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发明专利]

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测品娱乐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21]申请号200610060617.8

[51]Int.CI.

G02F 1/13357 (2006.01)G02F 1/1333 (2006.01)

[43]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22]申请日2006.05.12[21]申请号200610060617.8

[71]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

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

共同申请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蔡正丰 余政贤

[11]公开号CN 101071227A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6 页

[54]发明名称

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57]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光学膜片组与一收容该光学膜片组的框架。该光学膜片组由多层光学膜片层叠设置而成,其边缘具有一由该多层光学膜片边缘处的突出单元结合成一整体结构的突出部。该框架具有收容该光学膜片组突出部的凹槽。

200610060617.8

权 利 要 求 书

第1/2页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由多层光学膜片层叠设置而成的一光学膜片组与收容该光学膜片组的一框架,该光学膜片组边缘具有一突出部,该框架具有收容该突出部的凹槽,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由该多层光学膜片边缘处的突出单元结合而成的整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多层光学膜片边缘处的突出单元延伸自各光学膜片的相同位置处,且具有相同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侧面涂覆一粘性胶而构成一整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由一胶套夹持而构成一整体结构。

5.一种背光模组组装方法,其步骤包括:步骤一,提供一背光模组所需的基本元件,其包括一导光板、一发光元件、多层光学膜片与一框架,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的边缘具有多个延伸部;步骤二,叠加定位该多层光学膜片;步骤三,利用一固定物固定该多层光学膜片的延伸部,使其成一整体结构;步骤四,裁切固定后的多层光学膜片,使其符合所需大小;步骤五,利用一框架收容固定包括该光学膜片的背光模组各元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利用一定位工具以及该多层光学膜片的定位部与位于定位部上的定位孔对多层光学膜片进行叠加定位,该定位部与该延伸部分别延伸自该光学膜片边缘的不同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工具是一平面结构,其面积与该光学膜片基本相等,该定位工具具有与该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柱,定位该多层光学膜片时,该定位柱穿过各光学膜片的定位孔,使该多层光学膜片对位整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裁切去除定位部与并沿延伸方向去除部分延伸部。

2

200610060617.8权 利 要 求 书 第2/2页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物为一胶类物质,其涂覆在该延伸部的侧面。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物为一胶套,其夹持该延伸部。

3

200610060617.8

说 明 书

第1/6页

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该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无自发光性质的液晶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如电视、计算机、移动电话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所使用的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上,而为了达到显像目的,必须搭配背光模组来提供显示所需的光源。同时,为了达到显示的高亮度与亮度均匀化要求,业界通常利用光学膜片如棱镜片、扩散片等进行出光调节。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的局部爆炸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10包括一液晶面板11、多层光学膜片12、一导光板13、一反射片14、一胶框15与一金属外框16。该液晶面板11、多层光学膜片12、导光板13与反射片14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该胶框15是一中空矩形结构,其用来收容并定位该多层光学膜片12、该导光板13与该反射片14。该金属外框16用来固定该胶框15,并暴露出该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

该光学膜片12具有多个突出单元121,其自该光学膜片12的边侧延伸而出,且在该突出单元121上对应设置一定位孔122。 该胶框15具有与该光学膜片12突出单元121对应的多个凹槽151及多个固持件153。该凹槽151位于该胶框15的侧边上。该凹槽151上设置有一与该定位孔122对应的定位柱152。该固持件153是一可卡在该凹槽151上的“L”型弯折结构,其包括一水平部分1531和一与该水平部分1531垂直的一竖直部分1532,且在该水平部分1531上设置有一通孔154。

4

200610060617.8说 明 书 第2/6页

组装时,该凹槽151收容该光学膜片12的突出单元121,该定位柱152穿过该光学膜片12的定位孔122,用来定位及固定该光学膜片12。该固持件153卡在该收容有光学膜片12的凹槽151处,且其通孔154收容该定位柱152。

然而,用来定位与固定该光学膜片12的定位柱152设置在该胶框15上,该胶框15容易在组装或搬运过程中受到挤压而发生变形,从而使定位柱152发生变形,则在定位该光学膜片12时发生位移甚至变形,使各光学膜片12因互相摩擦而损伤,影响该液晶显示器10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背光模组光学膜片易因相互摩擦而受损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避免光学膜片受损的背光模组。 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避免光学膜片受损的背光模组组装方法。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光学膜片组与一收容该光学膜片组的框架。该光学膜片组由多层光学膜片层叠设置而成,其边缘具有一由该多层光学膜片边缘处的突出单元结合成一整体结构的突出部。该框架具有收容该光学膜片组突出部的凹槽。 一种背光模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背光模组所需的基本元件,其包括一导光板、一发光元件、多层光学膜片与一框架,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的边缘具有多个延伸部;步骤二,叠加定位该多层光学膜片;步骤三,利用一固定物固定该多层光学膜片的延伸部,使其成一整体结构;步骤四,裁切固定后的多层光学膜片,使其符合所需大小;步骤五,利用一框架收容固定包括该光学膜片的背光模组各元件。

该背光模组是利用固定物固定各光学膜片的延伸部并使其结合成一整体结构,即形成该光学膜片组。再利用一框架的凹槽卡合该光学膜片组。由于该光学膜片组为一整体结构,其不会因为框架的变形而发生某一片光学膜片移位及变形的情况,从而避免

5

200610060617.8说 明 书 第3/6页

了各光学膜片间因发生相互摩擦而受损的情况,保证其光学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背光模组的组装图。 图5是图3中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片组突出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流程图。 图8是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一定位工具定位光学膜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3与图4,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背光模组的组装图。该背光模组20包括一光学膜片组22、一导光板23、一框架24、一反射片25与一承载发光二极管27的软性电路板26。该框架24是一胶框,其用来收容依次层叠设置的光学膜片组22、导光板23与该反射片25。该软性电路板26位于该导光板23一侧,且收容在该框架24中。

请参阅图5,是图3中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该光学膜片组22是由多层光学膜片层叠设置而成,其具一突出部221与一涂覆在该突出部221表面的固定胶223。该突出部221也由延伸自各光学膜片边缘对应处的突出单元结合而成,其包括一与该光学膜片组22表面相垂直的侧面224和与该侧面224垂直相接的两相对表面225、226。该固定胶223为一具有粘性的胶体,其涂覆在该突出部221的侧面224上,从而使多层光学膜片的突出单元结合成一整体。

6

200610060617.8说 明 书 第4/6页

该框架24是一矩形框体,其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侧壁241与自该四侧壁241表面垂直延伸出的四挡墙242。该四侧壁241界定一用来收容该背光模组20各元件的矩形空间245,其包括连续分布的一收容该光学膜片组22、该导光板23与该反射片25的第一区域2451以及一收容该软性电路板26的第二区域2452。该侧壁24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243。该凹槽243与该光学膜片组22的突出部22 1相对应,用来收容该光学膜片组22的突出部221。 组装后,该框架24的第一区域2451收容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该光学膜片组22、该导光板23与该反射片25,该第二区域2452则收容承载有该发二极管27的软性电路板26,并使该发光二极管27位于该导光板23一侧。

该背光模组20是利用固定胶223固定各光学膜片并使其成一整体,即形成该光学膜片组22。再利用框架24的凹槽243卡合该光学膜片组22的突出部221。由于该光学膜片组22利用一固定胶223涂覆在该突出部221的侧面224从而构成一整体结构,其不会因为框架24的变形而发生某一片光学膜片位移与变形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各光学膜片间发生相互摩擦而受损,保证其光学特性。

请参阅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片组突出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该第二实施方式与该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似,其区别在于:该光学膜片组32的突出部321利用一弹性胶套323夹持,从而使该光学膜片组32的突出部321结合成一整体。该弹性胶套323为一“ㄩ”型结构,其卡住该突出部321的侧面324与两相对表面325、326。

请参阅图7,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组装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背光模组的组装步骤包括:提供一背光模组所需的基本元件,其包括一导光板、一发光元件、多层光学膜片与一框架,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的边缘具有多个延伸部(步骤200);利用一定位工具定位叠加后的多层光学膜片(步骤201);利用固定物固定该多层光学膜片的延伸部(步骤202);裁切固定后的多层光学膜片,使

7

200610060617.8说 明 书 第5/6页

其符合所需大小(步骤203);用框架收容并固定背光模组的各元件(步骤204)。各步骤具体为:

(1)提供背光模组所需的基本元件,其包括一导光板、一发光元件、

多层光学膜片与一框架,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的边缘具有多个延伸部;

请参阅图8,是背光模组光学膜片28的立体示意图。提供背光模组所需的多层光学膜片28、一导光板、一承载发光二极管的软性电路板、一反射片以及收容上述各元件的框架。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28具有多个延伸部281与多个定位部282。该延伸部281与定位部282分别延伸自各光学膜片28边缘的不同位置处。该延伸部281包括一与该光学膜片28表面相垂直的侧面284以及与该侧面284垂直相邻的两相对表面285、286。该定位部282上设置有一定位孔283。

(2)利用一定位工具定位叠加后的多层光学膜片28; 请参阅图9,是一定位工具40定位光学膜片28的示意图。该定位工具40是一平面结构,其面积与该光学膜片28基本相等。该定位工具40还具有多个与定位孔283相对应的定位柱401。定位时,将各光学膜片28对应铺设在该定位工具40的表面,同时通过该定位柱401穿过各定位孔283来定位该光学膜片28,从而得到对位整齐并叠加的光学膜片28。

(3)利用一固定物固定该多层光学膜片28的延伸部,使其成一整体;

利用一固定物固定经叠加后光学膜片28延伸部281的侧面284,从而使多层光学膜片28的各延伸部281形成一整体结构。其固定方法可利用周定胶涂覆各光学膜片28的延伸部281的侧面284,也可利用一“ㄩ”型结构的弹性胶套卡住叠加后的多层光学膜片28延伸部281的侧面284与两相对表面285、286。 (4)裁切固定后的多层光学膜片28,使其符合所需大小; 裁切去除固定后光学膜片28的定位部282并沿与该延伸部281的延伸方向去除部分延伸部281,使该延伸部281的形状与面

8

200610060617.8说 明 书 第6/6页

积符合框架收容该光学膜片28的凹槽结构,即形成如图3所示光学膜片组22的结构,且经裁切固定后的该延伸部281即形成该光学膜片组22的突出部221结构。

(5)利用框架收容并固定背光模组的各元件。

利用背光模组的框架收容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经固定裁切后的多层光学膜片28、导光板与反射片。该软性电路板设置在该导光板一侧,并收容在该框架中。其中,经固定裁切后的延伸部281卡合在该框架的凹槽中。

9

200610060617.8

说 明 书 附 图

10

第1/6页

200610060617.8说 明 书 附 图 第2/6页

11

200610060617.8说 明 书 附 图 第3/6页

12

200610060617.8说 明 书 附 图 第4/6页

13

200610060617.8说 明 书 附 图 第5/6页

14

200610060617.8说 明 书 附 图 第6/6页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