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单细胞生物》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7)

《单细胞生物》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7)

来源:测品娱乐


第二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结构是它们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对于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至关重要。在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集一些绿色开花植物(要教育学生注意保护花草树木),观察、辨认植物体的器官。利用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组织构成器官,利用自己身体说出系统的概念。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细胞和组织的有关知识以及这节课学的器官和系统,进行知识整合,描述植物体和动物的结构层次。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调查人们吃的植物性食物分别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以及我们平时见到的植物具有哪些器官,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3、在进行小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和珍爱生命的观点。 教学重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番茄、开水及解剖刀(或水果刀),课前生物兴趣小组采集的绿色开花植物标本,常见的一些蔬菜或水果等。 教学程序:

一、情景激疑

1、呈现一座高楼大厦,及建筑工地的场景,创设问题情境:①构成高楼大厦的基本单位什么?②砖瓦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高楼大厦?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建筑工人按照图纸设计把砖有规律的砌成一个个房间,逐渐盖成高楼大厦。教师启发学生,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是不是细胞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体?从而引入课题。

二、温故而知新:

学习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细胞→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组织

小组充分讨论,相互交流:细胞能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能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能形成组织。

三、实验探究: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番茄、解剖刀(或水果刀)、开水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设计方案:可能有的学生直接用解剖刀把番茄切开观察它的构成;有的学生先用开水烫一下番茄,剥下表皮,然后在剖开看它的横切面有哪些结构。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方案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然后每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有的小组可能会说番茄主要有果肉构成;有的小组说番茄由表皮和果肉构成;有的小组说还有输导组织。最后得出结论:番茄果实是由保护组织(表皮)、营养组织(果肉)和输导组织等构成的,并且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等的。从而总结归纳出器官的概念。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并亲自动手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2、拓展:引导学生利用其他的材料来设计实验探讨器官的构成,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这样使学生不局限于教师提供的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上课前讲桌上摆几盆绿色开花植物,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贴几张开花的苹果树、枝叶茂盛的苹果树、结果的苹果树或开花的油菜挂图,为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创设教学环境)课前生物课外兴趣小组采集了一些绿色开花植物(教育学生注意保护花草树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采集的植物标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出示问题)

1、你采集的植物标本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你采集的植物标本是否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为什么? 3、你认为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

4、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之间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观察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采集的植物有的由根、茎、叶组成,有的还可能有花或花和果实,还有的具有花、果实、种子)

教师利用课件动画显示种子萌发,幼苗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叶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茎对这些物质进行输导,幼苗由小长大,然后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

学生根据看到的内容积极思维,小组充分讨论,进行交流。

生1:我们认为根、茎、叶主要与植物的营养的获取和运输有关,是植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只有当这棵植物成熟后,才会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繁殖后代。所以我们可以把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分成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两类。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生殖器官包括花、果实和种子。

生2:在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之间有输导组织起到运输水、无机盐和

有机养料,从而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

4、归纳总结:

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对探索的结论进行总结,从而归纳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5、教师利用课件显示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思考食物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总结出系统的概念。进而相互交流归纳出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6、创设学习情境:

下课铃声响了……午饭时间到了!你匆匆走出教室,直奔食堂。食堂散发出的香味使你感到饥肠辘辘。你选了一份饭菜,接着掏钱付账,然后小心翼翼的端着饭盒,在拥挤的食堂中找到你的朋友,在他们身边坐下,开始吃饭。

想一想,从听到下课铃声、走到食堂、买饭到吃饭这一简单过程中,你身体的哪些系统参与了,紧靠消化系统能够完成吃饭这一过程吗?

学生积极思维,小组充分讨论,进行相互交流: 生1:走到食堂,吃饭要通过运动系统。 生2:听到了铃声决定去吃饭要通过神经系统。 生3:运动加快,要消耗氧气,通过呼吸系统。 生4:运输氧气需要循环系统。 ……

由于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比较熟悉,而且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通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基础上说出人体的系统的名称、组成和功能,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系统彼此既有分工,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从而使每个哺乳动物都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生物个体。

7、小结:

教师利用板书提纲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看书进一步梳理,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

四、相关练习

1.在细胞的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

A.月季的种子 B.柳树的茎 C.玉米的种子 D.小麦的根 2.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番茄的果肉 B.洋葱的表皮 C.血液 D.蚕豆的叶 3.不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是() A.胃 B.肝 C.喉 D.肛门

4.不同的 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 的结构叫做器官。

5.绿色开花植物由六种器官构成,其中 是营养器官, 是生殖器官。 6.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7.人体具有 系统。 教学反思 :

出示实验步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实验步骤进行质疑和解答,体现了《标准》提出的注重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准确地完成实验操作奠定了知识基础。在实验完成之后又通过组织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对探索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相互讨论,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参与讨论,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作性思维。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前后知识的比较类化,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体会,经历一个在认识的深化过程,从而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并过渡到形成能力。传染病

第25章 第1节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因及其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控制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2.懂得热爱生命,预防传染病和关心他人是积极的生命观和健康观。 教学重点: 1. 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特点 2.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1. 如何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进行有效预防 新授 教 学 过 程 导入:学生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疾病名称,一人一个,通过学生的表诉,来说说看:有哪些疾病是属于传染病? 新授:一、常见的传染病 1. 通过活动,来说出你区分传染病的根据。来引入传染病的概念。 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和人之间,或者人和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 2. 病原体的种类: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教学辅助手段 讨论 复 备 教学内容 传染病 需课时: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单元、章、节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多种传染病的名称来找出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具体例子。教师给学生补充真菌的例子。 3. 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和流行性 通过黑死病曾经引起的结果来给学生说明传染病的特点。 4. 传染病的类型: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通过对重点传染病的解说来强化。 5. 资料分析:小王周末到姥姥家玩,被传染了流感。返校上课后,第二天,他的同桌小李也得了流感,没过几天,班上好多同学都患了流感。 讨论:流感是如何在班上传播开来的? 6. 讲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⑴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强化只有人和动物,植物或者物体都不可以 ⑵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还未感染该病)即便是最严重的传染病也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是易感人群。 ⑶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补充介绍传染病的类型:分类依据、传播途径、常见的传染病 小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 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1. 预防传染病流行有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 ⑴控制传染源: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⑵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⑶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接种、避免接触传染源 2. 关注艾滋病 提供给学生一些艾滋病的资料(最新报道)。 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恶性传染病。 ⑵分析数据,全球艾滋病患者的情况和我国有关艾滋病的数据统计表,说明什么? 艾滋病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全世界流行(包括我国) ⑶观看视频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艾滋病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区分能够传染艾滋病和不能传染艾滋病的行为。 ⑷讨论:如何遏制艾滋病在我国迅速蔓延的势头? 关爱艾滋病病人,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第一节 传染病 一、传染病 1.定义: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的种类: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2.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3.种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板 书 设 计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⑴传染源: ⑵易感人群: ⑶传播途径: 二、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三、艾滋病的传播与预防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授课时间: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