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冀中的地道战》优选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冀中的地道战》优选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测品娱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冀中的地道战》优选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达标】

一、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透:①渗透,穿透 ②暗地里告诉 ③透彻 ④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⑤显露

1.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 ) .2.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 3.这朵花白里透.红,美极了。( ) 虚:①空虚 ②空着 ③虚假

④虚弱 ⑤虚心 ⑥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 4.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 ) 5.谦虚.

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6.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敌人只能虚.张声势。( ) 二、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敌人来了,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2.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 3.( )进了活道,敌人( )过不了关口。 4.在地道里( )有警戒洞,( )有迷惑洞。 三、在括号里填适当的词。

粉碎( ) 创造( ) 发现( ) 坚持( ) 打击( ) 封锁( ) 四、写出句中带点词的意思。

1.敌人尝.

到了地道战的厉害。( ) 2.为了解决这项技术难关,他们尝.试过多种方法。( ) 3.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 ) 4.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了。( ) 五、缩句。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介绍任丘的地道是按( )、( )、( )的顺序来具体介绍的。地道中的洞有五个特点:( )、( )、( )、( )、( )。

2.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 )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 )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 )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3.地道的作用一是( );二是( )。 4.冀中的地道战是我国( )的一个奇迹。

【能力提升】

七、阅读短文《国之歌者——聂耳》,按要求作答。

国之歌者——聂耳

1932 年 4 月,聂耳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通过田汉与中国党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关系),参加了“左翼戏剧家联盟” 组织的

各种活动。1933 年初,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日子里,聂耳正式加入了中国党,介绍人田汉和监誓人夏衍在联华影业公司的一个摄影棚里,为他秘密举行了入党宣誓。1933 年 6 月他在日记中写

道:“音乐与其他艺术(诗、小说、戏剧)一样,它是代替大众在呐喊,大众必然会要求音乐新的内容和演奏,并要求作曲家的新态度。” 随后,聂耳为电影《母性之光》创作了插曲《开矿歌》,以民间劳动号子的节奏来表现劳苦大众的斗争生活,向靡靡之音开了第一炮。

1934 年 4 月,聂耳加盟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他和先期进公司的任光、安娥等人以灌制畅销电影歌曲为名,出版了一大批进步歌曲唱片。这一年成了聂耳创作最丰的一年。

创作《新女性》时,他天不亮就去纱厂(体验 检验)女工上班的辛苦。他还在街上与小报童交上了朋友,天天问寒问暖,著名的《卖报歌》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1933 年冬,某天聂耳路过上海霞飞路口,看见一个外号叫“小毛头”的小女孩正在卖报,叫卖声如歌唱一般动听。了解小毛头的身世后,聂耳决定

为这个可怜的报童创作一首歌曲,于是他匆匆地去找词作家安娥。当聂耳拿着安娥作词、他谱曲的《卖报歌》唱给小毛头听时,小毛头非常高兴,但又提出,能不能把铜板买几份报写进歌词,那样就能边唱边卖了。聂耳马上回去找安娥,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1934 年夏,聂耳为影片《大路》作曲时,先到上海郊区的筑路工地与工人们一起拉压路的大铁磙,体验他们的劳动生活,并就自己创作的《大路歌》《开路先锋》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今天,辞典里有关“聂耳”这一词条,在“《国歌》的作曲者”后面通常都会加上一句“中国新音乐的创始人”。所谓作曲家的新态度,聂耳是个很好的(奠基 开拓)者。

1935 年春,聂耳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四首抗日救亡歌曲,又上了当局的黑名单。党组织决定让聂耳到日本暂避,再去欧洲和苏联学习,聂耳也希望借此机会出国深造。就在聂耳前往日本的前夕,他看到了挚友田汉编剧的影片《风云儿女》。这个故事 1934 年秋末就写好了,几个月后田汉被捕。被捕前, 他把剧本以及写好的一段歌词都交给了夏衍。聂耳得知后主动找到夏衍,当他看过田汉写好的歌词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请缨道: “我来写吧,田汉也会同意的。” 这首歌就是后来唱遍大江南北、闻名于全世界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也是聂耳人生最后的作品。

聂耳在创作时“完全被义勇军救亡感情(感激 激励)着,创作的冲动就像潮水一样从思想里涌出来,简直来不及写。”他后来对影片导演许幸之说:“为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我几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一会儿在桌子上打拍子,一会儿坐在钢琴面前弹琴,一会儿在楼板上不停走动,一会儿又高声地唱起来。房东老太太可不答应了,以为我发了疯,并向我下逐客令,我只好再三向她表示对不起,最后她才息了怒。”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聂耳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

在谱曲时,为了使词曲配合得更加顺畅有力,聂耳大胆地对歌词作了许多处理。他把原词末尾“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前进!前进!前进!”改

为“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增加了叠句,以铿锵有力的休止符来煞尾,把中国人民向前挺进时的坚决、勇敢表现得更 加强烈。

(选自《文史参考》,有删改)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 下面不是聂耳创作的歌曲的一项是( A.《开矿歌》

B.《卖报歌》 C.《梅娘曲》 D.《东方红》3.对下

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音乐与其他艺术(诗、小说、戏剧)一样,它是代替大众在呐喊。(拟人) B.聂耳马上回去找安娥,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引用) C.创作的冲动就像潮水一样从思想里涌出来,简直来不及写。(夸张)

D.一会儿在桌子上打拍子,一会儿坐在钢琴面前弹琴,一会儿在楼板上不停走动,一会儿又高声地唱起来。

(排比)

4.文章引用聂耳的日记内容以及聂耳的话有什么作用?

5.本文主要表现了聂耳的哪些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参:

一、1.① 2.④ 3.⑤ 4.① 5.⑤ 6.⑥

二、1.如果......就 2.既......又 3.即使......也 4.不但......而且 三、 阴谋 奇迹 问题 斗争 敌人 消息

四、1. 经历 2. 试 3. 用脚踏踩 4. 安定,稳定。 五、1.冀中人民挖了地道。 2.地道战留下了奇迹。

六、1.地道、洞、气孔。洞顶牢固、数量多、用途广、大、生活设备全。2.洞口准备土和沙;孑口上装吊板;把地道和枯井暗沟连接起来。 3.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七、 1. 关系 2. D 3.C

4.更加真实、准确地再现聂耳的思想、做法等,比如文章引用 1933 年聂耳的日记内容就表现了聂耳对音乐的全新认识。

5.①勇敢无畏。②关心、同情劳苦大众。③强烈的爱国情怀。④勤奋, 刻苦。⑤对工作专注,投入。

检验 奠基 感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