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可编辑可修改
附件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课题: 放学啦 教学对象: 一年级 课时:2课时 提供:张灿玲 单位:逍遥路小学
、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以及这节课的价值)
课题主要体现了小学一年级孩子刚入学时应该遵守的小学生行为准则和应该改变以前的一些 不好的行为习惯。包括一些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习、生活好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再次让学生清楚 明白在校期间、放学路上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 说,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
、教学目标
1. 文明出行,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
2. 知道放学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
3. 知道放学后不能跟陌生人走,牢记家庭和自己家人的电话,遇到危险时,能够从容应对 4. 遇到突发事情,能够想办法,从容地应付
1
v1.0可编辑可修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简要说明学习者学习的起点以及学生学习风格)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角色发生变化,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孩子的 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幼儿园时期,孩子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的学习和 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孩子能否顺利过渡到 小学生活,就需要有意识的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观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2
v1.0可编辑可修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以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教学重点: 知道放学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 教学难点: 遇到突发事情,能够想办法,从容地应付。 六、教学过程 3
v1.0可编辑可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4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按时回家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物品(书、笔等),为游戏“我 来
选”做准备。
教师课前将学生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的各种表 现录制 (记录)下来。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 放学啦,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 呢 2.游戏:我来选
( 1)在讲台上摆放一些物品,如铅笔盒、书(写 了
自己名字的书和写了别人名字的书) 、玩具、 毛巾、 削笔刀、作业本等。 4. 小结:放学回家时要带全自己回家学习时需
要的东西,如橡皮、彩色铅笔等。 5. 小小讨论会:教师出示教科书31
页中的图2、
图3.
5
v1.0可编辑可修改
(2)学生上台选择并 说明选择的原因,教师 指导。
3.学生交流:放学了, 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
(1)小组讨论:放学 后他们在干什么你认
v1.0可编辑可修改
为谁做的好为什么
(2)小组代表在班级 进行交流发言。
6
v1.0可编辑可修改
6•自我评价:平时放学后,你是怎么做的你觉 得这样做好不好
7.教师小结:放学后要按时回家,不做危险的 活动,不在外面逗留。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 教师自编“回家的路上”故事情节,可以是 与书上相同的情节。
学生自主发言
学生了解家庭与家人的电话号码。
活动过程:
1.听故事(或看录像):回家的路上。
7
v1.0可编辑可修改
2. 亮出你的金点子,说说遇到这种情况,你 会怎么办
3. 班级调查:放学后,哪些同学是独自回家 的哪些同学和伙伴一起回家哪些同学是由家长 接回家的 4. 小测试“当我遇到陌生人”:老师扮演陌生 人,对学生进行测试。
6.填写“我的电话本” 记下家人的电话号码。
5. 师: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应及时求救。除了 可以向路人求救,还可以给自己的家人打电话。
7.教师小结: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不能跟陌生 人走,也不能随便和陌生人搭话。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以及设计理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