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论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来源:测品娱乐


论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

(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分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

1、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2、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对于物质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错中发展。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的意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

1、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作基础,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它对经济建设不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发展方向。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离不开政治建设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文化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自觉地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来加快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