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的实质在于空间性。
2、 建筑组成因素:功能(合用) 、技术(牢固)、艺术(雅观)。现
代看法:合用,经济,雅观。
3、 建筑分类:工业、农业、民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
4、 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率(
%)。
5、 容积率: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之比(小数表示) 。
6、学习住所设计的重要性:住所设计任务量大而广,能够为建筑师 供给更多的实践时机;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行进,人们的看法和对住 宅的要求在变化,需要建筑师为人们进行相应的住所设计。
1、公共建筑建筑种类: 商业文教,办公体育,医疗交通,邮电展览, 纪念景观
2、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处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 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楼梯出口小间不计
3、建筑设计包含: 总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
里面设计、建筑构造设计
4、日照间距:日照间距是指前后两排建筑首层窗户下沿在大寒日或 冬至日获取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5、单调空间分类:主要、协助、交通联系使用空间
6、主要空间设计: 房间面积确立、 房间平面形状、 房间平面尺寸、 建
筑构造、房间门窗
7、协助空间设计:洗手间、浴室、设施用房、储蓄间、开水间
8、交通联系空间设计: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 间
9、垂直交通联系空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 10、楼梯形式:单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
11、楼梯间的形式:开敞楼梯间、关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12、电梯:客梯、货梯、医用梯
13、交通枢纽空间作用 : 人流分散、方向变换、空间过分与连接 分
类:进出口、门厅、过厅、中庭
14、内部空间办理手法:尺度、形状、围透关系、顶面、地面、质感 与色彩
15、
建
筑
功
能
合 理 组 织交通
交通流线种类: 公共人流交通线 (流线特色: 集中式流
流线:
建
筑
的
总
类型:自然
建筑外环境:建筑四周或建筑与建
外 部
空 间
与 建
公
共
建
筑
设
悬索构造
混淆构造系统
框架构造系统
住所:是居住建筑, 是为了知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组成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 改造自然的产物: 而且是跟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渐发展的
户人口规模: 1 人户、
住所套型的发展模式:第一期间
1949-1978 布置 - 居室 - 方厅
第二期间
1979- 居室型 - 方厅型 - 起居型 -现型
套型:套型是指成套的居住空间,是针对知足不一样户型住户的
每套住所起码应包含:寝室、起居室、厨房、洗手间、储蓄、露台等基本功能空间
家庭生活行为模式的分类: 1 工作学习型 学习和工作空间
表
2 生活交往型 3 家务型 4 涵养型 空间
比较大的客堂
厨房、洗衣间露台
居室与洗手间联系方便
交往
5 家庭职业型 工作间 店面 储蓄间
套内空间的区分:居住空间 厨卫空间 交通及其余联系空间
一套住所的主题空间:寝室
于 5 平
双人寝室不小于 9 平 层高
单人寝室不小
室内净高 局部 局部净高的适用面积不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 1/3
主寝室 10~16 平(双人)
次寝室 6~12 平(双人单人)
起居室
不小于 10 平 兼起居室的寝室 12 平 适
宜 12~25 平
净宽 净深 净高 局部
工作学习室
厨卫等
合理分室:住在空间的合理分室就是将不一样的功能空间分别出来,
防止空间功能的合用和叠加。 空间的合理分室反响了住所套型的规模,
也反应了住所的居住标准和居住的文明程度。
长处:使住户较亲密自然
弊端:不利于节俭用地
控制住着的体型系数:建筑体型系数是指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