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氓》释义综述

《氓》释义综述

来源:测品娱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第2期 2008年6月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angjiak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Vo1.21 No.2 June,2008 《氓》释义综述 宋神彤,李海源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氓》是我国古代一篇优秀的叙事诗,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对此诗有过分析、评价,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 看法,概括起来有先秦《诗》学、《诗经》汉学、《诗经》宋学、《诗经》清学和现代《诗学》五个阶段。 关键词:氓;刺时;弃妇;离异诗 中图分类号:I7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56(2008)02—0040—02 《诗经・卫风・氓》是我国《诗经》中一篇优秀的叙事 派有了更大的发展。《毛诗故训传》、《毛诗郑笺》、《毛诗 序》广泛流传,成为古文诗学的代表作,当时一些今文学派 的一些专家也开始兼习《毛诗》。特别是郑玄笺《诗》以后, 诗,历代很多评论家对这首作品有着极高的评价。譬如, 清代经学家陈澧在他的《读诗日录》中赞誉道“此诗绝妙”; 而当今的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他的《管锥篇》中也给予 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按此篇层次分明,工于叙事。‘子无 良媒’而‘愆期’,‘不见复关’而‘泣涕’,皆具无往不复,无 三家诗逐渐衰弱,《毛诗》取代了三家诗原有的地位。所以 说汉代是“诗经汉学”的奠基期,这是不争的事实。 齐人辕固生在解释《氓》的时候仅仅总结了全诗的大 意,并未做出具体的分析和任何主观的认识。但这却是 《诗》研究的开始,对后人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书 中,他这样写道: 垂不缩之致。然文字之妙有波澜,读之只觉是人事之应有 折”。历代很多文人对这首诗的主题进行过阐述,对其艺 术形象也进行了分析。一样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 给当时代的人以不一样的解读的感受。本文就从这个角 度切人,将《诗经》研究分五个方面:先秦《诗》学、《诗经》 汉学、《诗经》宋学、《诗经》清学和现代《诗》学,由此分类, 将历代对于《氓》的论述进行具体分析和比对,进而综述。 一氓伯以婚,抱布自媒,弃礼急情,卒罹悔忧。 汉代的《诗经》研究主要是当时学者对其所做的解释 和论述。而对于《氓》最为具体的解释则是来源于《毛传 序》,《氓》诗的小序是这样写的: 《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仪消亡,淫风大行。男女 无别,遂相奔诱,花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因而自悔,丧 起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逸也。 诗序主要认为《氓》的写作目的是用来“刺时”的,用此 来针砭时弊的。因为在宣公时代礼仪的束缚荡然无存,淫 奔之风泛滥。男人“诱”,女人“奔”,没有了体统。以至于 每到女方“花落色衰”之后,又被男方轻易抛弃。这首诗就 是讲述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事件,用来讽劝世人,特别是讽 劝那些女子。诗之中因为有女子沉痛的追悔,所以小序对 、先秦《诗》学 《诗》三百篇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的出现揭开了中国 文学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部边创作,边采集,边应用 的作品。到了后来,有部分诗篇的应用范围和功能渐渐超 出了它本来的写作目的,成为社会交往、政治、外交方面表 达情意的特殊工具。在先秦诗学主要以应用为主。以孔 子为例:孔子重视诗教,指导他的学生学诗。虽然他没有 对《氓》做过具体的分析评价,但是他的“诗三百篇,一言以 弊之,日: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总的思想内容的 评价,可以使我们了解孔子对《诗经》中类似于《氓》的爱情 诗的态度。 她还是有一定的同情和肯定,但是更主要的是指责那个时 代,把矛头对向了统治者的荒淫。 孔子把诗经三百篇一律概括为“无邪”,他并没有对男 女情爱关系发表过什么严格的,只是认识诗歌兴、观、 群、怨的作用,用温柔敦厚的修养去要求人而已。 二、《诗经》汉学 同时代的郑玄是东汉末年的古文经学大师,而且他又 兼通今文经学。他在古文经学的基础上,接纳地采用了今 文经学的说法,将其结合起来,以次遍注群经,形成郑学。 他著有《毛诗传笺》,虽然有很多新的东西,但郑学基本上 “诗经汉学”是一个学术名词,代表了从汉至唐长达一 是依附毛传的。他只是在《毛传》的注释进行充实、提高, 没有太多的修改。 三、诗经宋学 千多年的古文经派。自西汉以来,都在民间广泛地流传。 东汉时期,经过卫宏、贾逵、马融、郑玄的弘扬阐述,古文一 收稿日期:2008—05—26 作者简介:宋神彤(1983一),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4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6月 宋神彤,李海源《氓》释义综述 第2期 宋人疑经,改经范围之大,历时之长,参与者之多,触 动面之大,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是非常罕见的,对于后来 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和北宋时期的思辨学风和疑 经改经活动有关。学者发现某一经书的问题,就会毫无顾 忌地提出来,广泛地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宋代在存序、 郎》、《陌上桑》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之类,皆诗人所咏, 非弃妇作也。此女始终为情误,固非私奔失节者比,特其一 念之差,所托非人,以致不终,徒为世笑。士之无识而失身 以事人者,何以异是?可以为戒也。 当《诗经》流传到清代,已完全淡化了其政治和教化意 味。方玉润较能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探讨诗意。“此女始 终为情误,固非私奔失节者比,特其一念之差,所托非人, 废序问题上的争论显示了宋代经学研究的繁荣。 朱熹是“诗经宋学”的代表人物,他是废序派的主力。 他所著《诗集传》可谓是“诗经宋学”的权威著作。朱熹 《诗》学的形成,标志着“诗经宋学”由萌芽、成长发展趋于 成熟的阶段。在《诗集传》中是这样解析《氓》的: 此诗前二章皆相从之辞,后四章皆女见弃而自悔之 辞。布币也,贸买也。托买丝而就之谋为淫乱也。 朱熹为了维持经书的权威,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坚 持用卫道的观点去解释《氓》,得出此诗是“淫诗”的结论。 他虽然看出此诗为弃妇自作,但有又将责任归为妇女,将 问题的主导者归结于身处弱势的女子,且给予毫不留情的 抨击,显示其卫道及不人性的一面。 以致不终”这句话已经完全消除了朱熹时代的看法和说 法。经过明代强烈的思想,清人读《氓》开始转向对女 性的同情。 而在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 在归纳了各种注、疏之后,他自己对《氓》却有着的见 解,特别是对“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一句评述道: 男约近期。女请至秋,未必拘季秋逆女之节。王肃据淫 奔之诗以明礼,斯为谬矣。 王先谦在评语里面就完全否定了“淫奔”说。这种说 法的产生和整个清朝的学风是密不可分的。 到了南宋后期,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将朱熹的理论发 展到了极致。由于他受家庭、社会和自己思想根源的种 种,以至于特别维护封建礼教,而反对“淫诗”。竟自认为 (五)现代《诗》学 现代人对于《氓》的看法大致是接受了“弃妇诗”这样 的说法,如以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代表: 《氓》是……一篇弃妇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纯洁诚 挚的心追求爱情和幸福,但她没有得到,负心的男子骗取 了她的财物,也骗取了她的爱情,结婚才只三年就被遗 弃了。 《氓》不符合“思无邪”的宗旨,乃是汉儒的随意补充、加入 的,更激进地认为应该删去包括《氓》在内的三十二首(按 其目录实列三十一首)“淫诗”。 “诗经宋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义理,而朱熹的“淫诗” 说,王柏的“删诗”说主张,数百年一直为人所讥。 在《诗经》研究方面,吕祖谦与同时代朱熹的观点截然 不同。他是尊序派的代表人物。从他的家世、师传来看, 吕祖谦的诗经学,受到了欧阳修、程颐的影响,接受程颐的 观点特别多。在对《氓》的解释完全接受了《诗序》的说法, 加入了同时代自己认可的说法: 夫妇者,五品之本。匹配虽自于人、谋义理。实根于天 地。顺其道者,足以安于其位;逆其理者,无以保于其生。 和清代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现在的人看,是觉得她是无 辜的受害者,不像方玉润还认为她是有责任的。 现在又有许多译诗和注释表现出这是一首“离异诗” 的倾向。在对“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一句,余冠英的《诗经 选译》是这样翻译的: 当初和你说过和你过到老,这样到老那才真怨。 而在杨任之的《诗经今译今注》中是这样说的: 本愿与你同偕到老,如此偕老使我怨恨。 盖肇有人伦以来,未闻迭理,犯义终其身而弗悔者。宣公 不道,自班于禽犊不足纪也。风化流于其民。陷之于不义 虽然用语上没有明确,但大多都表现出是女子主动离 开男子的,而非是被动的,被遗弃的。 而显沈其生。亦可伤哉?故《氓》之诗不罪于其民,而日刺 时者。知风之自于其君也。 这种分析完全是对于《诗序》的扩展。仍然将此诗归 结于是对当权者的讽刺,而“不罪于其民”。这个观点和朱 熹的“淫妇”观点,有所不同。 四、诗经清学 随着时间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 法自然各不相同,他们没有对错之分,但是从中我们却可 以了解不同时代的思想、政治和经济等外在因素在文学上 所打上的烙印。 参考文献: 清代对于《诗经》的研究是由“诗经宋学”逐渐过渡到 “诗经清学”的。属于“思辩学派”的作家,作品数量虽然不 [1]余冠英.诗经选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诗经.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朱熹.诗集传:卷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洪湛侯.诗经学史:上、下[M].中华书局,2002. [6]司马迁.史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7]朱自清.诗言志辩[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大,但是能量却很高,他们的作品大都能够思考。明 辨是非,拨正旧解,自创新意。因而能够使人耳目一新。 下面就以方玉润的《诗经原始》说明。在《诗经原始》中,作 者是这样看待《氓》的: 《氓》,为弃妇作也。此与《谷风》相似而实不同。《谷 风》寓言,借弃妇以喻逐臣,此则实赋。如汉乐府《羽林 ・4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6月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2期 A Research Summary of the Study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em of“Meng” SONG Shen--tong LI Hai--yua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il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Meng”is an outstanding ancient Chinese narrative poem.Through the ages many scholars have made analysis and appraisal of it.Diferent scholars hold diferent views.They belong to diferent schools.Generally,they are the study of“the Book of Songs”in early Qin Dynasty,the study ofit in Han ynastDy,the study ofit in Song Dynasty,the study ofit in Qing ynaDsty and he Modem Tirtues. Key words:Meng,Satire Current Politics;abandoned women;divorce poem (上接第39页) 言支撑了作品的艺术结构,利于创作思想的传达。 参考文献: 张平,一个“为人民而歌”的作家,他的努力代表了当今 [1]朱水涌.世际之交的中国文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 文学创作的一个方面,一种趋势,一种境界,他的精神追求 社.2000. 和创作实践给当今喧嚣的社会和浮躁的文坛吹进了缕缕清 [2]何镇邦.九十年代文坛扫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新之风。评论家张炯在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委托撰 社。2000. 写的评语中对张平进行了全面评价:“直面现实,关注时代, [3]何西来,杜书瀛主编.新时期文学与道德[M].济南:山 以敢为人民代言的巨大勇气和张扬理想的胆识,深刻地揭 东教育出版社,1999. 示了当前社会复杂而尖锐的矛盾,突出地塑造了广大群众 [4]齐峰.正义・道德・良知——从《抉择》看张平的创作思 和党的优秀干部与势力坚决斗争的正面力量,给读者 想[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1,(3). 以正义必定战胜的信心……”张平高举“人民性”的大 [5]吴培显.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M].长沙:湖南师 旗用“反腐小说”创作把当代文坛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 范大学出版社。2003. 领域。 A Discussion on the People Character in Zhang Ping’S“Anti—corruption Novels’’ ZHANG Zhao—hui (Zhangjiak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Zhangjiakou Heibei 07505 1) Abstract:In history,the people’S living,is sittuation,aspirations and aesthetic taste are revealed in the advanced litemtur.e movement・By choosing the subjec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ople’8 interest nd composaing the characters that mold justice。Zhang Ping’s“anti—corruption nobels”reflects his“songs for the people”themeMoreover the emphasis on the people’8 aesthedc taste .nd using viavid and concise form of art has also reinforced the readers’acceptnce of and afafection for it. Key words:Zhang Ping;anti—corruption novels;people character ・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