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干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谢(成都理工大学琨 610059) 文法学院,成都摘 要: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专业化的迫切要求,高校应针对学生工作干伍建设中存在的 问题,依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培训进修、缋效考核制度,并加强对学生工作干部的职 业规划指导和职业生涯管理,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精干高效的职业化、专业化学生工作干伍。 关键词: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3-__o198—02 .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 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加 快_r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 流与沟通.世界更加扁平。在这样一个平坦化的信息社会 里,大学生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成长发展受到更多的政治、 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更 大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除了思 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任务以外,还要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 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招生咨 询和服务、奖助学金和贷款服务等,这要求高校学生工作 干部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学生工作干伍面临着 j(! 的々业化和职业化需要。近年来,高校自身的改革和 发腱也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大学校园也在不断吸收先进 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倡导“管理即服务”、“以学生为中心” 的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使得高等学 校在学生管理 I二作中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和个性的成长, 同时,也更尊重学生价值观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多元化倾 向..而学生管理 r作的对象——大学生,在信息时代和网 络社会里更具性;高等教育收费制和学分制改革,促 使他们的“消费者”意识增强,要求高校提供更多服务。高 等学校所两临的这些变化和趋势,促使学生管理工作进一 步电向职业化和专业化,也要求从事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人 员具有更加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来应对此项工作 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学生工作干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干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干伍始终处于一种非职 业、非专业状态.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 育”的转变过程中,这种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模式已经与当 一、前高等教育的现状不相适应,影响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 有效开展。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干伍建设面临的主要 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工作干伍不稳定,学生管理工作普遍被认 为是人生职业发展中的一个过渡性职业。由于缺乏学校有 组织的系统开发和培养,学生工作干部的成长基本上处于 种“放任自流”的状况,学生工作干部对所从事的工作兴 趣不高,对自身的发展和前途缺乏信心,学生工作干部普 一遍缺乏职业认同感。 2.学生管理工作职责不明确,导致学生管理干部事无 巨细,经常陷入庞杂的事务性工作无法解脱,难以在一些 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领域有所突破,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 管理工作的要求。 3.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高校学生工作干部主要是通 过从品学兼优、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中选拔留 校产生的。选拔时较侧重其在校时的政治素质、工作经历 和工作能力,而较少考虑所学专业与学生工作的关联度, 所以他们的专业背景较为繁杂,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教 育、管理方面的知识结构,大多数学生工作干部主要依靠 实践中积累的工作经验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学校虽然比较 重视学生工作干部的引进和提拔,但却忽视了对这个群体 系统性的培训和开发,仅仅靠学生工作干部自觉自发地学 习进修,难以实现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提高。 (二)原因分析 高校学生工作干伍存在队伍不稳定、工作职责不 明确、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1.高校管理层缺乏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正确认识。 自、于2004年发布l6号文件以来,各级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给予 j9 作者简介:谢琨(1971一),男,甘肃!临洮人,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 I J i a O Y U Y a n J i U I☆教育研究☆ 了高度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加强了学生工作干部 队伍建设。但是,很多高校管理层仅仅是从政治的角度来 理解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并未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同 教学、科研一样,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 生在课外的发展和成长,也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和内 容。因此,高校管理层普遍存在一种轻视学生管理工作的 倾向,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就是跑腿打杂的事务性工作,只 要不出影响安全稳定的事故,人人都可以干。这种认识,直 接影响了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科学性和持续性,阻碍了 提。学生工作干部的岗位设定应体现开放性、多样性、流动 性。学生工作干部应有别于专任教师和一般行政人员,要 有单独的职称设置,可设定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 三级干部岗位侧重奖勤补贷助、纪律管理、生活健康指导 等日常管理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二级干部岗位侧重学业 规划、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一级干部岗位侧重学生思想 教育、心理咨询和辅导、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理论研究 等。按照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类别和学生工作干部爱好和 专长的不同,学生工作干部可分为心理辅导员、职业规划 其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步伐。 2.的流动导向性影响了队伍的稳定。一方面.大部 分高校没有制定促进学生工作干伍职业化、专业化的 和制度,缺少系统的建设和培养,学生管理干部在职 业发展上缺乏方向感,专业发展缺乏持续性,造成他们到 一定年龄和级别后,职称晋升比较困难,个人发展空间狭 窄。使得他们容易产生工作上的不安心。另一方面,为了促 进学生管理干伍的合理流动,让其看到自身的发展前 途,部分高校对学生工作干部的工作年限及转岗、深造做 了强制规定,还有的学校为了吸引优秀毕业生进入学生工 作队伍,在提职、晋级等方面进行了倾斜,但是,由于这些 没有与学生工作干伍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不免 让一些带有功利色彩的人进入学生工作干伍。带着这 样的目的而非热爱学生管理工作的意愿进行工作,这部分 人员可能只会关心自己的前途,而不会投入精力和热情深 入研究学生管理工作。因此,高校在制定相关时,一定 要从学生干伍职业化、专业化的长远角度来考虑,重 点考虑如何确保队伍稳定,而不是仅仅是促进流动。 三、高校学生工作干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内涵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职业化是指学生管理工作的职业 品质和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最终成为一种稳定的职业的 过程。高校学生工作干伍职业化和专业化作为一个动 态发展的过程,应包括专业化、终身化、社会化三方面的内 涵:专业化是指学生工作干部上岗必须经过专门的教育和 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对高校大学生面对的 问题理解深入,对困扰学生的问题认识透彻,并能够运用 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为 学生所接受。终身化是指高校要为学生工作干部的发展创 造一种宽松而又有远景的环境,保证其合理的物质待遇, 使他们拥有事业发展的平台,拥有不可替代的职业地位, 拥有较高的职业声望。所谓社会化,主要是指高校学生工 作干部身份和来源的社会化。 四、高校促进学生工作干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建议 (一)建立规范化的行业准入标准及招聘体系 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干部是保证高校学生工作干 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选聘问题上严格把 关,是加强队伍建设的第一步。学生工作干部选拔,应坚持 择优录用、宁缺勿滥的原则,选择具有相关专业背景、过硬 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健康的 11,理素质、较强 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具备学生工作 干部经历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学生工作干伍。为了 保证选聘环节能够挑选到具有上述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优 秀人才进入高校学生工作干伍,必须使用有效的招聘 技术,按照严格的招聘程序,充分考虑应聘人员的专业背 景和实习、工作经历,使用量化的指标精心挑选。 (二)进行合理的岗位设计,建立科学的发展通道 进行合理的岗位设定,明确岗位职责是科学管理的前 辅导员、学习辅导员和生活辅导员等。 (三)加强培训力度,建立专业培训 学生工作干部的培训要从学历教育、职业资质培训、 中短期专业化培训、时事热点讲座、定期学术交流等几个 方面着手,建立系统化的专业培训体系。各地教育部门和 高校要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通 过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工作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有条件 的地区或高校还可以建立培训基地,形成辅导员专业化培 训的长效机制。 (四)强化职业规划指导和职业生涯管理,帮助学生1 作干部树立终身发展的职业观念 首先,必须让学生工作干部清晰认识和深刻理解学校 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使学生_T作 干部的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充分融合在一起,这样既 利于学校的发展,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学校发展的资源和机 遇促进学生工作干部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其次,根 据学生工作干部不同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工作,并通过为 其提供教育、培训、进修的机会,开发他们的职业潜能,提 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第三,根据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 题,帮助学生工作干部对自我职业生涯目标进行适当的调 整,从而为职业目标的成功实现创造条件。 (五)充分发挥职业协会在学生干伍职业化、专业 化建设中的作用 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于协会成员,为他们创造 发展和交流的机会,同时职业协会也通过规章制度对同业 成员产生一定的约束力。随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干伍 的日趋壮大以及学生:[作干部工作内容的日趋专业化,! 生工作干部协会的建立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成为必然 趋势。学生工作干部协会在促进学生工作干部个人素质提 高、综合能力的提升、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的规范化和专 业化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工作干部的 归属感和学生工作干部职业的被认同感。目前国内的几所 大学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正在这方面 做着积极的探索,学生工作干部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已为期 不远。 参考文献: [1]杨东.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及保障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2007. [2]张雷.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专业化培养和专家化发展思考 [J].传承。2008。(4):62-63. [3]何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建设研究[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2007. [4]陈艳.高教改革形势下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M].中国青年 研究.2008,(4):98-1 00. (责任编辑/石银) l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