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情感上好音乐课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有助于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它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音乐是具有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要取得完善的教学艺术效果,更应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借助所创设的情境使情、言、行、融为一体,启发学生的内心共鸣,使学生在唱歌时能把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出来。在歌曲教学的过程实践中,根据加强情感教学的需要,我注意创设以下教学情境。
1、 创设音乐渲染环境
所谓创设音乐渲染环境,就是用音乐的旋律创设音乐 氛围,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开课前的几分钟,教者弹奏上次教学艺术处理的歌曲,以此创设音乐气氛,借以引起学生学习音乐的有意注意,促使学生形成愉悦的心境,调动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处理《我爱梅园梅》歌曲开课前,教师先弹奏《我爱水乡美》的歌曲旋律,使学生边听音乐弹奏,边置身音乐的环境之中。这样,即复习了已学过的旋律,也为学生学习新课铺垫好情绪基础,促使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心理。当上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和格子节奏练习,在练习的设计上,注意让练习的旋律节奏与新授的内容紧密相连,并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这样,不仅为发声和节奏的训练创设了愉悦的教学环境,而且为新授内容中的旋律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渲染了课堂的音乐气氛。
2、创设图画再现情境
在处理歌曲教学时,对学生情感的掀动,也可采取将美术图画引入课堂的做法。图画与音乐形象有机结合,再现歌曲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诱导他们把画当成歌曲来看,把歌曲当成画来体味,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曲情画意,使学生仿佛亲身经历般地进入角色。以典型人物在曲型环境中的心理状态来演唱。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里指着一幅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学唱要达到最佳效果,学唱者的心理只有顺着作者所描绘的图画前行,才能真正进入角色与作者共鸣,在这种情况下的演唱,不仅力度、速度、声音会自然地符合要求,而且演唱时音色、语气、表情及整个艺术效果,都会大为改观。正为如此,在处理歌曲教学中,创设图画再现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音乐的想象力是与音乐的情感紧密结合的。音乐的情感体验又进一步推动着想象力的活跃开展。严格地说来,音乐的情感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想象活动。而创设图画情境,正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如在指导学生处理《我爱水乡美》第一段歌曲时,将一幅水乡风光美丽的油画展现在全体学生的面前,画面的背景是水连天,天接水。江岸上大沙田上有一片墨绿的焦林,有火红夺目的荔枝。在江中出现片片帆影向前行驶。在沙田上还出现了生长在这里的水乡人。这幅画面提示了《我爱水乡美》的歌词意境。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歌词仔细观察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对歌曲进行情感体验,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置身于风光美丽的水乡之中,从而引发学生更爱心灵
美的水乡人。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处理和表现。这样,通过创设图画再现情境,既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唱好这首歌曲情感,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歌曲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创设音乐语言情境
语言是教师互动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它又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主要手段。充满激情而又有教学艺术技巧的教学语言,把人类文明科学的珍宝传给学生,学生也因此在情感上、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呼应。音乐教学的语言,应该是音乐的语言,除了要注意做到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之外,更要注意它的情感性。创设热情,富于情感音乐教学语言情境,会使处理歌曲的情感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德国教育家第斯爱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种对学生的激励、唤醒、鼓舞很大程度上是靠富有情感性的教学语言感染、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情感。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饱含真情实感,真挚感人,扣人心弦,以情动人,引起共鸣,激发情感。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是自然、起伏有节奏的音乐性语言,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美的感受,有利于信息,情感的交流。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不能做教师。”教师的面部表情最能再现教师的情感,创设音乐语言情境,教师的眼色、手势、面部表情等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必须与有声语言自然巧妙的结合,通过体态语的变化去配合有声语言传递情感信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把学生带入歌曲意境的真实境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唤起表达的激情,进而在歌唱中,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分析,挖掘,深刻体验歌曲的思想感情,要使自己从歌曲中见到“形”,从“形”中感到“美”进而从“美”中产生“情”。教师入了情,在讲授指导处理时,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跟随教师一志入境,主动地去领情,并且充分开想象,进而对歌曲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如《我爱水乡美这首歌的艺术处理教学,我在备课时认真挖掘·体会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根据这首歌曲的内容设计了一幅图画,新授开始就出示这幅画,让学生仔细观察、感受、体味,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感受到这确实是一幅非常美丽的水乡画,水乡的风光太可爱了!让学生联系画面再去学习歌词语言。当讲到“片片帆影江中随”乐句的处理时,教师运用富有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对画面进行生动的描绘:“现在我们看一下画面,小船在江上,一个接着一个,开始是缓缓地前进,逐渐迅速地向前驶去,小船向前行进,江水向后推移,给人在视觉上有一种“片片帆影江中随”乐句的处理时,教师运用富有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对画面进行生动地描绘:“现在我们再看一下画面,小船在江上,一个接着一个,开始是缓缓地前进,逐渐迅速地向前驶去,小船向行进,江水向后推移,给人在视觉上有一种‘片片帆影江中随’的感觉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更应该环境,诱发学生与作者、教者融为一体,使学生进入歌曲乐句之境,心感共情。这样,学生受到的感情就深,对乐句意境的理解就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具体指导学生唱好定一乐句,应与前句的处理形成对比,在力度上由弱到强,呼吸支点支撑住,气息加强,从而表达出“片片帆影”给人以轻柔舒缓之感,而唱到“随”字时,声音推上去,立住,在力度上由弱到强,呼吸支点支撑住,气息加强,从而表达出“片片帆影江中随”给人以舒畅的感觉。在创设语言环境的基础上,再去指导对歌曲具
体的处理方法,这样的指导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共鸣,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对乐句情感处理和表现的效果。再如,在处理“我爱梅园梅”的结束句“我爱梅园梅”的“梅”字时,教考勤是用生动而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去创设于的教学语言情境:“这样的好总理,人民怎能不爱戴?人民对总理的爱强烈的而且是无限深沉的,是爱不尽的房屋之爱。”教师发自肺腑的动情的教学评议,激荡着学生的心田,使师生之间形成和谐共振的心理磁场,在这种教学语言情境中,再去指导处理“我爱梅园梅”的“梅”字时,要注意唱好拖腔,先强后弱,学生是最易理解的,而且也会发自内心真情地进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