤愤不平 文质彬彬 容光焕发

(1)容光焕发:形容人身体健康、精神振奋。

(2)亭亭玉立:形容体态修长的美女或挺拔秀丽的花木。 故答案为: 玉 立 相 貌 老 态 不 平 文 质 容 光 (1)容光焕发; (2)亭亭玉立。

10.【解答】(1)改为陈述句,把“何必”改为“不用”,“还愁”改为“不愁”,结尾用句号。 (2)例句是设问句,仿写时注意。 (3)自豪:感到骄傲。据此想象写话即可。

(4)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突然”“一下子”“忍不住地说:‘好痛啊!’” 故答案为:

(1)梅先生,你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不愁没钱花。 (2)谁做的好事?当然是班长。

(3)我们班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十分光荣。 (4)妈妈来了个急刹车,我撞在了妈妈的背上。

11.【解答】(1)“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选自《陀螺》,这句话写出了“我”郁闷、难过的心情。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出自近代诗人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这句话描绘的是斜阳把芦苇染红的场景,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3)句子选自《呼风唤雨的世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文中引用这句诗表现了现代科技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4)句子选自《蟋蟀的住宅》。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故答案为: (1)郁闷、难过;

(2)斜阳把芦苇染红 愉悦;

(3)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 现代科技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4)用耳朵听 用心想。

12.【解答】(1)“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出自汉代王充的《论衡•实知》。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卢梅坡的《雪梅》。 (3)“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出自《俗语歌》。

(4)“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6)“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

(7)“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选自《走月亮》。 故答案为: (1)不问不知; (2)雪却输梅一段香; (3)雁儿脚上带霜来; (4)长河渐落晓星沉;

(5)万里长征人未还; (6)竞走取之;

(7)用树叶做小船 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三、阅读题(25分)

13.【解答】(1)考查对词语的辨析。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欢腾:欢喜得手舞足蹈。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应选择“沸腾”。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横卧:横向躺下或趴下。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应选择“横贯”。

(2)考查本语段的写作顺序。通读语段可知,从文中的“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这些内容可看出,选文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的。

(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通读第1自然段可知,本段中描述观潮者情态的词语是“人声鼎沸”和“沸腾”。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人们惊叹、兴奋的心情。

(4)考查对修辞的理解。通读第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可知,这句话从“犹如”“如同”“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这些词语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5)考查从文中找出对本题诗句的理解。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些语句描写的是这两句诗的情景。 故答案为: (1)沸腾 横贯; (2)远 近 潮水的变化;

(3)人声鼎沸 沸腾 惊叹、兴奋; (4)比喻 夸张;

(5)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4.【解答】(1)考查选择合适的词语。我们需要联系上下文和词语的意思来选择。文章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夜间的火车上,并且用“温柔”来修饰这个词,则“呼唤”更合适。妇女送“我”一只苹果,“我”应该是

礼貌地“道谢”“道歉”不适合该语言环境。

(2)考查仿写句子。描述的对象是妈妈,那我们可以将自己妈妈的形象写下来。如:一样扎着辫子,一样穿着围裙,一样专注地做饭,一样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3)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题干是要求我们概括纸条的主要内容。苹果是同事送给她女儿的,女儿不在身边没办法吃到苹果,妇女觉得“我”像她女儿,于是便把苹果送给“我”。其实苹果中融入了她对女儿深深地思念。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陌生人’送的半只苹果,结果中了毒……”,我们可以分析出,“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的原因是“我”对她怀有戒备心。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知道这只苹果融入了妇女对她女儿的思念和爱,而这时苹果送到嘴边,“我”也可能会想到“我”的母亲,母亲对“我”的爱。

(6)考查知识的拓展。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如:一个人出门独行时,尤其是小姑娘,应该和作者一样保持必要的警惕性是必要的。如果遇到类似善意的事,那么当事人也是能理解的。当然,如果是我,我会更委婉些,既能保持警惕,又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诚意。 故答案为: (1)呼唤 道谢;

(2)扎着辫子 穿着围裙 专注地做饭 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3)陌生人给“我”的苹果里融入了她对女儿的想念。 (4)因为“我”对她怀有戒备心。

(5)“我”还感受到了她通过苹果传递给出“我”的母爱。

(6)一个人出门独行时,尤其是小姑娘,应该和作者一样保持必要的警惕性是必要的。如果遇到类似善意的事,那么当事人也是能理解的。当然,如果是我,我会更委婉些,既能保持警惕,又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诚意。 四、习作题(25分) 15.【解答】范文:

关心

时光一转眼,我在这个学校已经5年了,还有一年的时间就要离开学校了。在这5年里发生了很多难忘的事情,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老师的关心。因为这5年里,我都没有跟老师说过多少话,不是一句话都没有说过,是说的非常少,也不太清楚老师的性格。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吵架,放学后我都没有回家,我非常的生气,就在外面吃了一点。下午上完第一节课

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位同学让我去语文老师的办公室,我很害怕,我心想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情,还是要叫家长啊,我不敢想了!

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微笑地对我说:“你的妈妈很担心你,说你中午没有回家,妈妈很希望你好好学习,同时我也觉得你在这个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能看到你的学习学来越好了,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好不好?”我说:“好,谢谢老师的关心。”说完我就回班了,我很兴奋,能跟老师说那么多的话,真是太棒了!

这之后,老师也对我越来越好了,上课让我回答问题,有的时候我不敢说,老师就跟我说不要害怕,要用于说,要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五年来,让我最难忘的就是老师的关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