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0080435 A(43)申请公布日 2019.08.02
(21)申请号 201910452093.4(22)申请日 2019.05.28
(71)申请人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南北
大道1号(72)发明人 刘霞 胡犀 李荣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岳兵(51)Int.Cl.
E04B 2/74(2006.01)E04B 2/8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54)发明名称
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57)摘要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由若干纵横交错地横板和纵板组成,横板和纵板之间形成有若干长方柱形的安装空间,架体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墙板;安装空间中可插入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第一安装柱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两内侧端设有第一防火板,第一壳体内填充有隔音棉;第二安装柱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两内侧端设有第二防火板,第二壳体上设有线路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内隔墙不便于开设线路孔的问题。
CN 110080435 ACN 110080435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由若干纵横交错地横板和纵板组成,横板和纵板之间形成有若干长方柱形的安装空间,架体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墙板;安装空间中可插入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第一安装柱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两内侧端设有第一防火板,第一壳体内填充有隔音棉;第二安装柱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两内侧端设有第二防火板,第二壳体上设有线路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板上竖直设有第一线槽,上方的墙板上设有第二线槽,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纵板和横板一体成型,顶部的所述墙板与架体一体成型,架体内设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沿纵板和横板设置且纵截面呈网状,架体上设有若干通槽,通槽与中空腔体连通,每个安装空间至少与三个通槽连通,架体中还设有若干环形槽,环形槽环绕在通槽的四周,环形槽中设有环状的弹性片,弹性片的四个外侧壁与环形槽的四个内侧壁连接,弹性片的上设有卡块,卡块的四个外壁与弹性片的四个内壁连接,弹性片与卡块能够将通槽密封,卡块与通槽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四个外侧壁上均设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安装柱,第三安装柱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两端设有第三防火板;第三壳体固定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且第三壳体上设有气管,气管与中空腔体连通,所述第三安装柱的其中一个第三防火板固定设置在第三壳体上且其上设有气孔,气孔中设有单向阀,另一个第三防火板上设有挡框,挡框与第三壳体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挡框连接的第三防火板的内壁中设有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安装柱,第三安装柱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两端设有第三防火板,第三壳体固定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且第三壳体的内部与中空腔体连通,其中一个第三防火板上设有气孔,气孔中设有进气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柱位于架体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火板采用不导磁的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为聚酯纤维隔音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隔音棉的填充厚度大于2cm。
2
CN 110080435 A
说 明 书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施工场地安装成型即可。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0003]装配式建筑中,内隔墙作为分隔建筑内部空间的墙体,需要具备高强度、隔音效果好、防火性能好、易于安装等优点。现有的内隔墙为了便于制式生产,仅仅考虑内隔墙的安装难度,制造出来的内隔墙只是便于安装,在隔音、防火效果上并不突出。同时,房屋内的内隔墙功能各不相同,内隔墙用于分隔卧式、客厅、厨房、厕所等空间,例如卧式中如果需要壁灯,则需要在内隔墙上开设有线路通道,十分麻烦,而客厅中要安装电视、空调等,要安装多个插座,需要开设更多的线路通道,这导致用户需要自行进行打孔等处理,如果用户操作不当很可能会损坏内隔墙,进而降低内隔墙的强度、隔音效果和防火效果。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内隔墙不便于开设线路孔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0006]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由若干纵横交错地横板和纵板组成,横板和纵板之间形成有若干长方柱形的安装空间,架体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墙板;安装空间中可插入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第一安装柱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两内侧端设有第一防火板,第一壳体内填充有隔音棉;第二安装柱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两内侧端设有第二防火板,第二壳体上设有线路孔。
[0007]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0008]现有技术中,内隔墙都包括两块完整的墙板,墙板构成建筑内部的墙面;而本申请中,墙面由若干个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和架体构成,墙面被模块化;所以当用户需要在墙面上安装插座等电器部件时,可以选用第二安装柱,第二安装柱上设有线路孔便于安装电器部件;同时,第二安装柱的位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而其余部分则可以使用第一安装柱。
[0009]进一步,所述纵板上竖直设有第一线槽,上方的墙板上设有第二线槽,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连通。采用本方案,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能够为线路提供空间,便于线路的安装。
[0010]进一步,纵板和横板一体成型,顶部的所述墙板与架体一体成型,架体内设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沿纵板和横板设置且纵截面呈网状,架体上设有若干通槽,通槽与中空腔体连通,每个安装空间至少与三个通槽连通,架体中还设有若干环形槽,环形槽环绕在通槽的
3
CN 110080435 A
说 明 书
2/4页
四周,环形槽中设有环状的弹性片,弹性片的四个外侧壁与环形槽的四个内侧壁连接,弹性片的上设有卡块,卡块的四个外壁与弹性片的四个内壁连接,弹性片与卡块能够将通槽密封,卡块与通槽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四个外侧壁上均设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采用本方案,卡块在通槽中能够进行滑动,且卡块通过弹性片与环形槽连接,所以,向中空腔体中充入气体后,弹性片逐渐被拉伸,卡块从通槽中滑出并卡入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卡槽中,此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就被卡紧在安装空间中无法移动,以此来固定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0011]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安装柱,第三安装柱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两端设有第三防火板;第三壳体固定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且第三壳体上设有气管,气管与中空腔体连通,所述第三安装柱的其中一个第三防火板固定设置在第三壳体上且其上设有气孔,气孔中设有单向阀,另一个第三防火板上设有挡框,挡框与第三壳体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采用本方案,向外拉动第三防火板时,第三防火板能够使第三壳体内部的气压变小,外界空气从单向阀中流入第三壳体;向内推动第三防火板时,第三防火板将空气从气管中压入中空腔体,使架体中的卡块向外移动并卡入卡槽,以此来固定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0012]进一步,与挡框连接的第三防火板的内壁中设有磁铁。采用本方案,使用电磁铁就能够将磁铁紧紧吸住,并拉动和推动第三防火板,同时使该第三安装柱的外表面与其余第三安装柱无明显区别,保证美观。[0013]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安装柱,第三安装柱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两端设有第三防火板,第三壳体固定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且第三壳体的内部与中空腔体连通,其中一个第三防火板上设有气孔,气孔中设有进气阀门。本方案为第三安装柱的另一种变形,需要向中空腔体内充入空气时,只需使用气泵向气孔中注入空气即可。[0014]进一步,所述第三安装柱位于架体的上部。采用本方案,用于向中空腔体内充入气体的第三安装部没有隔音的功能,其作用较为特殊,如果用户误操作,容易导致整个内隔墙损坏,所以将其设置在架体的上部时,用户一般接触不到,需要安装或拆卸内隔墙时,使用梯子并进行操作即可。[0015]进一步,所述第三防火板采用不导磁的材料制成。采用本方案,避免第三防火板对磁铁产生影响。[0016]进一步,所述隔音棉为聚酯纤维隔音棉。聚酯纤维隔音棉的隔音效果好。[0017]进一步,隔音棉的填充厚度大于2cm。填充厚度大于2cm时,隔音效果更好。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00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0020]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1]图4为图1中第一安装柱右视方向的纵剖视图;[0022]图5为图1中第二安装柱右视方向的纵剖视图;[0023]图6为图1中第三安装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实施例二中第三安装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
CN 110080435 A
说 明 书
3/4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00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0027]横板1、纵板2、墙板3、安装空间4、第一线槽5、中空腔体6、通槽7、环形槽8、弹性片9、卡块10、第一安装柱11、第一壳体12、第一防火板13、隔音棉14、卡槽15、第二安装柱16、第二壳体17、第二防火板18、安装槽19、线路孔20、第三安装柱21、第三壳体22、第三防火板23、挡框24、单向阀25、气管26、进气阀门27。[0028]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0029]装配式建筑内隔墙系统,包括架体,若干第一安装柱11和第二安装柱16。架体由若干纵横交错的横板1和纵板2一体成型,横板1和纵板2之间形成有若干体积相同的安装空间4。纵板2上竖直设有第一线槽5,上方的墙板3上设有第二线槽,第一线槽5和第二线槽连通。架体的四个侧面均一体成型有墙板3。结合图2、图3,架体中设有中空腔体6,中空腔体6延伸到每一个横板1和纵板2内,架体上还设有若干通槽7,通槽7与中空腔体6连通,位于架体四周的安装空间4与三个通槽7连通,其余安装空间4与四个通槽7连通且四个通槽7分别位于安装空间4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架体中还设有若干环形槽8,一个环形槽8环绕在一个通槽7的四周,且环形槽8呈方形的环状,环形槽8中设有方形环状的弹性片9,弹性片9的四个外侧壁与环形槽8的四个内侧壁固定连接,弹性片9的上设有卡块10,卡块10的四个外壁与弹性片9的四个内壁固定连接,弹性片9与卡块10能够将通槽7密封,卡块10与通槽7滑动接触。[0030]结合图4、图5,第一安装柱11包括长方体形的第一壳体12,第一壳体12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防火板13,第一防火板13内填充有隔音棉14,隔音棉14为聚酯纤维隔音棉14,隔音棉14的填充厚度为2.5cm。第二安装柱16包括长方体形的第二壳体17,第二壳体17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防火板18,第二壳体17的侧壁上设有线路孔20,线路孔20与第一线槽5连通,第二防火板18上设有安装槽19,安装槽19用于安装插座。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7的四个外侧壁上均设有与卡块10配合的卡槽15。[0031]结合图6,还包括第三安装柱21,第三安装柱21包括第三壳体22,第三壳体22的两端设有第三防火板23;第三壳体22固定设置在安装空间4中,且第三壳体22上连通设有气管26,气管26与中空腔体6连通,所述第三安装柱21的其中一个第三防火板23固定设置在第三壳体22上且其上设有气孔,气孔中设有单向阀25,另一个第三防火板23上设有挡框24,挡框24与第三壳体22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第三壳体22的内部设有磁铁。第三安装柱21位于架体的右上部。且第三防火板23不导磁。[0032]具体实施过程如下:[0033]安装时,先将第一安装柱11和第二安装柱16插入到安装空间4中,第二安装柱16根据用户对线路布置的需求进行数量选择和位置选择。都安装好后,此时卡块10与卡槽15对齐,然后,使用电磁铁与第三防火板23中的磁铁吸引,先向外拉动第三防火板23,第三防火板23能够使第三壳体22内部的气压变小,外界空气从单向阀25中流入第三壳体22;再向内推动第三防火板23,第三防火板23将空气从气管26中压入中空腔体6,使架体中的卡块10向外移动并卡入卡槽15,以此来固定第一安装柱11和第二安装柱16。需要拆卸第一安装柱11和第二安装柱16时,向外拉动过第三壳体22即可。[0034]实施例二:
5
CN 110080435 A[0035]
说 明 书
4/4页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7,第三安装柱21,第三安装柱21包括第三壳
体22,第三壳体22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三防火板23,第三壳体22固定设置在安装空间4中,且第三壳体22的内部与中空腔体6连通,其中一个第三防火板23上设有气孔,气孔中连通设有进气阀门27。
[0036]具体实施时,打开进气阀门27,使用气泵等设备向进气阀门27中充入空气,中空腔体6内的气压逐渐增大,弹性片9发生形变、卡块10向外移动并卡接到卡槽15中,然后再关闭进气阀门27即可。
[003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6
CN 110080435 A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7
CN 110080435 A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2
8
CN 110080435 A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3
图4
9
CN 110080435 A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5
图6
10
CN 110080435 A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