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爱留守学生 注重教育管理

关爱留守学生 注重教育管理

来源:测品娱乐
关爱留守学生 注重教育管理

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已经成为农村日益突出的教育问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关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关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关系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扎兰屯市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仍处于初步探索试验阶段。

一、留守学生分布结构现状

扎兰屯市总人口44万,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6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9万亩。为了谋求生存、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人口外出打工,由此产生留守学生这个极其庞大的社会群体。目前,我市有初中15所,小学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288名,其中在读留守儿童3020人,占在校学生人数的10.45%,其中小学在读留守儿童1723人,占在校小学生的10.07%,初中在读留守儿童1297人,占在校初中生的11.01%。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无法得到同龄孩子的教育,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很多问题。 二、留守学生生存发展现状

留守学生中,隔代监护的1234人约占41%,单亲监护的

1

1162人约占38%,通过寄养委托他人监护的624约占21%。留守儿童托管方式有寄宿学校、寄宿校外住宿点、跟随单亲父母、跟随隔代老人、跟随亲属等五种。调查发现,大多数监护人对留守学生疏于管理,留守学生在生活上缺少照应,行为上缺少管教,学习上缺少辅导,思想上缺少引导,心灵上缺少抚慰;生活质量差,身体素质差,心理素质差,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导致心理敏感、脆弱,性格内向、孤僻、倔犟、暴躁,情绪波动大,挑食、吃零食、厌学逃学、行为怪异、我行我素。调查还发现,网吧也成为影响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三、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一是教育系统落实了一些教育监管措施,但工作仍不均衡、不系统、不完善。扎兰屯市教育局于今年开学初下发了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要求:第一,成立领导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三月份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调查,学校在调查的基础上,注重研究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问题,形成了调研报告和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统计表。第二,学校分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做到“四明确”,即明确“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明确委托监护人基本情况及联系方式,明确监护人姓名、务工地址及联系方式,明确帮扶教师姓名及帮扶情况。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但个别学校留守学生档案不规范、不详尽。第三,要求学校认真落实帮扶、

2

管理等措施,但仍属于探索试验性质。第四,部分学校开展了一些情感教育活动,但未系统总结并制度化。第五,一些学校对监护人的监护能力进行了培训,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不同,培训效果不佳。

二是学校及社会对教育监管非常重视,但全市留守学生的教育监管工作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以寄宿制学校为载体的半托管模式缺乏对学生的全程监管。寄宿制学校管理仍存在两个问题,其一,自行在校外住宿点生活的学生已相当程度地离开了学校管理,虽然学校想尽办法加强对这些学生的管理,但收效甚微;其二,学校对寄宿制学生的周末和节假日仍无法管理。

四、留守儿童教育难点原因

1、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一是第一监护人缺失。父母单亲或双亲外出打工,严重影响了家长监护作用的发挥。二是祖辈难以承担教育重任。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且年老体弱,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孩子。三是代理监管不严。监护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往往使他们对留守学生管教比较松懈。四是家长过于依赖学校教育。父母把教育的责任和希望几乎全部寄托于学校,严重制约了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 2、学校教育受到制约。一是教育资源不足。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学校普遍缺少文体活动场所,学校音体美教师不足;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校没

3

有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需要关心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及时关心和有效引导。二是社会负面影响明显。学生一出校门特别是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社会负面影响往往抵消甚至超越了学校正面教育的效果。

五、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对策

学生留守和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将在较长时期存在,在学校教育受到制约的情况下,只有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真正探寻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机制和办法。 1、加强领导,规范领导

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已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工作。要建立“关心留守学生工作委员会”和“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切实解决既上得了学又上得好学的问题。应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大力申请贫困地区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性财政专项资金。教育局要把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中,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家长重视子女教育,关心、参与子女托管工作。 2、协调配合,完善服务网络

一是加强乡镇服务体系建设。乡镇要积极探索关心服务留守学生的机制和办法;要把关心留守学生工作纳入各级干部服务农民群众的重要内容,落实具体的联系帮扶制度和帮扶措施,把服务送到留守学生家中。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

4

设,对不良社会现象,诸如等进行治理,对游戏室、网吧等营业性场所进行规范,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发挥职能部门的服务职能。市教育局要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留守学生工作力度,强化管理和服务;要组织学校加强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努力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促进学校教育监管措施均衡化、系统化、科学化。加强“代理家长”、“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等社会代管形式的组织管理;加强留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维权工作。 3、依托学校,探索管理机制

一是大力建设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既免除了留守学生的走读之苦,又为学校集中教育管理留守学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其一,要进一步扩大已建寄宿制学校规模;其二,尽力把有条件的学校建成寄宿制学校,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寄宿学校的管理。二是班主任和教师要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和真空。三是为留守儿童建立专项档案,分类区别对待,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通过家长(监护人)热线、定期访问制度等,经常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父母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四是学校要充分

5

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学校可通过书信、电话、短信、网络、家访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主动沟通,经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同时,学校要鼓励留守学生多写信或打电话联系家长,汇报情况,增进亲情,接受监督。五是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适能力,定期开展说“心理话”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培养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