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2009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9年第l1期 基于中部崛起战略的湖南省发展研究 陈 蓓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 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人口和资源大省,湖南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具有独特的后发优势。随着长株潭城市群成 为我国十大城市群之一,湖南省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湖南省在地理、自然、交通方面的优势与其在工业化水平、 农业发展、对外开放方面的劣势,得出湖南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建议是:建设发达的交通网,着力发展长株潭城市 群,加大开发力度吸引资金进入。 关键词:中部崛起;区位优势;不利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078—02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处在承北启南 9位,其中可供开发的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1024处,年发 的重要地位。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下,湖南省的经济有了飞 电量488.9亿千瓦时。目前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 速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湖南以往的粗放型 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因此,在严峻形 35 ,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 势下,如何以当地现有的经济条件为蓝本,如何以长株潭城 市群为依托,以中部崛起战略为基础,促进湖南成为中部增 长的新动力成为突出问题。 (3)丰富的自然资源。 湖南矿藏资源非常丰富,又享有“有色金属之乡”、“非 金属矿产之乡”的美誉,在世界已知的l6O多种矿藏中,湖 南就有14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O.18 ,已探明储量 的矿产10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1.63 ,其中锑、钨、 1湖南省的中部竞争优势 (1)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锰等41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南 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 湖南是中部省份之一,地处中国腹地,是中国沿海开放 山清水秀, 。其中山地占51.2 ,丘陵占15.4 。盆地 带与长江流域开放带两大经济地域的连接带,位于东南沿 总面积的2.2海与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北枕长江,南临粤港,东接 沿海。又是西进门户,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周边的 一占13.9 ,平原占13.1 ,水面占6.4%,形成了湖南“七山 水二分田”的土地利用结构。森林覆盖率达53.67%,居 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全省共有木本植物2000多 重要中枢功能,2007年,湖南铁路营业里程为2902.0公里, 中部第一。经济植物1000多种,药用植物800多种,国家保护的珍 在全国排名第5位,中部第3位;公路里程为88220公里,位 种, 列全国第6位,中部第2位;内河航道里程为11495公里,居 稀植物6O多种。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机场总数和开通航线在中部排第 2湖南省在中部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2,水、陆、空交通优势明显突出,逐渐成为东西部经济合作 (1)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进程滞后。 的重要桥梁与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湖南的交通在中部 工业化水平不高,发展差距在扩大。湖南正处在工业 崛起中将发挥衔接、辐射、带动三大作用,因此湖南优越的 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业比重还是较 自然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经济地理位置不仅为湖南提供了丰 低,上升的比较缓慢。中部地区长期偏重发展农业、能源、 富的自然资源,也为湖南不断地从周边省区获得物质、能量 原材料产业,造成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层次偏低。表现 和信息流提供了便利。 (2)良好的自然条件。 为:第一次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重工业 比重高,轻工业比重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比重大,深加工 湖南气候资源优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 产品没得到应有发展。湖南目前还是农业大省,农业在生 高雨丰,光热水土基本同期,水土配合较好。加上湖南地形 产总值中仍占有较大份额,农民在全部劳动力中占一半以 复杂,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综合作用下,丘陵山区气候 上。据统计,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89年的36.6:37. 垂直地带性显著,气候资源丰富多样,为湖南农业发展提供 2:26.2调整到2007年的19.4:4O.2:4O.4,和中部其他省份 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 相比,湖南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而第二产业比重最低,所 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稻谷、棉花、猪肉、烟叶、柑橘等农副 以湖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是非常理想,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工 产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业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瓶颈。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达 1532.45万千瓦,年发电量1342.4亿千瓦时,在全国名列第 (2)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三农”问题突出。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商品粮的主要生产基地, 作者简介:陈蓓(1988一),女,湖南永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规划与发展战略方向的研究。 一78—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7年,湖南省的乡村人口为3928万人,居中部第2位,全 2009年第11期 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快 国第5位,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3.0O ,居中部第2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 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7个百分点。庞大的农村人口 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加强对 与有限的农业资源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又由于湖南的工业 农民的就业指导,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千方百计的转移 化、城镇化、产业化水平依然很低,农村剩余劳动力量大,无 农村剩余劳动力,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 法通过自身的产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经济发展速度受到 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把农产品的资源 ,所以湖南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而转 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完善农业补贴,加大对老少边穷 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这个问题 地区的扶持,建设贫困人口救助制度,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温 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对外开放滞后,经济开放水平较低。 2007年,湖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O.O5亿美元,占中 部的比重为14.5 ,居中部第4位,其增长速度为1O.4 , 居中部第5位,总的来说,湖南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利用外 资规模较小,质量较低。同时湖南对内开放程度也不高,在 湖南29个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长沙市,占全 省总数的3.4 ;50—100万的大城市3个,占10.3 A;20— o5O万的中等城市8个,占27.7 ;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 17个,占58.6 AO。可见,湖南85 的为中小城市,城市规模 偏小,城市辐射、聚集效益偏弱,特别是支柱产业作用不突 出,产品竞争力差,城市通过产品扩散、技术扩散的形式对 周边地区所起的组织、协调功能不强。 3促进湖南省成为中部增长一级的措施 (1)利用区位优势,建设发达的交通设施网。 湖南地处中部腹地,要加快经济发展,不能只依靠自身 去发展,而要紧紧围绕“承东启西、联结南北、中心枢纽、中 转平台”的定位,积极调整到珠三角、长三角、大西南等经济 区域中去,加快交通发展,发挥路域、流域的整体优势,是其 凭借区位优势,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湖南应大力拓 展外联通道,强化与国内各大经济圈的快捷通道建设,尽快 完善航空、陆运、水运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以高速 公路、铁路、航空为骨架,以农村公路、航道、管道为脉络,以 车站、港口、机场为节点,连接东西、贯通南北,便捷高效的 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全面提升湖南在全国交通运输格局 中的枢纽地位,同时,充分利用湖南的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 网络优势,加快建设和完善粮食、蔬菜、农副产品等标准化 的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培育和引进竞争力较强的大型商贸 物流企业集团,努力打造现代物流基地。 (2)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全面促进全省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是中部地区4个城市群最具发展潜力的 城市群,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方面有很强 的竞争优势。因此,湖南省要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市 场为龙头,以发展为主线,以效益为核心,调整和优化产业 结构,力促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科 技和人才优势,采用多种办法,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 批骨干企业,形成若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利用自身优 势,积极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3)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解决湖南省的三农问题,必须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 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 饱或越过贫困线。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推进城镇化进程,湖南经济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4)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湖南经济新开放,并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升湖 南经济竞争实力,加快湖南经济的发展。以国内外市场为 导向,优化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 量和附加值,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拓 宽外商投资领域,努力提高外资利用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与 国外的经济联系,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实现资源优势 互补;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承包和劳务输出,鼓励 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努力开拓多元化的国际 市场;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扩大开放,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国内沿海及发达地区 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以吸引更多的境外资金、技术、人 才参与湖南的经济建设。总的来说,要勇于走出去,招商引 资,才能发展开放型、外向型经济,扩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 深度。 (5)抓住关注中部发展的契机,力争国家全方位支 持。 湖南省应该在中部崛起中抓住机遇,和其他五省共同 争取国家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投入,设立中部发展专项资金, 对中部地区新创办的私营和个体企业,新创办的高新技术 产业和新增劳动力数量达到一定数量的各类企业,实行税 收减免和补贴等优惠,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争 取国家出台对中部农业的扶持,出台粮食补贴,适 当加大补贴力度,完善农业税,加大农业投人,财 政提供一定的支持,加快中部省粮改进程;争取国家制定扶 持和促进中部产业发展的,争取将长株潭及衡阳等纳 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笼子,放宽产业发展准入领域,积 极引导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 参考文献 [1]赵凌云.2006年:中圃中部地区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6. [2]昊昌贵,姜长春.湖南经济发展的优势、瓶颈及对策[J].湖南财经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3]周绍森.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4]钟芸香.中部崛起一一湖南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J].湖南经 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7). [5l罗文、陈国生、杨丽萍.新型工业化与湖南产业结构调整FJ].经济 地理,2006,(6).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