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栽培技术
莲藕又称藕、莲、荷、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藕生长发育要求温暖湿润的环境,主要在炎热多雨的季节生长。一般在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水田土温在12℃以上时种植。露地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进行,华南地区气温回暖较早,可提前1个月,华北地区则推迟半个月左右栽藕。长期以来,莲藕栽培均以露地方式进行。
1.藕田的选择及平整
种植莲藕应选择避风向阳、保水性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田块为宜。湖塘应选择水流平缓,水位稳定,最高水位不超过100~130cm,淤泥层较厚的地方栽种。藕田在栽种前应先耕翻,并筑固田埂,施足有机肥。一般每公顷施粪肥30000~45000kg,或绿肥、厩肥75000kg以上,多施有机肥可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
2.种藕选择与栽藕
应选择完整、无破损的具二节以上、子藕着生于同一侧、芽壮、无病虫害、后把粗短,并具有本品种特征的藕作种。种藕大,生长发育旺盛,有利于早熟丰产。
种藕一般于临栽前挖起,随挖随栽,不宜存放过久,以防芽叶失水干枯。如需从外地较长距离引种,种藕必须带泥,贮运时堆高不宜超过1m,堆底和堆顶铺盖洁净的稻草或草帘,并用喷壶浇水,保持湿润。运到目的地后,应迅速抢栽下田。
栽藕密度视藕田种类、品种及上市期而异。一般田藕比塘藕要密,早熟种比晚熟种要
1
密,早收比晚收要密。栽藕密度各地差异很大。近年来栽植密度都有提高,特别是早、中熟品种,为求提早上市,多采用较高的种植密度。如苏州花藕过去每公顷用种12000支,目前已加密到15000支左右,即行距1.2m,穴距1.0m,每穴栽植种藕2支。晚熟品种单株所生的立叶和分枝加多,营养面积较大,种植密度较低,一般行距2.0~2.5m,穴距1.0m。每公顷种藕用量为3000~6000kg.
栽藕时为了操作方便,田水宜浅,保持在3~5cm即可。栽植时,各行栽植穴宜交错排列,种藕顶芽应左右相对,分别朝向对面行的株间,藕田四周各种植穴中种藕顶芽一律朝向田内,这样可使将来长出的立叶和结出的新藕分布均匀。种藕一般实行卧栽,即在栽植穴上按确定的朝向将种藕的顶芽稍向下斜插入土,深度8~12cm,后把节梢向上翘,露出水面,使种藕与地面成20~25度角,这样利于提高种藕和土壤温度,促进萌芽。
3.藕田管理
3.1中耕除草
莲藕种植以后到荷叶封行前,要进行2~3次的中耕除草。除草是应先排浅田水,再进行除草松土。除掉的杂草随即深埋土中,作为肥料。除草时在田间走动脚步要轻,尽量让开地下茎,以免踩伤地下茎。待荷叶基本封行时,防止人、畜下田碰伤荷叶及地下茎。每次除草后,立即恢复水层。
3.2追肥
莲藕喜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间还应分期追肥。一般在田间长出少数立叶时,追施发棵肥,每公顷施入腐熟粪肥15000~22500kg或尿素150~225kg,以促进分枝和出
2
叶。到田间荷叶基本封行时,重施第二次追肥,一般每公顷施尿素300kg,加过磷酸钙225kg,缺钾土壤还应补施硫酸钾225~300kg,全田撒施。第三次追肥在终止叶出现时,这时结藕开始,称为促藕肥。每公顷施粪肥22500~30000kg,加硫酸钙225kg。施肥应选择晴朗无风天气,清晨露水干后进行,以防化肥沾留叶上,灼伤叶片。每次追肥前应尽量放干田水,以便肥料吸入土中,施肥后第二天恢复到原来水层。
3.3水层管理
莲藕生长过程中,萌芽生长期田间应保持3~5cm浅水层,以提高土温,促进萌发。植株长出1~2片立叶后,莲藕生长逐渐转旺,气温亦很快升高,水层要逐渐加深到15~20cm,以促进立叶逐片高大。后期立叶满田并开始出现后把叶时应逐渐将水位落浅到10~15cm,到终止叶出现后水层可降至4~7cm,以促进结藕。整个生长期间,都要保持水位涨落缓和,不能猛涨暴落和时旱时涝。长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夏季经常有台风、暴雨侵袭,可灌深水防风保护荷叶,台风暴雨过后排水,保持原来水位。塘藕要防止水面上涨淹没荷叶,造成减产,要及时排水。
3.4转藕头
在莲藕旺盛生长期,莲鞭生长迅速,两侧产生分枝,作扇形状向前伸展。当新抽出的卷叶距田边1m左右时,表明莲鞭的顶芽已逼近田埂。为防止莲鞭穿越田埂,应及时将莲鞭顶芽拨转方向,回向田内。转藕田时应将泥土和莲鞭顶芽一起拨转,宜在中午以后茎叶柔软时进行为好,否则莲鞭脆嫩,宜被折断,拨转后再用泥压稳。转藕头时还应注意莲鞭生长的稀密情况,尽量将过密处的莲鞭顶芽调整向稀的方向,以使莲鞭分布均匀,提高产量。
3
4.病虫害防治
莲藕主要病害有病和僵藕;虫害主要有蚜虫和食根金花虫。莲藕病,系土壤中的镰刀菌引起。在各莲藕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地下茎,然后波及叶片。严重时地下茎腐烂,引起地上部随之枯死。病菌通过种藕和土壤传播,故莲藕忌连作。防治除采用无病种藕外,栽种前每公顷撒施50%的多菌灵或速克灵可湿性粉剂30kg后耕翻。僵藕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各个莲藕产区发生的新病害,主要危害根状茎(藕身),藕身表现多数棕(黑)褐色条斑,并深入表皮下,藕僵硬瘦小,顶端常扭曲、畸形,产量、品质大幅度下降,多年连作田一年比一年发病严重。据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生蔬菜研究室研究,初步确定为病毒感染引起。食根金花虫幼虫俗称地蛆和水蛆,潜入泥中,为害地下茎和藕身节附近部位,影响产量和品质。栽植前每公顷用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2.5~30.0kg,拌细土均匀撒入田中耕翻防治。
5.采收及留种
当莲藕终止叶叶背呈微红色,基部立叶叶缘开始枯黄时,藕已成熟。多数荷叶青绿时,可挖取嫩藕;当全部叶片枯黄时,挖取老藕。老藕可以陆续挖到第二年萌芽前。采收嫩藕时,可根据后把叶和终止叶的走向来确定地下藕的位置。当地上部荷叶全部干枯时,一般立叶都发脆,而终止叶叶柄仍然保持柔韧,据此仍可大致判断地下藕的位置。采收时根据这些标志,用手脚或铁锹细心挖去四周泥土,将藕采出。
留种田应选择生长良好、符合本品种特性的田块,每公顷留种田可供75~90h㎡用种量。种藕必须留田越冬,到春季临栽植前随采、随选、随栽。长江以北地区,冬季气温常可降到-5℃以下,冬季留种田必须保持5~10cm浅水,防止种藕受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