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摘要、
辨析题
1,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错误。 因为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相互勾结,残酷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完全剥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未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也阻止了人民发展生产的可能性。
2,新三民主义学说是中国同盟会的纲领
错误。 三民主义学说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两项内容;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即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
3,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正确。 在辛亥失败后,以外国帝国主义列强为靠山的北洋不惜出家利权,从而使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延伸。而后统治中国的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的,在其统治期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并牢牢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这给中国社会经济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4,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实行的是一党专政的军事统治
正确。 首先,为了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其次,为了人民和消灭异己的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运动,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最后,为了控制,剥夺了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厉行文化主义。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5,《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党全面抗战的路线
正确。 1937年8月,中国党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必须实行全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活动。
6,在近代中国,要争取民族和人民必须首先进行社会改革
错误。 要争取民族和人民,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决不会自动放弃在中国攥去的,封建主义势力也决不肯自动放弃自己控制的政权,封建主义势力也决不肯自动放弃自己控制的政权,以改良的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通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
7,在抗战胜利后,中国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
错误。 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尽管最终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但是,它使得各界群众增强了对中国党的了解,懂得了什么人应当对这场战争承担责任。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胜利。与此同时,在中国党积极争取下,中国人民毕竟得了将近一年的和平的暂息时期,这也为扩大和巩固区,作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提供了有利条件。
简答题
1,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社会制度的。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和清的腐朽,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实力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2,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其次,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而西方列强则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再次,洋务运动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的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3,中国党在大中的历史作用
在国民中,中国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大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党。大是在以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大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组织者。经过党人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中国人民的力量逐步地组织起来,为国民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大的主要战争形式的战争,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军的建立,而且在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增强了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
4,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从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到1939年9月大战在欧洲爆发之前,中国人民孤军奋战,英勇地抗击了百万日军的进攻。中国的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从而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同时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
时间,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受到的压力。中国坚持持久作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会实施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党执政面临的严峻考验和主要任务。 严峻考验:第一,能不能保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二,能不能战
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第四,恩呢个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主要任务:第一,完成民主的遗留任务。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第三,巩固民族,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第四,加强中国党的自身建设。
6,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
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寂静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论述题
1,辛亥的历史意义
辛亥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在近代历史上,辛亥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第三,辛亥给人们带来意一次思想上的,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阀门;第四,辛亥促使社会寂静,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
积极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的精神;第五,辛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运动的高涨。
2,中国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一方面,它成立于十月去的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时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这,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性。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所以,中国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转危为安的关键。经过长征,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中国党正是依靠这支队伍作基干,使力量逐步恢复,发展,壮大,直到取得全国的胜利。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民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党员和人民风范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喂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一结束,中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