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技法● 阮 超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法与修辞特点
——以《中国日报》为例
新
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向读者传情达意。同时,读者往往会根据
Many relics to be rebuilt by locals(to前面省略动词are)当地许多(2010年5月28日,第4版)遗迹将被修复
Ansteel to bring Pangang under its umbrella(to前面省略is)鞍钢欲与攀钢强强联合(2010年5月25日,第13版)
(4) 省略很明显的主语。例如:Fewer sit college entrance exam(省略主语students)高考考生人数下降(2010年6月8日,头版)
(5) 经常出现的常用词组的省略。例如:
Japan’s PM quits as poll rating dive(PM是Prime Minister的缩写,读者都能理解)民众支持率下滑,日本首相请辞(2010年6月3日,头版)
2.语态的变化
灵活的应变措施,缺乏充分的公关意识,往往以拒绝采访、信息来应对媒体。不良的信息传播环境,逼迫记者不得不“绕道”,采用隐匿采访等手段,获得事实。同时也不可否认,由于传媒竞争日益激烈,各媒体都想抓到“猛料”、“独家新闻”,在采集信息过程中也可能不择手段,突破新闻道德规范的底线。
滥用隐匿采访方式,造成的后果是让传播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恶性循环:新闻当事人对媒体、记者产生不信任感,提防、排斥记者;记者就不得不更多地采用隐匿采访方式,以致招致更多的不信任和敌意。
总之,隐性采访只是一种获取新闻信息的手段,而不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新闻措施,所以应该认准采用实施隐性采访的意义,当确定利大于弊时,才可以考虑使用隐性采访。
(作者单位:蒙阴县广播电视台)
青年记者·2010年8月下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语法特点
大多数英语新闻标题都遵从一般新闻标题的语法结构,但是随着时代和语言的发展,部分标题为了简化,有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也变得常见起来。
1.省略
(1)and的省略,用逗号取代。例如:China, US ink green energy deals(and用逗号代替)中美签订绿色第13版)能源协议(2010年5月27日,
(2) 冠词的省略。例如:
Firm provides clinical training for rural areas(firm前面省略冠词a)(2010年5月公司为农村提供医疗培训 24日,第20版)
(3) 系动词或助动词的省略。例如:是,即便是具有正当理由的隐匿采访,也不能无视他益。因此,提高记者的职业素质、增加对新闻职业伦理的考量,是减少伤害,提高媒体公信力,更好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
3.把握隐性采访的“度”
首先必须明确,无论是哪类报道,在使用“未经许可的采访”方式前,都要看当时的情况是否符合“使用正常方式无法采集到需要的信息内容”这一前提条件,否则即属于隐匿采访方式的滥用。
当前,滥用隐匿采访现象在我国新闻界已经极其严重。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首先必须承认,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传播环境,是造成隐匿采访泛滥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一些负面信息,有关方面千方百计采取“捂盖子”的方式,阻挠、干扰记者正常的采访活动;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主流信息渠道没有即时
标题的吸引程度来决定是否将阅读全文。尤其是英文报纸,由于语言的特殊性,标题应该尽量言简意赅,并且能够为整篇新闻开一个好头。
(《China Daily》)是中华《中国日报》
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创办的第一份,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份全国性的英文日报,它创刊于1981年6月1日。《中国日报》以客观、迅捷、权威的报道,向海内外读者介绍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中国日报》两项中国之最,一项是国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报纸;一项是国外媒体转载最多的中国报纸。笔者以《中国日报》为例,分析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语法特点。
具有独特的地位。但是,新闻记者有监督的权利,但同样也要接受社会的监督。隐性采访的特点决定了它对于当事人是一种不平等的行为,因此不能因为履行监督的社会功能就滥用这种方式。我们主张有地使用隐性采访,把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只有在经过一定的调查研究之后,在确定没有其他办法能够解决的情况下,或者其他的手段都宣告无效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经过多方权衡,深思熟虑,不可贸然采取行动。
2.伤害最小化
负面新闻报道往往会对某些当事人造成一定的伤害,这种情况在隐匿采访中尤其突出。一般说来,各种负面报道、灾难性事件的报道,都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伤害”一些人。但从社会更大的利益上看,这种“伤害”本身往往不仅是难免的,有时甚至是合理的。但
69
采编技法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被动语态,往往不采用“be+过去分词”的结构,而通常把“be”省略,有时候也会把“by+执行者”的部分省略掉,余下的看似主动语态的结构实际上表达的就是被动的意思。例如:
*China GDP set to grow 9.5% this year(to前面的be被省略)中国GDP设定目标是增长9.5%(2010年5月7日,第14版)
*Crucial Afghan decisions expected(expected前面省略are)有关阿富汗的重要决策亟需出台(2010年6月11日,第3版)
3.时态的变化
(1)新闻通常报道已发生的事情,有时候新闻标题也会采用现在时来保持文章新鲜感。例如:
*Syphilis babies cry for solutions梅毒宝宝急求救援(2010年6月9日,头版)
*Foxconn announces another pay hike富士康申明给员工再次加薪(2010年6月8日,第3版)
(2)标题中的一般将来时通常会采用“be+动词不定式”,并且“be”通常省略。例如:
*Formal talks to start on sea gas(to前面省略are)(中日将就)海上石油问题进行正式会晤(2010年6月1日,头版)
(3)标题中的现在进行时往往把“be”省略,即直接用现在分词表示正在发生的事件。例如:
*Chinese economy facing downside risk(facing前面省略is)中国经济面临下滑危机(2010年6月3日,第14版)
4.以引语或短语作新闻标题此类新闻标题在当前的英文报纸中是较为常见的,标题往往把新闻中最重要的部分以短语形式写出来,或直接引用某位人士说过的话作为标题,实则概括了新闻大意,亦让读者对新闻大意有
70
青年记者·2010年8月下
所了解。既可以是具体的阐述,也可以是抽象的概述。例如:
*Bottom of the pyramid金字塔底部(2010年5月31日,第22版)
*A loving home away from home大爱无家
(2010年6月2日,第2版)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特点
所谓修辞,即根据情境,选择一种恰当的语言手段,随着报刊的不断发展,修辞在英语报纸中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十分重要的标题中。对于一个好的新闻标题,除了要求凝练简洁,也要通过适当的语言技巧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力。以下笔者将分析在《China Daily》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修辞手段:
1.比喻或拟人
*Ansteel to bring Pangang under its umbrella鞍钢欲与攀钢强强联合(2010年5月25日,第13版)
标题用了“under its umbrella”,把一方对另一方的保护比作一把大伞,同时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活灵活现。
*Hospitals houses elderly医院成了养老院(2010年6月9日,第5版)
标题中的“house”以拟人的方式传达了医院对于老人的作用,这样的修辞起到了揶揄和讽刺的效果。
2.押韵(1)押头韵例如:
*Infected, but not isolated, in Hong Kong(infected和isolated押韵)在,感染却不孤立(2010年5月5日,头版)
*Yushu begins to rise from the ruins(rise和ruins押韵)玉树重回生机年5月5日,第4版)
*Suns sweep Spurs to reach West Finals(suns,sweep和spurs押韵)太阳横扫马刺获得西部冠军(2010年5月11日,第22版)
(2)押尾韵
例如:
*Cameron seals the deal(seal和deal押韵)卡梅伦成为英国新首相(2010年5月13日,头版)
*Joint effort to combat terrorism和combat押韵)联合打击恐怖主义(2010年6月10日,头版)
3.双关例如:
*Have a heart, share your chocolate(heart为双关语)拥有一颗真心,分享甜蜜美味(2010年5月12日,第19版)
文章大意是说研究表明,多吃黑巧克力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这里的对别人付出的一颗真心。
小 结
语法和修辞对于英语新闻标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后有志从事国际新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研究至关重要。如何能够给一则英语新闻起一个好标题还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
(2010(joint,effort“heart”既可以指人的心脏,也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