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改写〈木兰诗〉》教学设计 一、总体构思
在学习课文《木兰诗》之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木兰诗》这篇课文的内容,对木兰这个女英雄的形象进一步补充和完美,过程上,从多角度选取不同的切入点,补充和完善情节内容,丰富人物形象;形式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改写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以及孝顺父母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在学生了解木兰的女英雄形象后,(1)指导学生自主选取不同的切入点,作为情节改写的内容。(2)指导学生在不改变原作形象和主题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3)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形式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目标:1。根据《木兰诗》这篇课文的内容,指导学生能运用各种描写的方法在不改变原作形象和主题的情况下,改成现代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木兰诗》这篇课文的内容,能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指导学生在不改变原作形象和主题的情况下改成现代文。
三、教学流程 1、导入: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这是~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大家听过的民歌多不多?其实是有很多的,就因为有的没有文字记载,很多已经失传了。
要不要我给你们唱一个?,这是去年我们去酉阳那个导游给我们唱的,记得到些叫六碗茶,呵呵
喝你一口茶,问你一句话。 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 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咧多话, 我的那个爹妈呀早已八十八。 喝你二口茶呀问你二句话, 你的那个哥嫂噻在家不在家? 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咧多话, 我的那个哥嫂噻早已分了家。 喝你三口茶呀问你三句话, 你的那个姐姐噻在家不在家? 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咧多话, 我的那个姐姐噻已经出了嫁。 喝你四口茶呀问你四 你的那个妹妹噻在家不在家。 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咧多话, 我的那个妹妹噻她已经上学了。 喝你五口茶呀问你五句话,
你的那个弟弟噻在家不在家? 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咧多话, 我的那个弟弟噻还是个奶娃娃。 喝你六口茶呀问你六句话, 面前这个妹子儿噻几年有多大。 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咧多话, 面前这个妹子儿噻今年一十八。
师:这是一首叙事的民歌,还是一首抒情民歌? 生:叙事
师:对,叙述了一个青年男子,去一位女子家喝茶,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已经融入了情俗,有了情感的升华。表现出了土苗青年追求爱情和美好生活
你听你们都听过些什么?谁唱一个给我听一下啊?清明节,去给去世的亲人扫墓没有?表达了一种对离去的亲人的伤心,缅怀抒情为主
师:我们学过的木兰诗呢,是一首叙事民歌
① 同学们能背诵《木兰诗》吗?请两位同学背诵《木兰诗》 生背:
它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就是这样创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抒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故事的情节:
停机叹息 替父从军 奔赴征途 木兰征战
缓慢 稍缓 急促→舒缓 稍快
沉重、忧愁 忧愁→坚定 欢快→抒情 悲壮激烈 庄严→热烈
为征兵担忧 为父尽孝,勇挑重担 战斗豪情,思亲心切
忍受艰苦,杀敌报国 情系家园,归心似箭
还朝辞官 稍缓
亲切和悦朴实 欢快、喜庆 诙谐喜剧
其乐融融,轻松愉悦
家人团聚 歌者赞词
轻快 稍慢
2、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勤劳、孝顺、勇敢、刚强、机智、有短识、纯朴高尚。
师:这么多优点集中在她身上,她既是现实人物,又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
3、 播放花木兰的有关故事。包括戏曲、故事片、动画片等。
在故事片中,书中没有描绘 导入: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而《木兰诗》,同时由于诗歌语言简约跳跃,讲究炼字炼句炼意,注重凝炼、含蓄、形象、
生动,使诗歌在意象和诗句、章节上呈现出明显的跳跃现象,写得不够具体,今天请
同学们来改写《木兰诗》,使花木兰的故事更加传奇,使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 4、改写指导
(1)既然要改写《木兰诗》,请问“改写”是怎么回事?改写和翻译是不是等同的? 明确:改写不是翻译。改写是在不改变原作意图,不改变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的进一步想象和扩展。幻灯
(2)《木兰诗》中有许多情节都写得简略,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进一步想象和扩展?哪些地方好写哪些情节不是很擅长写,扩写那一节,一切由你定! 可以分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明确可补充的情节:
①木兰在家织布体现她的勤劳的情节。
②木兰见到军贴后的忧虑和如何作出替父从军的决定,体现女儿的孝顺和爱国的情节。 ③木兰为出征作准备的情节。
④出征时行军神速,思念父母的情节。 ⑤木兰在战场上英勇善战的情节。 ⑥胜利后,天子召见木兰的情节。 ⑦木兰的家人得知木兰要回家高兴的情景。 ⑧木兰回到家时和家人团聚的情景。 ⑨木兰以女儿身份和战友相见的情景。 5小结一下,木兰改写问题探究
大家对这首诗的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一起解决。
师:读到有的“扶将”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表演一下,分小组讨论一下
木兰征战回家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情景很感人。(师:能不能具体点?)
生:我觉得此时她的父母一定年纪很大了,走路都颤巍巍的,还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他们盼望了这么多年,担心了这么多年,木兰回来,他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边走边流泪。
• 6、写作实践
可以想象和扩展的地方的确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对你喜欢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然后把你独特的想象告诉大家:
形式:先思考,把改写情节相同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改写《木兰诗》 1、把握人物形象 2、选取切入点 3、展开想象
作业:将你改写的作品再次修改写在作文本上,不少于
500
字,自拟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