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熟语集锦
除四字成语之外的常见熟语集锦
1.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喻问题或事情的头绪多,顾此失彼。 2.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3.挨黑:比喻遭暗算。黑,乘人不备暗地里发射的子弹。 4.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5.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6.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7.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8.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9.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10.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11.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1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1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4.不以一眚(shěnɡ)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15.八字还没一撇:“八”字还没有写第一撇儿。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儿眉目。
16.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17.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18.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9.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被解雇、撤职。
20.陈芝麻烂谷子: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22.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2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24.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了所要掩饰的内容。
25.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26.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27.尺蚓穿堤,能漂一邑: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28.单丝不成线:一根丝绞不成线。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独木难成林”同此。
2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30.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地谈判或交换意见。 31.东方不亮西方亮: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32.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33.大旱望云霓:云霓,下雨的征兆。好像大旱的时候盼望雨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34.打边鼓:指从旁鼓吹,协助。
35.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36.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37.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38.蠹(dù)啄剖梁柱: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39.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佛家语,意思是修行者每修行到一定阶段,都会有魔障干扰破坏,可能前功尽弃,必须警惕外界的诱惑。后用来比喻光明与黑暗两种势力互为消长;也比喻正义必将战胜。
40.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世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41.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炼,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42.道不同,不相为谋: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43.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44.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45.放之四海而皆准: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46.风马牛不相及:风,雌雄相引诱。比喻两者完全不相干。 47.蜉蝣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48.附骥(jì)尾: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常作谦辞。
49.富贵不能淫: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迷惑。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
50.蝮蛇螫(shì)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51.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免;也比喻大祸
临头,无一幸免。
52.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别人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53.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54.挂羊头,卖狗肉:挂着羊头,卖的却是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作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55.海水不可斗量: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量的。比喻不可因为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56.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干戈,泛指兵器,借指战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借指友好往来。
57.皇帝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的思想。
58.换汤不换药: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 59.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60.画虎不成反类犬:原指想仿照别人,结果模仿得不成样子,让人耻笑。比喻本想把事情办好,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办砸了。
61.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6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63.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65.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66.蒹葭倚玉树:蒹葭,没有长穗的芦苇。芦苇靠在玉树旁。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67.夹生饭:比喻开始没做好,重新再做便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事情。
68.口惠而实不至:只在口头上许给人家好处而实际上并不兑现。 69.拉大旗作虎皮:比喻假借名义,虚张声势,吓唬或蒙骗别人。
7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喻与其空想,不如实干。 71.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72.菱角磨做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73.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7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75.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保留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常指生命、健康),就不愁以后的恢复和发展。
76.六耳不同谋:原意是三个人知道了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77.漏瓮沃焦釜: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
78.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79.捋虎须: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8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81.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情两下不相合。 82.冒天下之大不韪: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的谴责而去干坏事。
83.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84.磨而不磷,涅而不缁(zī):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8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有能到终了的。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86.泥菩萨过江: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8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8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飞蓬生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9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9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9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取以前的教训,可作为以后做事的借鉴。师,榜样。
93.弃之如敝屣:敝,破;屣,鞋。像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94.擎天柱:比喻承担重任的人。
95.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96.墙倒众人推: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
97.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单位或本地不吃香而在外单位或外地吃香的不正常现象,也引申为某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
98.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99.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10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101.日计不足,岁计有余: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
102.软着陆:比喻经济结构的改革调整,通过宏观的办法使其逐步平稳实现,不出现激烈的震荡。
10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一个时期的损失或失误,以后
还能得到挽回或补偿。
104.水米无交:比喻彼此毫无来往。特指居官清廉,跟百姓没有经济上的来往。
10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06.山不转水转:比喻情况总是在变化,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观。
107.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常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诫。
108.三十六计(策),走为上计(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109.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他事情。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110.山雨欲来风满楼:欲,将要。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111.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客观情况与主观情况相违背。 11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113.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11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15.听风便是雨: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116.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煊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1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想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祸害就在后面。
118.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119.桃花源: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也指理想的境地。 120.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往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12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像一个广阔的大网,作恶者逃不出这个网,也就是逃不出天道的惩罚。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122.挖墙脚: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
12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点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124.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125.卫道士:维护正统思想的人(多含贬义)。
126.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多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或争取的力量赶到对立的一方去。
127.无所不用其极: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128.小巫见大巫:巫,旧时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法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129.下乔木入幽谷: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
130.下台阶:(设法)摆脱困境。
131.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32.压轴戏:比喻精彩的或令人注目的结尾。
13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134.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坚决、果断。
135.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13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37.言者谆谆,听者藐藐(miǎo):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13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13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14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表示话说出了口,就无法再收回;也表示说话算数,不会反悔。
141.一言堂:比喻领导者不听群众意见独断专行的作风(跟“群言堂”相对)。
142.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蔽,掩蔽,引申为概括)。 14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144.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吠,狗叫;形,影子。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不了解事情,随声附和。
145.坐山观虎斗:比喻在一旁观看别人争斗,等到两败俱伤时,从中取利。
146.走马灯:比喻人员频繁变动的情况。
147.走钢丝:比喻在对立的双方中间保持平衡,艰难行进,也比喻做有风险的事情。
148.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取血,把牛耳放在珠盘中,主持会盟的人手执珠盘,让参与会盟的人以血涂口,所以用“执牛耳”指盟主。后借指在某一领域居于领导地位。
14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