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AAA)於1966年对会计所下的定义为:「会计是对经济资料的辨认、衡量与沟通之程序,以协助资讯使用者作审慎的判断与决策。
笔者试以比较浅显的方式加以定义为:「会计是以货币为单位,运用记录、分类、汇总的技术,将企业个体的经济资料转化成有用的资讯,并透过分析与解释以帮助资讯使用者作审慎的判断与决策。」 二、会计资讯使用者 (一) 企业内部使用者
企业内部使用者,就是企业各阶层管理人员,其当然重视一
年一度的财务报表,或是半年报与季报。但是企业的经营必须分秒必争,所以会计必须随时提供内部各阶层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讯,以帮助他们规划、控制与分析各项计画与方案,才能顺利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并提高管理的绩效。
研究如何提供有用资料,以帮助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做决策者,称为管理会计;其所注重者,乃规划与控制过程中,公司内部资源分配的会计资料。
若企业之员工为管理决策人员时,其对会计资讯为内部使用
者,若员工为投资人或债权人时,此时基於企业个体惯例,其对会计资讯则属外部使用者。 (二) 企业外部使用者
企业外部使用者众多,包括企业的业主(即企业的投资者)、
债权人、机构、顾客、外部审计人员及其他人员等。
研究如何提供有用资料,以帮助企业外部人士做决策者,称
为财务会计;其所注重者,乃公司与公司间之资源分配的会计资料。提供投资人、债权人决策所需的参考资讯,实为财务会计之主要目的。由於外部资讯使用者众,且其所需资讯各异,企业无法为其各人之所需而提供不同的资讯,为了合乎共同之需要,财务会计所提供之报表称为「一般目的财务报表」(General-purpose Financial Statement)。 三、会计之功能
1. 簿记的基本功能:亦即记录、分类、汇总经济资料的功能。 2. 系统的处理功能:会计本身形成一种资讯系统,可以处理多
种资料,产
生各类内部及外部报表。
3. 沟通与报导的功能:报导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经
营成果(损益
表)与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
4. 分析与解释的功能:分析与解释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
资产结构。
5. 控制与规划的功能:会计可以帮助管理者控制成本与规划利
润。
6. 评估的功能: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各种决策方案,并帮助
评估管理者
的绩效。 会计方程式与借贷法则 一、会计方程式
所谓会计方程式(Accounting Equation)也称为会计恒等
式,公式如下:
资产=权益
权益又分为「债权益」与「业主权益」(所有权益),为避免权益名称的混淆,一般都将「债权益」称之为「负债」,因此会计方程式就成为:
资产=负债+业主权益 (公式1-1)
或
资产–负债 = 业主权益
要了解会计方程式,必须先了解何谓「资产」、「负债」与「业
主权益」。 (一) 资产
资产(Assets)系指企业所控制之资源,该资源系由过去交
易事项所产生,且预期未来能可产生经济效益之流入。 (二) 负债
负债(Liabilities)系指企业之现有义务,该义务系由过去
交易事项所产生,且预期未来清偿时将产生经济资源之流出。 (三) 业主权益
业主权益(Owner’s Equity)系指企业之资产扣除其所有负
债後之剩余权益。业主为企业的老板,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最後承受者,因此其对企业资产的享有权利当然要在清偿所有负债之後,故业主权益又称为「剩余权益」(Residual Equity)。由於业主权益为资产减负债,因此也叫做「净资产」。
会计上为了说明业主权益因何在一段期间中发生变动,因此将会计方程式扩充,由业主权益衍生出另外两类科目,也就是「收益」与「费损」,以方便计算企业的损益,显示企业经营的绩效,收益减费损就是企业的净利或净损。另外业主权益也会因为业主之增资或提取而变动其金额,故
期末業主權益
期末資產
[期初業主權益]業主增資業主提取業主增資業主提取收益費損收益費損期末負債[期初業主權益]在会计教学上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都将扩充的会计方程式简单表达如下:
资产 ? 负债 ? 业主权益 ? 收益 ? 费损 或
资产 ? 费损 ? 负债 ? 业主权益 ? 收益
举例说明之,假设松根公司今年度期初之资产有 $10,000,负债有 $3,000,期末之资产有 $20,000,负债有 $5,000。则可计算期初与期末业主权益如下:
期初业主权益 = $10,000– $3,000 = $7,000 期末业主权益= $20,000– $5,000 = $15,000
今年度之业主权益净增加了 $15,000– $7,000 =$8,000
【状况一】 如果今年度并无业主增资与业主提取,则$8,000纯綷是收益与费损的差额,也就是本期净利有 $8,000。
【状况二】 如果业主权益的变动包含了业主提取现金$2,000,则今年度的净利为 $10,000($8,000 + $2,000)。
【状况三】 如果业主权益的变动包含了业主提取现金$2,000,以及
业主增资 $4,000,则今年度的净利为 $6,000 ( $8,000+ $2,000- $4,000)。 (四) 收 益
收益系指当期经济效益增加之部分,以资产之流入、资产之增加或负债之减少等方式,造成业主权益之增加,而该增加非属业主所投入者。收益包括收入与利益。 (五) 费 损
费损系指当期经济效益减少之部分,以资产之流出、资产之耗用或负债之增加等方式,造成业主权益之减少,而该减少非属分配予业主者。费损包括费用与损失。 (六) 业主增资
业主增资(Owner’s Investment)本就是业主投资,只不过有别於原始投资,故称为业主增资。 (七) 业主提取
业主提取(Owner’s Withdrawal)为业主从企业个体内领取资产作为私人之用。 二、会计科目
前述资产、负债、业主权益、收益与费损为会计科目的五大类别,要记载会计交易,必须先分析交易所影响的科目,并分析科目的增减
变化,才能够正确的加以记录,因此对会计科目要有所了解。 (一) 资产类
1. 现金:系指流通之货币,包括具有货币功能的即期支票、即
期汇票等。银行存款视同现金,亦可以分开另设「银行存款」科目。
2. 短期投资:为企业利用闲余资金作短期运用而购入之有价证
券,如公债、公司债、股票等。
3. 应收票据:可以於规定时间内向人或付款人收取一定金
额之书面凭证。包括本票与汇票。
4. 应收帐款: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所欠之款项,并无另立票据
者。
5. 备抵坏帐:估计对应收票据及应收帐款无法收现的金额。因为仅仅是估计数,不能直接转销应收票据及应收帐款,故另立备抵坏帐科目,作为应收帐款之减项,此种科目称为抵销科目(Contra Account)或评价科目(Valuation Account)。
6. 应收收入:为本期已经赚得但尚未收到现金之收入。此科目
常按性质分别设置,例如应收租金、应收利息等。
7. 存货:为了销售之目的所购入之商品,目前尚未出售者。 8. 预付费用:已经支付之款项,但尚未发生之费用。此科目常按性质分别设置,例如预付房租、预付保险费等。
9. 用品盘存:系指购入而尚未使用的文具用品或办公用品。 10. 土地:供营业使用的土地。
11. 房屋:专供营业使用的厂房、办公大楼、仓库等建筑物。 12. 办公设备:系指供营业上长期使用之各项设备,如办公桌
椅、电脑、多功能事务机等。运输工具通常另外设置「运输设备」科目。
13. 机器设备:系指专供营业或生产使用的各种机器与设备。
14. 累计折旧:前述之房屋、各种设备因耗用而分期分摊成本
之累计数,为资产之抵销科目。 (二) 负债类
1. 应付票据:企业对债权人所签发之票据,承诺於一定时日支
付一定之金额。
2. 应付帐款:因赊购商品或服务所欠的款项。
3. 应付费用:为本期已经发生之费用但尚未支付之部分。此科
目常按性质分别设置,如应付薪资、应付利息等。
4. 预收收入:已经收到之款项,但尚未赚得之收入。此科目常按性质分别设置,例如预收房租、预收货款等。
5. 长期借款:系指借入之款项,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者。 6. 抵押借款:系指有担保品之长期借款。
(三) 业主权益类
1. 业主资本:独资企业之业主於创业时投入之资本,以及开业
後所增加的资本。可用「业主资本」或「某某人资本」。
2. 业主往来:独资企业之业主与企业之间临时往来的事项,如业主从企业提取现金或商品,或业主为企业所作之垫款等。可用「业主往来」、「某某人往来」或「业主提取」。
合夥组织所采用的业主权益类科目与独资组织相同,只不过必须替每个合夥人分别设置资本与往来科目。如「张三资本」、「李四资本」、「张三往来」、「李四往来」。
至於公司组织之业主权益称为「股东权益」,又区分为「股本」(资
本)、「资本公积」及「保留盈余」(或「累积亏损」)三类,此将於公司会计加以详述。
(四) 收益类
1. 销货收入:即销售商品所获得之收入。
2. 销货退回:出售的商品,因损坏或其他原因遭顾客退回者。 3. 销货折让:为了某种原因对顾客所做的价格减让。
4. 销货折扣:为鼓励顾客早日付款,而在约定期限内付款所给
予之折扣。
5. 服务收入:为顾客提供服务所赚取之报酬,如修理收入、门
诊收入、运费收入等。
6. 佣金收入:指企业经营仲介(担任中间人)所赚取之报酬。
7. 租金收入:因出租房产所赚取之租金。
8. 利息收入:因出借资金或存款於银行所赚取之利息。
(五) 费损类
1. 购货:又称「进货」,指购买待销商品所负担之货价。 2. 购货退出:系指所购进之商品,因损坏或其他原因而退还原
供应商。
3. 购货折让:从供应商处所获得之商品货款的减让。 4. 购货折扣:系指赊购商品因提早付款所获得之折扣。 5. 购货运费:系指购买商品所负担的运费。
6. 薪资费用:系指企业给付员工的薪资以及各项津贴。
7. 广告费:为了推销商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所发生的费用。 8. 水电费:系指耗用水电而发生的费用。
9. 保险费:系指向保险公司投保各种保险所发生的费用。 10. 邮电费:因寄发函件或使用电话、网路、传真等所发生的
费用。
11. 文具用品:系指所消耗的文具用品成本。 12. 租金费用:系指租用他人资产所发生之费用。
13. 佣金费用:因接受仲介服务,而负担之仲介酬劳。
14. 利息费用:因向他人或金融机构借款所负担之利息。 15. 折旧费用:系指使用房屋及各种设备所应分摊的成本。 16. 坏帐费用:即「坏帐」,系指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及应收帐
款。
17. 税捐:系指企业应负担之各种税款。
三、借贷法则
会计方程式只是学习会计的初步功夫,接下来还要了解会计的运用法门,也就是「借贷法则」(Rules of Debit and Credit)。 轻松的看,借方(debit Side)与贷方(Credit Side),好像我们的左手与右手,借贷法则如同「双手互搏之术」,有借就有贷,有左就有右。 说明如下:
借方科目 100 ? 100 贷方科目 ? 就像前面所讲的有借方科目就有贷方科目,为双式簿记,借方科目先记在左边的位置,贷方科目的起始位置与借方相差两个字;至於金额一样分为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为分开的两栏。
上例为简单交易,亦即借贷方各只有一个科目。若某方有超过一
个科目者,则为复杂交易,例如
借方科目 借方科目 贷方科? 目 至於分类帐之简单格式,以两栏式分类帐为主,可以用英文字母【T】来区分借方(左方)与贷方(右方),故一般称为T字帐(T Account)。格式如下:
帐户名称 (借方) (左方) (贷方) (右方) 100 50 50 ? ? 借贷法则可由会计方程式来看,就前述之公式说明:
资产+费损=负债+业主权益+收益
因为资产与费损在等号的左方(借方),而负债、业主权益与收益在等号的右方(贷方),故凡是资产与费损类科目之金额增加,就要记在借方,如果金额减少,就要记在贷方。负债、业主权益与收
益类正好相反。这就是借贷法则,其实也没什麽大道理,约定俗成而已。汇总表示如下:
帐户名称 资产增加 费损增加 负债减少 业主权益减少 收益减少
资产减少 费损减少 负债增加 业主权益增加 收益增加 四、借贷法则释例
兹列举两个简单的例子解释:
例题1
话说杨过的祖父杨铁心流落江湖,与义女穆念慈在街头卖艺求生,并顺便替义女招亲。
1. 杨铁心利用积蓄 $5,000,成立「招亲工作坊」。
2. 招亲工作坊向钱庄借钱 $3,000,签据一纸,半年到期。 3. 招亲工作坊购置兵器及相关设备一批,共计$7,000。 4. 招亲工作坊本月份收入 $2,000,全部收现。 5. 招亲工作坊本月份费用 $1,000,全已支付。
解析 1.
现金 杨铁心资5,000 ? ? 本 5,000 析:以「招亲工作坊」为记帐
分
对象,「现金」资产增加 $5,000,记在借方。「杨铁心资本」增加,记在贷方。
2.
现金 应付票据 3,000 ? ? 3,000 析:「现金」资产增加,
分
记在借方。「应付票据」负债增加,记在贷方。 3.
生财器具 7,000 ? 现金 ? 7,000 分析:「生财器具」资产增加,记在借方。「现金」资产减少,记在贷方。 4.
现金 营业收入 2,000 ? ? 2,000 分析:「现金」资产增加,记在借方。「营业收入」增加,记在贷方。 5.
营业费用 现金 1,000 ? ? 1,000 分析:「营业费用」增加,记在借方。「现金」资产减少,记在贷方。
所谓生财器具,也就是办公设备,专供营业生财使用之通称。 顺便提醒同学背诵借贷法则的另一种方式,『资产与费用的基本方向在借方,负债、业主权益与收入的基本方向在贷方,凡是某科目金额增加,就记在其基本方向,金额减少就记在其相反方向。』 『资产与费用的基本方向在借方』,只要背这一句就可以了。 各科目之分类帐户发生如下的变化:
1.
现金 ? 杨铁心资本 (1) 5,000 ? (1)5,000 (3) 7,000 ? ? (2) 3,000 (5 ) 1,000 (4)2,000 ?
? ? ? ? ? 生财设备 (3)7,000 ?
? 应付票据 ? ? (2)3,000 营业费用 (5)1,000 ?
? 营业收入 ? ? (4)2,000 现金帐户的借方相加总额为 $10,000,贷方相加总额为 $8,000,两方相减得出借方余额为 $2,000。因此若相同科目交易繁多,透过分类帐的处理就很简便,只要将借方与贷方分别加总,然後相减,就很容易算出正确余额,不易出错。若是要一笔一笔加加减减,则容易出错。
经过上述五笔交易,「招亲工作坊」的五类会计科目产生变化,但是运用借贷法则,会计方程式始终维持平衡。根据公式列示如下:
資產費用 現金生財設備營業費用 $2,000$7,000$1,000
合計$10,000
負債應付票據$3,000業主權益楊鐵心資本$5,000 合計$10,000收入營業收入$2,000练习看看
话说郭靖为了帮助朝廷对抗金兵,拿出一笔积蓄,成立「万兽表演坊」,以筹措抗金经费,并在武林当中四处游走表演。以下是相关的交易,请完成下列未完成之分录。
1. 郭靖拿出积蓄 $30,000,成立「万兽表演坊」。
2. 聘请老顽童在东海滨表演「顽童驭鲨」,支出广告费 $2,000。
3. 在东海滨租用场地,支出 $5,000。
4. 老顽童表演「顽童驭鲨」,当天营业收入 $20,000,全部收现。
5. 支付老顽童表演费用 $4,000。
6. 聘请小龙女在终南山表演「龙女舞蜂」,发生广告费 $3,000,
尚未支付。
7. 小龙女表演「龙女舞蜂」,当天营业收入 $30,000,收现
$20,000,其余为重阳宫之所欠,言明两周後支付。
8. 支付小龙女表演费用 $6,000。
9. 在襄阳城为扩大宣传,由黄蓉指导表演「双鵰献瑞」做为广
告。
10. 为恐意外伤及无辜,为全城百姓投保意外险,共计 $10,000,
预先支付。
11. 聘请杨过、瑛姑、郭襄等人在襄阳城表演「杨过搏鵰」、「瑛
姑逗狐」、「郭襄孺豹」等连串好戏,共计赚取营业收入 $120,000,全数收现。
12. 支付杨过等人表演费用共计 $24,000。
13. 郭靖从「万兽表演坊」提领 $7,000,捐助襄阳城许多穷苦人
家。
14. 因为表演发生一些杂费,共计 $2,000,尚未付款。
15. 保费期间到期。
现在练习过帐,以便了解各个科目的余额。
郭靖资本(业主资现金 ? 本) ? ? ? ? ? ? ? ? ? ? ? ? ? ? 郭靖提取(业主往? ? 来) ? ? ?
应收帐款 ? 应付帐款 ? ? ? ? ? ? ?
预付保险费 ? 营业收入 ? ? ? ?
? ? ? ? ? ? 广告费用
? 租金费用 ? ? ? ? ? ? ? 营业费用
? ? ? ? ? ? ? ? ? ? ? ? ? ? 杂项费用
? 保险费用 ? ? ? 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而是经过许多会计前辈先贤呕心沥血的经验,慢慢创建
的,目前「财务会计」已经架构出一套完整的观念体系,用来评估会计实务,指导实务发展,或解释现存实务。其中就包括了基本假设、基本原则、详细的原则和程序等,这些泛称「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属於广义
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至於财团法人中华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为了实务上的需
要,另外订定各种会计的详细处理方法,包括如何认列与衡量、如何表达及揭露等等规范,则为狭义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一、财务会计之观念性架构
财务会计之观念性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参考图1-4。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发布之「财务会计观念公报第二号:会计资讯之品质特性」,曾对会计资讯之品质提出一个不错的架构,但是世界各国为了消除歧见,纷纷配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故本书也不例外,仅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述,其认为财务报表有四个主要品质:(1) 可了解性;(2) 攸关性;(3) 可靠性;(4) 比较性。
分述如下: (一) 可了解性
可了解性(Understandability)系指财务报表与会计资讯可以让使用者了解。
所谓攸关性(Relevance)亦即资讯与决策相关,能帮助问题之解决,成分有二:
1. 预测价值:意指资讯能帮决策者预测未来之可能结果,以作
当前的最佳抉择。
2. 回馈价值:意即资讯能将决策执行的结果回馈给决策者,帮
助决策者比较实际与预计之差异,而有助於对未来决策之参考。 在决定是否攸关时,重要性(Materiality)将会有所影响,所谓重要性系指会计资讯足以影响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时,则具有重要性,应按会计原则衡量
与提供资讯。而对无损於公正表达之事项(不重要事项),可以权宜方式处理,不必严格遵守会计原则。甚至於不提供此种资讯,对决策也不会有影响,故重要性为会计认列之门槛。
资讯是否重要性并无绝对,但大致之判断方法有二:
1. 性质:如属於不寻常、不适当、或为未来情况改变的徵兆,
即为重要。
2. 数量:与同类或相关项目之金额比较,其比例大者,即为重
要。
(三) 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Reliability),亦即资讯能够忠实表达,
并避免人为的偏差与错误。资讯是否可靠可用下列五个因素衡量:
1. 忠实表达:
意指会计对经济活动所作之衡量与经济活动的事实完全一致
或吻合。忠实表达也需要配合正确的衡量方法,否则方法错误,表达之结果也是错误
。
2. 实质重於形式:
意指经济实质比法律形式重要,当两者一致时,并无问题,
当两者不一致时,会计上应依经济实质处理,才能忠实表达,也才具可靠性。例如独
资企业不具法人资格,但是经济实质为一
企业与会计个体,故会计仍按企业个体惯例予以记帐,而非帮企业主个人记帐,两者之会计必须分别处理。
3. 中立性:
中立性意指对资讯的衡量与报导没有预设立场,能够公正客
观,不偏不倚。
4. 审慎性:
审慎性意指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分析时,所用的判断与估计应
保持审慎的态度,以免高估资产与收益,或低估负债与费损。
5. 完整性:
完整性意指为了公正表达企业之财务报表,其所发生之经济
事项与必要资讯,在考量重要性与成本的下,均应完整提供,以免遗漏对使用者有帮助的资讯 (四) 比较性
比较性(Comparability)意指能使资讯使用者,从两组经济情况中区别出异同点。为了达到比较性,相同的经济事项,应该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或原则,而不同的经济事项,应该采用不同之会计方法或原则。
比较性中包含了一致性的观念,一致性意指一家公司各年度
的财务报表要具有比较性,采用的会计原则、方法与程序,应该各年前後一致的采用,除非有正当之理由,否则不能任意变更。 二、品质因素 (一) 时效性
时效性(Timeliness)意指在决策尚未决定,或在问题的关键时刻前提供资讯给决策者。 (二) 成本和效益的均衡
会计资讯本身有其价值,蒐集资讯必须花费成本,只有会计资讯产生之效益高於成本时,才值得蒐集与提供会计资讯。 (三) 品质特性间的均衡
前述各种品质,有时候无法同时兼顾,因此必须在各种品质之间以专业判断做一取舍,达成各种品质间的均衡,并完成财务报表的目的。例如前述在可靠性与攸关性之间取其均衡。 三、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主要是因为会计环境受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影响而受到规范,又称「基本环境假设」,简称基本公设或惯例,分述如下:
(一) 企业个体惯例(Separate Entity Convention)
会计上将企业视为一个与业主分开的经济个体,可拥有资源、承担义务并计算损益,故企业之资产与负债得以与业主之资产与负债完全划分,不相混淆。
(二) 继续经营惯例(Continuity or Going-Concern Convention) 会计上假设企业将继续经营下去,虽非永久存在,但足以延续原订计划,履行承诺,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清算解散。 (三) 货币评价惯例(Monetary Unit Convention)
会计是以货币为价值衡量之尺度,而作为记帐单位,另假设币值
稳定或变动不大可以忽略。在此一假设下,凡不能以货币衡量者,则不必入帐。
(四) 会计期间惯例(Time Period Convention)
为了适时的计算损益、编制报表,会计上只好将企业的生命划分阶段,每一个阶段称为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可长可短,通常以一年为准,称为会计年度(Fiscal Year)。会计年度又分: 1. 历年制(即商业会计年度)
根据商业会计法第六条:「商业以每年1月1日起至 12月31
日止为会计年度。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因营 业上有特殊需要者,不在此限。」
2. 自然营业年度(又称自然会计年度)
即配合企业营运的情形,选择业务清淡之月份做为年度结算之
期,例如以9月30日为年度结束日,则其会计年度为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 四、基本会计原则
基本会计原则又称为广泛会计原则(Broad Accounting Principles),本身是为了遂行会计目的而存在,通常由实务经验演化而发展出来,并且为一般企业与会计界所接受。如下分述之: (一) 成本原则
成本原则(Cost Principle)又称历史成本原则,就是以「成本」来评价与入帐,除非有新的交易发生或消耗,入帐的成本将不再变动。 所谓「成本」,就是取得资产与劳务所支付的代价,包括购价以及达於可用(或可售)状态之必要合理支出。 (二) 收益原则
收益原则(Revenue Principle)又称收益实现原则,就是认定「收益」是否在当期实现的指导准则。依据FASB「财务会计观念公报第五号」规定,收益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才能认列:
1. 已实现(Realized)或可实现(Realizable)。 2. 已赚得(Earned)。
简单而言,「收益很明确」表示可实现,「有交易发生」表示已实现,「获利程序大致完成」表示已赚得。例如,保证收购农产品,收益就很明确。商品已经出售表示交易已经发生。农产品已经收割或产品制造完工表示获利程序大致完成。
两个条件若只符合其中一项,则不能认列收益。例如产品已经完工(已赚得),但尚未发生交付之交易(未实现)。或者如「万兽表演 坊」预收观众收入(已实现),但尚未完成表演则(未赚得)。 收益实现承认的时机有许多不同状况,但目前只要知道下列三种即可:
1. 商品交易,在商品所有权移转时,亦即销货时可以认列收益。 2. 劳务交易在劳务完成时(全部履行法),承认收益。如表演完
认列表演收入。
3. 其他营业外收入,通常随着时间经过而承认部份收入(比例
履行法),如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 (三) 配合原则
配合原则(Matching Principle)又称成本收益配合原则,意指当某项收益在当期认列,则与该收益相关的成本,也要在当期转为费用。配合原则运用的方式有三种:
1. 因果关系直接配合
若成本与收益具有直接之因果关系者,当收益认列时,相关
成本应同期转为费用。例如表演费用与表演收入在同一期间认列。
2. 系统而合理的分摊
例如:固定资产每年提列折旧费用,将成本分摊於各个受益
期间。
3. 立即列为费用
若无因果关系,又无未来经济效益,则於发生当期列为费用。
例如:薪资费用、杂项费用等。 (四) 充分揭露原则
充分揭露原则(Full Disclosure Principle)又称财务报告原则,意指凡对使用者重要而有用的资讯,均应以适当方式完整的提供。揭露的方式包括:
1. 完整的主要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业主权益变动表及
现金流量表)。
2. 适当的格式与分类。 3. 需要的补充报表。
4. 括弧与附注的说明(可参考GAAP汇编98至103条)。 5. 有关科目之相互引注。
(五) 稳健原则
稳健原则(Conservatism Principle)又称保守原则,意指损益取决与资产评价时,若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应该用比较不利之方法。其作法包括:
1. 不预计收益,但预计可能之损失。 2. 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
(六) 行业特性原则
行业特性原则(Industrial Peculiarities Principle),系指对特定行业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以配合该行业之需要,达到财务报表之用途。例如:铁路局之铁轨、枕木采用汰旧法提列折旧。
(七)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Objectivity Principle),意指会计交易应依客观事实及交易凭证入帐,并能忠实表达经济实况,避免会计人员主观判断与偏见之影响。例如:根据、收据入帐。 (八) 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Consistency Principle)又称一贯性原则,意指会计原则、方法或程序,前後年度应该一贯采用,不得任意变动,使各期财务报表具有比较性。但是一致性允许:
1. 不同种类之资产可以采用不同之折旧方法。
2. 相同种类资产,新购与旧有可以采用不同折旧方法。 3. 若有正当理由,如新方法比原方法更能允当表达,企业可改
变方法,但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变更之理由及其对本期损益之影响。
(九) 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Materiality Principle),意指对於不重要事项,可以权宜处理,而不必遵守严格之会计原则,但是会影响公正表达之重要事项,足以影响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应严格遵守会计原则。例如税法规定,购置或修缮在 $60,000以下,或耐用年限在二年内,得迳作费用入帐。
资料来源:会计学 卢文隆 着 华立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