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
一、学位论文的意义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学位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学习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学术潜力与研究素质将得到一次综合的体现与检验,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个人而言,学位论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十分神圣的事情。学位是对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一个综合评价,尤其是学位的获得不仅代表着一个毕业生获得了多少的知识,而且代表着他获得的一种学术精神,、自主、创造、尊重人类文化,这是学位的根本精神,而这种精神就具体体现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
二、学位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从过去的实践看,有些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虽然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质量不高,其中重要原因是论文题目没有选好。选题之难,不只是一个学科的事情,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怎样选题,选什么样的题,这是因人而异的事情,但选题成功的一些通则还是需要注意的:一是选题要符合研究方向,不能超出本专业研究方向的范围随意去选,否则即使论文作得不错,也不易被通过。二要注意选题的价值性,在理论上要有开拓价值。凡是难以提出自己见解的题目,最好不要去选。三是要有现实意义。有些人往往热衷于抽象的思辨,好像把问题说得越玄越好,别人越看不懂越好。这是不可取的。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选题不但要考虑“热点”问题,而且要善于发现具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题目。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需要有较深的理底和敏锐的观察力。但这必须作为一个努力方向。四要注意选题的可行性。有些选题看起来很有特色,也很重要,但是如果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例如资料很少,无法下手,也是不可取的。如有人在选择论文题目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追求大题,似乎题目越大越好,结果往往难以做好。 最好是“小题大作,不要“大题小作”,这样,论文才好拓宽加深,比较容易写深写透,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总之,要在研究方向的范围内,根据所掌握的或可能掌握的资料,确定论文的题目。
三、学位论文的开题
开题是介于选题和写作之间的中间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要查阅、消化和综合文献。题目确定后,要集中一段时间查阅文献。科学研究必须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或走弯路,并力求有所前进。在这个问题上,导师要提供一些主要文献并指出一个大的范围,让学生逐步扩大知识面。学生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文献,从这些文献所引证的参考文献目录中进一步去查找其他文献。这种“顺藤摸瓜”的方法,是一个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较多资料的捷径。另外还要查阅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关的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重要期刊,要尽量
精查精读,读一些重点文章。这里,起码要看完所有目录。这样,就可以了解本学科专业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便从中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还要重视报刊文摘中的“二次文献”。现在,还充分利用电脑,进行网上查找。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研究。在研究文献资料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弄清别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有无创新,有无偏颇之处;二是要弄清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别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三是要弄清别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要盲目追随,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能够举一反三、扬长避短。
这样,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再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是: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包括进展与问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论文完成时间,等等。开题报告在导师规定时间写好后,提交导师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写作阶段。有的导师提出,在写开题报告之前,最好能写出一个研究综述来。这样,开题报告就会写得很实在、很具体,也为下一步拟订大纲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学位论文的写作与修改
首先,学位论文的写作必须讲究严格的学术规范, 作为一个研究生,必须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观念,必须认识到学术道德同生活道德是同样重要的事情。同时平常也要注意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应勤做笔记,做笔记则要详细地记全摘录内容的出处,包括书名、作者、卷次、页码、出版社、出版年月等,这样在注释的规范化方面就会十分方便了。而且最好坚持使用原始材料,要有一种质疑精神,对他人引用过的第二手材料非用不可时,也得经过核对查实后再用。
学位论文写作可以分为两段:一是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形成详细的写作提纲。提纲一定要经过导师的审阅和批准,方可开始写作。对于提纲,首先是要推敲好题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要使读者一看就能抓住该文的主要特点。题目要具体不要空泛,要醒目不要流于一般,要简练不要冗长,更要注意思想的确定性,不要给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二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忌匆忙从事,且不要无纲而作或草纲而作,以免走弯路,做无效劳动。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还会发现提纲中的问题,要注意及时加以修正。硕士学位论文一般控制在三至五万字,不易过长或过短。
正文写好以后,还要写好以下几个部分:(1)论文摘要。以简练的语言概括论文的精华,是论文的“窗口”。摘要最好是在全文完成以后再写,这样可以概括得更准确一些。 (2)关键词。能反映本文主要特点的单词或词组,不宜过多,一般以三至四个为宜。(3)引言。引言的内容是要提供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意义、历史和现状,由此引出写作论文的目的。一般在一千字左右。(4)注释。注释要求准确、统一、标准化。引证一定要核对原文,特别是经典著作,有新版本的就不能引用老版本。格式要按照新闻出版署的规范要求进行统一。(5)参考文献。只能列出自己读过的文献,不能列出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只能列出和本文有关的文献,不能列出不相干的文献;文献目录编排一定要分类,分类的参考系可以自
己酌情而定。参考文献目录也是判断一个学生论文质量的“窗口”。(6)后记。对自己论文的写作过程作些必要的说明,对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写作的人,特别是对自己的授课教师、论文的指导教师,表示感谢。
五、总结
一般地说,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在内容上要具有三“感”,即理论感、现实感、历史感。就是说,既要有理论的高度,也要有历史的深度,还要回答现实的问题。在逻辑上,要具有整体性、规范性、朴实性。
理论必须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了解了学位论文写作的大体步骤和注意事项,接下来的就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了。本人目前正在查阅积累资料、确定选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导师的指导,能够写出一篇合格乃至优秀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