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加快青海省祁连县畜牧业发展的五个关键措施

加快青海省祁连县畜牧业发展的五个关键措施

来源:测品娱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 2008年第8 加快青海省祁连县畜牧业发展 的五个关键措施 王延基 (青海省祁连县畜牧兽医站,青海祁连810400) 祁连县是环湖地区现代高效畜牧业发展的重要 100.22万只、牛16.48万头、马0.73万匹。年产牛 示范基地。现阶段,祁连畜牧业正经历由传统畜牧 羊肉10 254 t、产羊毛l 304 t、牛绒40.73 t,产奶 业向现代高效畜牧业转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畜 9 624 t。2006年底,全县共有牛羊肉加工4家,牛 牧业工作要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认 羊肉年加工能力为6 600 t,牛羊肉系列产品年产值 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州委、州关于加快发展 达8 215.3万元。2007年,实现农牧业总产值 现代高效畜牧业总体精神,结合祁连实际,树立新目 17 639.54万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14 526:46万 标,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实现新的突破,加快祁 元,林业总产值为27.22万元,牧民收入3 745.5 连现代高效畜牧业建设进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元。建成围栏草场475.54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 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十分光荣的任务。 27 ,建成羊用暖棚5 044幢,54.542万m ,其中农 1畜牧业发展现状 区l 123户,l 123幢,牧区3 667户,3 921幢,打土 井384眼。至目前,3O 的牧户实现了七配套,7O 祁连县共有3镇4乡44个行政村,总面积 的牧户实现了四配套。截止2007年底,繁活率达到 14 781.177 km ,合2 217.18万亩。草原总面积 80.76 9/6、出栏率达到42.6l 9/6、商品率达到 l 764.1l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9.56 。其中可 38.35 、成畜损亡率1.95 。 利用草原面积l 508.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 85.53 9/6。全县共有农牧户7 942户,其中牧业 2加快祁连畜牧业发展的五项关键措 3 932户,共有农牧业人口3.66万人,其中牧业人口 施 1.88万人,占总人口的40 ;主要畜种有祁连藏系 根据祁连县目前畜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现状和 羊和高原牦牛,总存栏l17.5l万头(只),其中羊 挑战,今后我县加快现代高效畜牧业发展的必须以 收稿日期:2008—06—26 王延基,男,1970年生,本科,兽医师。 然草场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对退化草场进行围 立了一个生产结构配置优化、经济效益高的直观的 栏、松耙、补播、治虫灭鼠等综合改良,提高了草场利 样板,起到了向社会示范和辐射的作用。一是促进 用率,减少了牧草浪费,使牧草得以休养生息、繁衍 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 更新,保证了草场的永续利用。同时,由于人工草地 方向转变,农牧民在建设中学会了科学种植、科学养 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增加了饲草料产量, 畜,为建立现代家庭牧场奠定了基础。二是形成了 缩短了牲畜饲养周期,加快了牲畜出栏,减轻了天然 规模养殖、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生产局 草场的压力,使草地退化得到控制。 面,促进了草地生态、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三是增 4.3社会效益 加了经济收入,促进了牧区经济的繁荣,加快了小康 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项目实施后,在当地树 建设的步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 4=-第8 经 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统揽工作全局,用科学的发展 羊优良特性。同时,狠抓牦牛提纯复壮,采取1/2野 观指导畜牧业,坚定不移地用现代科技提升畜牧业, 血牦牛种公牛引进、串换与推广牦犊“全哺化”并重, 用现代物质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畜牧 并尝试引进高品质的野血牦牛冻精授配,缩短改良 业,走具有祁连特色的现代高效畜牧业发展之路。 周期,淘汰劣质牛,扩大良种比例。力争在2010年 具体来讲,将打造“一个”特色品牌,遵循“两区一带” 前,全县牧区牦牛、绵羊良种化程度达到8O 以上, 区域规划,实现“三个”奋斗目标,把握“四个”关键环 争取把我县建成青海藏系羊、青藏高原牦牛良种生 节,突出“五个”工作重点。 产、种畜输出基地、“西宁毛”、优质牛羊肉商品生产 2.1“一个”特色品牌 基地。 祁连县草原高海拔、无污染,被誉为“中国最美 (4)加快畜群周转。将牧草生产的季节性优势 的草原”,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所产的祁连羔羊、西 与羔羊生产的阶段性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羔羊、 宁大白毛、“祁连藏系”畜产品均属绿色、无公害产 犊牛的专业化生产,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 品,也是已经得到市场认可的优势畜产品,发展祁连 式转变,力争“十一五”末,示范区和发展区年出售羔 高效畜牧业就必须立足“净土”优势,叫响叫亮绿色、 羊分别达到当年繁活羔羊的73 和68 ,达到36 无公害这一特色品牌,加快畜牧业资源优势向经济 万只以上。同时,继续抓好牛羊短期育肥销售,实现 优势转变。 四季均衡出栏,促进畜牧业内部结构的四季不间 断 2.2“两区一带 ’区域规划 调整。 即始终遵循以1个乡镇4个村为重点的现代高 2.5五项重点工作 效畜牧业示范区、2镇3乡17个村为重点现代高效 (1)以推进畜牧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进程为重 畜牧业发展区,以农区2乡镇23个村为重点的现代 点,提升产业化水平。坚持用发展工业的思路谋划 高效畜牧业培育带,保持上的稳定性,计划上的 农牧产业的发展,加强畜产品品牌战略,继续做好 一致性,工作上的连续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 ,“祁连藏系”的大文章,面向国内外,做好宣传,打好 推进现代高效畜牧业建设。 广告,全力开发以羔羊、犊牛、牛羊卷肉、牛羊排等为 2.3“三个”奋斗目标 主的系列产品。打破门户、地域、所有制的,充 合理调整畜牧业产业经济结构;进一步增强畜 分发挥的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制定出台或落实 牧业产业经济实力;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 相关优惠,坚持谁有能力带头、谁强扶持谁的原 2.4“四个重点”关键环节 . 则,对畜产品企业进行必要的整合,依托祁连县畜牧 (1)减少牲畜总量。一方面,要坚持“立草为 业协会,扶持成立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畜产品加 业”,将建立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实施草地生产力 工集团——“祁连畜产品集团”,该集团在组织结构 动态监测,并定期发布监测结果,采取行政措施、鼓 上可以是松散型的,也可以结合际,在自愿的基础上 励性措施引导牧民自觉出售超载牲畜,减少牲畜总 进行必要的整合,共同打造属于我县自己的龙头企 量,减轻放牧强度对草地的压力,使牧草得到休养生 业,以“企业+中介组织+农牧户”等多种方式辐射 息的机会。 带动农牧户,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 (2)增加母畜比例。将积极引导牧民不断加大 农牧业的综合效益,推进产、供、销各方结成利益共 非生产畜的出栏力度,将绵羊适龄母畜比例逐步调 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根据祁连县特色畜产品 整至65 ,牦牛适龄母牛比例调整至45 ,以母畜 尚未建立相应的标准化体系,导致市场上出现了许 比例的提高,带动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的提高,增 多假冒的“大白毛”和“祁连藏系”等畜产品的情况, 加群众收入。  .建立原产地农产品标准体系和“绿色产品”认证体 (3)提高畜种品质。始终把白藏系羊的改良提 系,重点是质量标准体系、畜产品安全卫生体系,按 高作为发展畜牧业的有效抓手,按照青海省藏羊本 照国际规则把优势畜产品质量标准全面引入到农牧 品种选育标准,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为目标,重点抓 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引导农牧民按照体系 好杂色羊淘汰、白藏羊种公羊串换,并积极探索建立 标准,规范生产行为,不断实现农畜产品“从农田到 科学完善的藏系羊良种授配中心,巩固和提高白藏 餐桌”从“草原到市场”全过程无公害管理,将祁连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 2008 q-第8 成符合质量标准和无公害要求的藏羊肉、牦牛肉、羔 含量转变,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和畜产品产量和质 羊肉、大白毛的示范基地和生产基地,创出农畜产品 量,提高畜牧业延伸效益,力争在2010年,科技对畜 的品牌,将产品特性等通过权威机构发布,创立无形 牧业贡献率达到47 ;建立健全机制灵活、运转正 品牌,扩大知名度,全面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 常、服务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 “畜牧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多形式多层次, 系网络,实行科技服务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搞好 能人带动牵头和促进原则,提高农牧业组织化 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特别要以“海 程度,加速农牧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增强农牧业市 北农牧业信息网”的开通为契机,建立和完善畜产 场竞争能力,提高创收水平。 品信息发布制度,及时为农牧民和企业提供市场 (2)以草地生态保护治理和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动态。 为重点,切实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我们将对不同类 (4)以扶贫开发和发展劳务经济为重点,加快贫 型和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草场实施分类管理,采取 困人口的脱贫。积极争取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支 冬春草场划区轮牧,退化草场阶段性休牧、禁牧,鼠 持,逐村逐户做好扶贫开发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集 虫害防治,夏季草场载畜量控制等各种措施,提高草 中力量,合力开发,一村一村的开发,一户一户的解 场综合生产力;引导牧民改变传统饲养方式,推行牲 决,达到实施一个村解决一个村的温饱,实现集中连 畜舍饲、半舍饲,走草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对二、三 片脱贫;切实加强对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岗、转业培 产业相对发达、牧户剩余劳力较多、牧业社会化服务 训,搞好对劳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咨询、职业介 水平较高的地区,按照有条件、适度、自愿、有偿的原 绍、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劳务经济稳定发 则,鼓励牧户对草场经营权依法转包、出租、人股、抵 展,增加群众现金收入。 押,促进草场向养殖能人、养畜大户和畜产品加销龙 (5)以改变牧民生活方式为重点,推进生产生活 头企业相对集中,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牧场和服务 区相对分离、生活区相对集中。结合村庄建设和村 合作制企业,实现草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组织实 容村貌整治工作,以群众自筹为主、投资为辅, 施好黑河源头流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 逐步在默勒、峨堡等乡镇驻地按照在新农村建 草、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抓紧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 设村镇总体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及宅院修建规 设,并落实有效的环保监管措施。同时,将加快日光 划,突出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文化,完善生活功能,统 节能温室、小光伏电站、沼气池等能源建设,使农牧 一修建现代生活区,引导偏远牧户的部分成员搬到 民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中实现增收。牧业基础设施建 生活区居住,享受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物质生 设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新机制,重点抓好 活和精神生活,全面改善生活条件,解决好老人外出 “草、水、棚、饲草基地、能源、交通、通讯重点工程建 困难、适龄儿童入学就读和食宿不便等问题。离县 设,力争在2010年,全县牧区人畜饮水半径控制在 城和乡镇驻地较远的村庄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 1公里以内,全部绵羊冷季进入暖棚饲养,示范区生 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调整农牧民住 产母牛和牛犊冷季全部进入暖棚饲养,基本实现饲 地布局结构,整理宅基地,改造旧村,整合零散住户, 草耕、种、收贮、运的机械化作业,乡村综合服务站基 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牧区居住点布局,引导农牧户 本实现服务工具现代化,牧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 由分散居住向适度聚集,在集中投资建设中解决一 套。 户想办而办不了的事情。继续推进县域内峨堡镇、 (3)以加快科技进步为重点,提高畜牧业科技含 默勒镇等小城镇建设,对农牧民在就医、小城镇落 量。始终把科技创新、加大适用科技推广的力度重 户、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进城 点放在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以及增产、增收潜力大、 定居,集聚就业,2010年,全县牧区城镇化水平达到 幅射面广的单项重大技术推广应用上,大力推广胚 33 9/6。对进城后的牧民的产业依托问题,按照工业 胎移植、秸杆氨化、畜疫防治、草地生态综合治理配 吸收一部分、三产安置一部分、自主创业一部分的思 套等技术,实现畜牧业发展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 路来解决就业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