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簧管》课程标准

《双簧管》课程标准

来源:测品娱乐
《双簧管》课程标准

开设学期:1、2、3、4、5 总学时:148课时(10学分) 编制人: 审核人: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音乐表演专业(管弦•双簧管)技能必修课程,授课方式以个别授课为主。 (二)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双簧管正确的演奏方法和各种演奏技巧,能够演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练习曲和乐曲,并且能够掌握双簧管的日常保养及维修技术,培养具有一定音乐表演能力的实用型演奏人才。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 (一)课程理念

本课程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社会实用为方向,合理选取课程内容。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以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应用为主线,结合实践环境,培养实用型的演奏人才。

三、课程目标 (一)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2、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双簧管的构造与性能。 2、了解双簧管的发展简史和代表性演奏家。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和声学》、《中国音乐简史》、《欧洲音乐简史》等专业理论知识。

5、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合奏、伴奏等实践技能课程的常识。 (三)能力目标

1、具有分析、演奏不同类型乐曲的能力。 2、具有合奏、重奏、伴奏等合作能力。 3、具有舞台表演的实践能力。

4、初步具备音乐相关活动的组织、辅导能力。 5、具备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能力。 6、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 相当于双簧管考级教材第三级 3、音阶4--6条 4、练习曲3--5首3、乐曲1--2首 (含一首中国作品) 相当于双簧管考级教材第四级 1、音阶4--6条 2、练习曲3--5首 3、乐曲1--2首 (含一首中国作品) 熟练掌握气息、连音、吐音以及小型乐曲。 30 熟练掌握正确的口型、呼吸、演奏姿势、指法。 教学目标 学时分配 28 相当于双簧管考级教材第五级 1、音阶4--6条 2、练习曲3--5首 3、乐曲1--2首 (含一首中国作品) 相当于双簧管考级教材第六级 1、音阶4--6条 2、练习曲3--5首 3、乐曲1--2首 (含一首中国作品) 相当于双簧管考级教材第七级 1、音阶4--6条 2、练习曲3--5首 3、乐曲1--2首 (含一首中国作品) 加强重奏、合奏的训练,提高职业岗位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30 熟练掌握表情记号、力度记号,浏览不同风格的曲目。 30 提高手指之间、手指与舌头之间的协调能力,提高手指灵活度、流畅度,用连音、吐音熟练演奏半音级进、模进、琶音。 30 五、课程实施建议 (一)师资条件

1、专任教师均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

2、兼职教师均具备“双师型”素质。 (二)教学环境与设备要求

1、校内须具备符合管弦方向教学需求的实训琴房、实训教室,排练厅等实训场地,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

2、校外须具备符合管弦方向实践教学需求的实训基地和演出场所。 (三)教学方法建议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2、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点。

3、组织学生观摩名师、名家的专题讲座和音乐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四)教材要求

本专业所采用的教材主要参考《全国双簧管演奏考级教材》,也可使用与考级教材同级别的其它辅助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专业课成绩考核由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成绩按照百分制计算。期中考试要求演奏音阶、练习曲各一首,考试成绩按30%比例计入学期成绩。期末专业考试要求背谱演奏乐曲一首,考试成绩按70%比例计入学期成绩。要求背谱准确,演奏完整,技巧娴熟,音乐风格准确。

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开发利用校内资源

1、与学院其它系部共同开发、合作实践项目。

2、改变原有单一的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载体的模式,注重“学演”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3、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原则,与兄弟院校紧密联系进行艺术讲座及音乐交流观摩,开拓视野。

(二)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发实训资源,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三)开发网络媒体资源

1、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

2、注重现代化教学软件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设适合学生演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