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6期
河南建材
DOI:10.16053/j.cnki.hnjc.2016.06.092
轻型钢结构蒙皮效应的应用分析
李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50045)
摘要:这里主要介绍了蒙皮效应的相关概念,通过对比国内外蒙皮效应应用的发展研究,分析了国内在
蒙皮应用领域发展滞后的相关因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经济意义。
关键词:轻钢结构;蒙皮效应;应用分析
轻型钢结构通常由组合蒙皮板和主体框架组成。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轻钢及其围护结构中,压型钢板以其轻巧、高强度、美观、安装便捷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工业厂房等很多工业建筑,而且很多民用建筑也用它作屋面板和墙板等围护结构。
效应的功能,可以用来传递板平面内的剪力,承受板平面内的各种荷载作用。
根据蒙皮效应的工作原理,蒙皮构造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板的周边与墙梁或檩条固定连接;
四周的构件与板的连接强度须能够传递板平面内和平面外的荷载;
蒙皮面板的抗剪承载能力取决于板的材性、板型、板厚、檩条刚度与间距、连接构造与自攻螺钉的强度和布置密度等。
1蒙皮效应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蒙皮效应是指在建筑物的表面覆盖材料(屋面板和墙板),利用覆盖材料自身的刚度和强度对建筑物整体刚度进行加强。蒙皮效应的原理:围护板与檩条、板与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起来,形成了以檩条作为其肋的一系列隔板,这种板在平面内具有相当大的刚度,类似于薄壁深梁中的腹板,檩条类似于薄壁深梁中的加劲肋,板的四周连接墙梁或檩条类似于薄壁深梁中的翼缘。这种构造具有蒙皮
2蒙皮效应的研究状况
从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发现了建筑中围护体系的蒙皮效应后,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就开始对蒙皮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生
产技术
2.1国外研究状况
!!!!!!!!!!!!!!!!!!!!!!!!!!!!!!!!!!!!!!!!!!!!!可以基本控制霉菌污染的发生。控制环境的温度和食品的水分,是防霉的基本手段之一。
料层,使用抗菌混凝土,采用较低的水胶比,在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硅灰等,都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延缓细菌对混凝土的腐蚀。
3.2增加混凝土断面
增大混凝土断面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最简单的方法。增大混凝土断面可使混凝土有足够的体积,最大限度地延长使用寿。但是这种提高耐久性的方法有很大弊端,不仅浪费材料,提高成本,而且还不能有效地从根源上来解决霉菌对混凝土的腐蚀。
4结语
防止微生物腐蚀混凝土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涉及材料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环境保护和土木工程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由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引起的建筑工程事故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引起了恐慌,应针对混凝土腐蚀问题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严把质量关,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评估预测、极限状态及施工检测等因素,并结合混凝土的应用环境制定合理有效的修护措施[2]。
参考文献:
3.3在混凝土内壁涂覆防护涂料
大部分物理、化学、生物腐蚀都是由外来介质渗入混凝土孔隙而发生的。如果在混凝土表层涂覆涂料,可使混凝土与腐蚀物质隔离开来,以便阻拦混凝土遭遇侵蚀。这个方案既经济又方便可行。
3.4改善混凝土材料
霉菌腐蚀混凝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要减小霉菌对混凝土的腐蚀程度,可以采用高性能新材料来代替一般的混凝土,比如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采用耐腐蚀混凝土制造混凝土管,在混凝土管的内表面涂刷防腐涂
[1]雷彩霞.论粮食霉变与预防[J].四川粮油科技,2003,04:20-22.
[2]李月,李荣涛.谈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J].粮食储藏,2009,02:16-19.
9
HenanBuildingMaterials河南建材2016年第6期
195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Winte对不同板型、板跨的50多个足尺蒙皮体进行了蒙皮性能试验,
研究板型、板跨等参数变化对蒙皮性能的影响,试验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为受力蒙皮问题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Luttrell对焊接连接和螺钉连接的受力蒙皮进行了大量试验,提出了估算受力蒙皮刚度的半经验公式。
在国内发展相对缓慢,主要有下列原因[2]:
目前,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蒙皮效应的应用研究只限于理论上的理解,对于蒙皮效应的实际应用的设计理念、施工技术、使用维护等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术。国内设计师一致认为,蒙皮效应是不能量化的,只能是结构偏安全的一种考虑,虽然认为蒙皮效应是存在的,但在计算中不能考虑其对柱平面外的有利作用,现在无法考虑蒙皮能起多大的作用,结构还是相对安全点好。这一保守观点,了蒙皮效应在轻型钢结构中的应用,使结构的设计工作与实际工作状态不一致。
目前,常见的压型钢板厚度为:0.75mm、0.9mm、
1968年,Bryan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
了蒙皮剪切柔度和剪切刚度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2.2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晚。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增长,压型钢板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压型钢板作为围护体系的钢结构建筑逐渐得到了推广,这为我国对于压型钢板应力蒙皮效应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1.2mm几种,国内能够加工的最大厚度为1.5mm。国内的冷弯C型钢,壁厚一般在3mm以上。壁厚越小,单价越高,特别是壁厚小于1.5mm的镀锌冷
弯薄壁型钢大部分依靠进口,这样材料成本增加,不利于轻型钢结构体系的发展,更不利于蒙皮效应的应用。
相关研究的组织性、系统性不强。一部分研究人员的研究目的并非是推广蒙皮效应的应用,而是为了申请职称或学位,此类型的研究没有深入性和后继性,而且缺乏系统性。没有一个相应的权威机构或组织对该方面的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进行支持和组织。
1985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张耀春教授对
生产技术
V-115压型钢板进行了蒙皮基本性能试验研究。1987年,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规范管理组的支持下,
成立了冷弯型钢蒙皮结构研究课题组,分别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开展试验研究工作。
张耀春教授的科研团队陆续对蒙皮效应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了自攻螺钉连接的受力蒙皮组合体的平面抗剪性能,进行了大小尺寸试件的对比试验,提出了非对称受力模型概念,并给出了强度和刚度的简化公式。武振宇等采用悬臂梁试验对多跨檩条的蒙皮体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檩条数量对蒙皮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分析边部板件应建立非对称受力模型的建议[1]。
5结语
轻型钢结构蒙皮效应是值得结构工程界及广大结构工程师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我国,钢结构蒙皮效应研究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试验方面都不够成熟,运用于设计实践更是缺乏规范依据。近二三十年来,我国研究人员在充分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维护结构材料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试验与理论分析工作,为应力蒙皮效应的设计方法尽快引入工程的具体设计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但其中仍存在很多的不足,有关方面尚需完善。
参考文献:
3蒙皮效应在工程中的应用
近几十年来,各发达国家都相继出版了自己的蒙皮设计规程,在许多工程实践中蒙皮设计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我国在蒙皮效应应用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工程应用,如我国于1974年在鞍钢1700m2轧机工程中首次采用压型钢板作为厂房围护结构;东南大学和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南京市图书新馆钢屋盖桁架,跨度为
[1]张新中,殷晓三,祁术洪.蒙皮效应在轻钢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9(3).
[2]何剡江.蒙皮效应在轻钢结构中的应用[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7.
m,桁架上、下弦轴线高度仅1.1m。
4国内在蒙皮效应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蒙皮效应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展较晚,相关的规范制定还不成熟,维护体系蒙皮效应的应用
10
HenanBuilding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