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习作《成长的故事》教学反思

习作《成长的故事》教学反思

来源:测品娱乐


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设计

——习作《成长的故事》教学反思之一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的习作是和口语交际整合在一起编排的,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择的活动角度: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三个活动建议中都包含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都是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确定的,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或是成长中的问题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根据教学实际,我发现如果要在一堂课内把三个写作内容都做详尽的指导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就算教师讲完了,学生写出来的东西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很表面,没有深入到问题中心。那么这样的教学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因此,经过和同年级组的老师反复讨论,我和另一个负责任教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的老师一起确定以“成长的故事”为主导,来完成此次教学工作。其它两个内容可以放在随后的教学时间里解决。

确定了主题后,我从文本入手,抓住“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或是成长中的问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生把成长中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描写清楚、吸引人,要求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不过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我上完这堂作文课,收上学生的作文一看,又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有一部分学生写的成长故事没有开头引入,有的学生写故事时很简单,语句不够生动、具体,枯燥无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决定再次改进教学设计,继续探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

——习作《成长的故事》教学反思之二

经过磨课,针对上堂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写的成长故事没有开头引入,有的学生写故事时很简单,语句不够生动、具体,枯燥无味等这些问题,和同级组的语文老师研讨后,我调整了教学设计,决定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穿插一篇优秀例文来开启学生的写作思路,把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经过考虑,我选择了一篇写作特点鲜明的描写自己如何练习书法的作文让学生品读,学习它意味深长的开头,学习它徐徐道来的经过,学习它感悟真理的结尾。之后,我又选择了几篇精彩又有明显特点的开头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交上来的习作,效果还不错,鲜明的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让人有想读下去的欲望。事物写起来比起用原来的教案教授写出来的作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作文就天然出彩。通过精品课程的研磨,我深深感受到博采众长的重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精品课程研磨,是集大家的智慧,把最好的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放到学生身上去。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