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职学生阳光教育模式的探讨

中职学生阳光教育模式的探讨

来源:测品娱乐
中职学生阳光教育模式的探讨

阳光教育是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是充满尊重、充满理解、充满赏识、充满激励的教育,是倡导教师顺应天性、承认差异、追求阳光、宽容失败的教育,是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特质,挖掘每个学生生命潜能的教育。

1 为什么要搞阳光教育 1.1 人性的需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方面的需求: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实现。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情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要求。阳光教育就是要求管理者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这也是和传统的教育方式最大的区别。传统的管理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机械甚至是粗暴的“管”,而不讲“理”,表现为:命令、训斥、挖苦、冷嘲热讽甚至是体罚。这种管理方式如果说它有效也是暂时的、表面的。因为它不是教育,它没有唤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反应,当然也不可能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作为管理者我们不要希望学生怕我们。学生怕老师是老师的耻辱。学生当面怕你,背后肯定骂你。我们需要的是学生“服”我们,“敬”我们。因此,管理者必须爱学生,阳光教育的本质特点就是关爱,只有关心、爱护、体贴、帮助,才能给学生温暖,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1.2 学生现状的需要

中职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品德差、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集体观念差、心理素质差。具体表现有:厌学、早恋、网瘾、叛逆、自私、散漫、撒谎、脆弱等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以09级学生为例,目前我校在籍学生627人,其中单亲家庭的学生人数为104人;低保家庭的学生人数为80人。因为父母离异,致使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阴影一直不能消除,心理压力过大,学习精力分散,学习无动力;因为家庭贫困,父母在外打工没有尽到做家长应尽的教育责任,致使这些孩子对他人缺乏关心、帮助、理解和宽容,容易放纵自己,缺乏进取心和团队意识。这些学生不同程度受他人

冷眼甚至歧视,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敌对老师、家长,早恋、打架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学校整个德育工作正常进行。

我们大力提倡阳光教育,就是针对这些综合素质差,心理失衡、心里偏差、心里阴暗的学生,管理学生的前提是肯定学生,要宽容学生的不完美,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阳光不只是照在身上,更要照进学生的心里,使学生感到温暖、得到抚慰。让这些来我校之前已经被家庭和学校抛弃的孩子重新得到赏识、重视、理解和尊重。

1.3 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不仅需要知识、技能型人才,同时对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魅力、沟通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的需要。才是真正做到了“三个一切”的要求。因此,阳光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我作为我们的管理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最好的管理方式。

2 怎样搞阳光教育 2.1 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

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分享学生的每一点成功。管理者只有具备这样阳光的心态,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

2.2 在日常管理中渗透阳光教育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更好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处让每个班主任老师的办公桌前配一把椅子,老师找学生谈话的时候,不管什么原因,都要请学生坐下,和学生平等的交谈。我们称为“交心椅”。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让学生写检讨书,要求学生写自省说明书,让学生通过自省、反思,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3 把一系列阳光评比活动制度化

在日常管理中,通过一系列阳光评比活动,创造阳光的环境和氛围。包括阳光教室、阳光寝室、阳光学生、阳光班主任、阳光日记等。

通过阳光教育和阳光评比活动,使学生每天在阳光般的教室、寝室中学习、生活;在阳光般的校园中活动;在阳光般的师生关爱中成长。正是这种阳光教育管理体系成功塑造了品德高尚、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过硬的学生群体,为学生未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实施阳光教育的效果(案例)

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需要倾注情感的工作。阳光教育这种管理方式是科学的,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我校英护一班杨小晓同学,入学时性格非常孤僻,不与班级任何同学交往,每天课间,中午休息时总是独自一人坐在花坛边上,希望被人注意,但又怕你发现。这是一种典型的闭锁性和渴求性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点,班主任老师主动热情接近她,与她促膝谈心,从兴趣爱好到她的未来打算以及家庭情况等等。使她逐渐对老师产生了亲近感和信任。同时,安排一名学习成绩好、性格开朗的同学与她同桌。在老师的真诚关爱和班级同学的帮助下,杨小晓同学终于走出了阴影,走进了阳光,融入了集体。

普护八班李雪同学不爱学习,整天惹是生非,刚入学就因为打架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对待这样叛逆的学生,班主任老师不是讽刺、批评、挖苦,而是用阳光的言行对她进行疏导教育,同时,在生活上关心她,一次李雪同学发高烧躺在寝室没来上课,老师知道后给她买来了退烧药,还给她煮了一袋方便面,让李雪同学深受感动。校服坏了,老师及时给她补好。同时,发动班级同学在学习、生活上多关心她、帮助她,让她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一学期后,李雪同学变了,不但变得阳光自信,热爱班级,关心同学,还被同学们推选为生活委员。

“在阳光中生活,学会做人;在自信中成长,学会做事。”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阳光教育”管理体系,成功塑造了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的学生群体。让学校的风气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Z].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