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食品代工厂验厂核查 - 评分表

食品代工厂验厂核查 - 评分表

来源:测品娱乐
精心整理

代加工厂审查记录

代工公司名称: 代工公司地址: 代工方代表: 核查人: 核查日期: 使用说明 1.本记录表参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 2.本记录表参考相关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要求使用。 3.本记录表包括生产场所(24分)、设备设施(33分)、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9分)、人员管理(9分)、管理制度(24分)以及试制产品检验合格报告(1分)等六部分,共34个核查项目。 4.核查人员应当按照核查项目规定的“核查内容”“评分标准”进行核查与评分,并将发现的问题具体详实地记录在“核查记录”栏目中。 5.现场核查结论判定原则:核查项目单项得分无0分且总得分率≥85%的,该食品类别及品种明细判定为通过现场核查。 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之一时,该代工厂判定为未通过现场核查: (1)有一项及以上核查项目得0分的; (2)核查项目总得分率<85%的。

6.当某个核查项目不适用时,不参与评分,并在“核查记录”栏目中说明不适用的原因。基本要求为必需条件,不评分,有一项不符合条件,即判定为不符合要求。

精心整理

一、生产场所(共24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评分标准 3 1 核查得分 1.保持生产场所环境整洁,周围无虫符合规定要求。 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无有害废弃有污染源防范措施,但个别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防范措施效果不明显。 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各类污染源难以避开时应当有必要的防范措施,能有效清除污染源造成的影响。 无污染源防范措施,或者污染源防范措施无明显效果。 符合规定要求。 厂区布局基本合理,生活区1.1 厂区要求 2.厂区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划分明与生产区相距较近或分隔0 3 1 显。生活区与生产区保持适当距离或不彻底。 分隔,防止交叉污染。 厂区布局不合理,或者生活区与生产区紧邻且未分隔,0 或者存在交叉污染。 3.厂区道路应当采用硬质材料铺设,符合规定要求。 3 厂区无扬尘或积水现象。厂区绿化应1 厂区环境略有不足。 当与生产车间保持适当距离,植被应厂区环境不符合规定要求。 0 当定期维护,防止虫害孳生。 符合规定要求。 1.应当具有与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个别作业区布局和划分不相适应的厂房和车间,并根据生产工太合理。 艺及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布局和划1.2 厂房和车间 分作业区,避免交叉污染;厂房内设置的检验室应当与生产区域分隔。 厂房面积与空间不满足生产需求,或者各作业区布局和划分不合理,或者检验室未与生产区域分隔。 2.车间保持清洁,顶棚、墙壁和地面符合规定要求。 3 0 3 1 精心整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应当采用无毒、无味、防渗透、防霉、不易破损脱落的材料建造,易于清洁;顶棚在结构上不利于冷凝水垂直滴落,裸露食品上方的管路应当有防止灰尘散落及水滴掉落的措施;门窗应当闭合严密,不透水、不变形,并有防止虫害侵入的措施。 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 0 评分标准 车间清洁程度以及顶棚、墙壁、地面和门窗或者相关防护措施略有不足。 1 核查得分 1.库房整洁,地面平整,易于维护、符合规定要求。 3 1 0 3 清洁,防止虫害侵入和藏匿。必要时库房整洁程度或者相关设库房应当设置相适应的温度、湿度控施略有不足。 制等设施。 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 符合规定要求。 2.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应当依据性质的不同分设库房或分区存放。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润滑1.3 库房要求 剂、燃料等物料应当与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分隔放置。库房内的物料应当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并明确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物料存放或标识略有不足。 1 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与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润滑剂、燃料等物料未分隔存放;物料无标识或标识混乱。 符合规定要求。 3 1 0 3.有外设仓库的,应当承诺外设仓库符合1.3.1、1.3.2条款的要求,并提供相关影像资料。 承诺材料或影像资料略不完整。 未提交承诺材料或影像资料,或者影像资料存在严重不足。 0 二、设备设施(共33分)

序号 2.1 核查项目 生产设备 核查内容 评分标准 核查得分 3 1.应当配备与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符合规定要求。 精心整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度应当满足生产加工的要求。 有不足。 生产设备不满足生产加工要求。 2.生产设备清洁卫生,直接接触食品符合规定要求。 的设备、工器具材质应当无毒、无味、设备清洁卫生程度或者设抗腐蚀、不易脱落,表面光滑、无吸备材质略有不足。 收性,易于清洁保养和消毒。 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 评分标准 1 0 3 1 0 3 1 核查得分 相适应的生产设备,设备的性能和精个别设备的性能和精度略1.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应当符合符合规定要求。 GB5749的规定,有特殊要求的应当供水管路标识略有不足。 符合相应规定。食品加工用水与其他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不符不与食品接触的用水应当以完全分合规定要求,或者供水管路离的管路输送,避免交叉污染,各管无标识或标识混乱,或者供2.2 供排水设施 路系统应当明确标识以便区分。 2.室内排水应当由清洁程度高的区域流向清洁程度低的区域,且有防止逆流的措施。排水系统出入口设计合理并有防止污染和虫害侵入的措施。 水管路存在交叉污染。 符合规定要求。 相关防护措施略有不足。 室内排水流向不符合要求,或者相关防护措施严重不足。 0 3 1 0 应当配备相应的食品、工器具和设备符合规定要求。 2.3 清洁消毒设施 的清洁设施,必要时配备相应的消毒清洁消毒设施略有不足。 设施。清洁、消毒方式应当避免对食品造成交叉污染,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应当配备设计合理、防止渗漏、易于2.4 废弃物存放设施 清洁的存放废弃物的专用设施。车间内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容器应当标识清晰,不得与盛装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容器混用。 2.5 清洁消毒设施严重不足,或者清洁消毒的方式、用品不符合规定要求。 符合规定要求。 废弃物存放设施及标识略有不足。 废弃物存放设施设计不合理,或者与盛装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容器混用。 个人卫生设生产场所或车间入口处应当设置更符合规定要求。 3 1 0 3 1 0 3 精心整理 序号 核查项目 施 核查内容 评分标准 1 核查得分 衣室,更衣室应当保证工作服与个人个人卫生设施略有不足。 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车间入口及车间内必要处,应当按需设置换鞋(穿戴鞋套)设施或鞋靴消毒设施;清洁作业区入口应当设置与生产加工人员数量相匹配的非手动式洗手、干手和消毒设施。卫生间不得与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应当配备适宜的通风、排气设施,避符合规定要求。 免空气从清洁程度要求低的作业区通风设施略有不足。 域流向清洁程度要求高的作业区域;2.6 通风设施 合理设置进气口位置,必要时应当安装空气过滤净化或除尘设施。通风设施应当易于清洁、维修或更换,并能防止虫害侵入。 通风设施严重不足,或者不能满足必要的空气过滤净化、除尘、防止虫害侵入的需求。 3 1 个人卫生设施严重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卫生间与生产、包装、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0 3 1 0 厂房内应当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符合规定要求。 工照明,光泽和亮度应能满足生产和照明设施或者防护措施略操作需要,光源应能使物料呈现真实有不足。 2.7 照明设施 的颜色。在暴露食品和原辅料正上方的照明设施应当使用安全型或有防照明设施或者防护措施严护措施的照明设施;如需要,还应当重不足。 配备应急照明设施。 应当根据生产的需要,配备适宜的加符合规定要求。 2.8 温控设施 热、冷却、冷冻以及用于监测温度和温控设施略有不足。 控制室温的设施。 温控设施严重不足。 符合规定要求。 自行检验的,应当具备与所检项目相检验室布局略不合理,或者2.9 检验设备设适应的检验室和检验设备。检验室应检验设备性能略有不足。 施 当布局合理,检验设备的数量、性能、检验室布局不合理,或者检精度应当满足相应的检验需求。 验设备数量、性能、精度不能满足检验需求。 0 3 1 0 3 1 0 三、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共9分)

精心整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生产设备应当按照工艺流程有序排3.1 设备布局 护,避免交叉污染。 评分标准 符合规定要求。 3 1 0 3 核查得分 列,合理布局,便于清洁、消毒和维个别设备布局不合理。 设备布局存在交叉污染。 符合规定要求。 个别工艺流程略有交叉,或1.应当具备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防者略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止生产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工艺流的规定。 程应当与产品执行标准相适应。执行工艺流程存在交叉污染,或企业标准的,应当依法备案。 者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的1 3.2 工艺流程 规定,或者企业标准未依法备案。 2.应当制定所需的产品配方、工艺规符合规定要求。 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明确生工艺文件略有不足。 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关键环节。复配工艺文件严重不足,或者复食品添加剂的产品配方、有害物质、配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控制致病性微生物等的控制要求应当符要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的规定。 0 3 1 0 四、人员管理(共9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4.1 人员要求 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明确其职责。人员要求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评分标准 符合规定要求。 人员职责不太明确。 相关人员配备不足,或者人员要求不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要求。 应当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开展食品安培训计划及计划执行略有全知识及卫生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人不足。 员上岗前应当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无培训计划,或者已上岗的格。 相关人员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 3 1 核查得分 0 3 1 4.2 人员培训 0 精心整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评分标准 核查得分 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明符合规定要求。 3 确患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制度内容略有缺陷,或者个1 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或有明显皮肤别人员未能提供健康证明。 损伤未愈合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 4.3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无制度,或者人员健康管理严重不足。 0 五、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共24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评分标准 3 1 核查得分 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并规定制度及记录情况符合规定采购原辅料时,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要求。 5.1 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记录采购的原制度及记录情况内容略有进货查验记辅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不足。 录制度 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无制度、无记录或者制度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记录内容严重不足。 保存相关记录和凭证。 应当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明确原制度及记录情况符合规定料控制(如领料、投料等)、生产关要求。 5.2 键环节控制(如生产时间温度、设备个别制度内容略有不足。 生产过程控管理、贮存、包装等)、检验控制(如制制度 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无制度,或者制度内容严验等)以及运输和交付控制的相关要重不足。 求。 应当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并规定符合规定要求。 食品出厂时,应当查验出厂食品的检制度及记录情况内容略有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记录食品的名不足。 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无制度、无记录或者制度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记录内容严重不足。 式等信息,保存相关记录和凭证。 5.4 不安全食品1.应当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并符合规定要求。 0 3 1 0 3 1 5.3 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0 3 精心整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评分标准 1 0 3 1 核查得分 召回制度及规定停止生产、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制度及记录内容略有不不合格品管品的相关要求,记录召回和通知情足。 理 况。 无制度,或者制度内容严重不足。 符合规定要求。 2.应当规定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原辅管理要求和处置措施略有料、半成品、成品中不合格品的管理不足。 要求和处置措施。 无相关规定,或者管理要求和处置措施严重不足。 0 3 1 5.5 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并规定符合规定要求。 食品安全自对食品安全状况定期进行检查评价,制度内容略有不足。 查制度 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无制度,或者制度内容严重不足。 施。 0 3 1 5.6 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并符合规定要求。 食品安全事规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措施及向相方案内容略有不足。 故处置方案 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无方案,或者方案内容严重不足。 门报告的要求。 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符合规定要求。 个别制度内容略有不足。 准以及审查细则规定,建立其他保障无制度,或者制度内容严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重不足。 0 3 1 5.7 其他制度 0 六、试制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共1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评分标准 符合规定要求。 应当提交符合我方有关要求的 6.1 试制产品检试制产品检验合格报告。 告(半年度一次型式检验)。 非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不全。 1 0.5 核查得分 验合格报告 应当提供发证或以往型式检验合格报无检验合格报告,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不0 全、不合格。 注:如代工厂有通过ISO9001或ISO22000等质量管理体系,且运行良好,给予加分10分

七、基本资质要求(必需,不计分)

精心整理 序号 核查项目 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7.1 代码、税务登记证、或商事主体信用证书 核查内容 应当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信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盖章后各留底一份)。 无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或商事主体信用证书 应当提供我方委托生产产品相对符合规定要求。 7.2 食品生产许可应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企业相关证照在换证、年审中。 证 件。(QS或SC证复印件盖章留底一份) 无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或商事主体信用证书 符合我方要求。 7.3 核查结果 符合规定要求。 构代码、税务登记证或商事主体企业相关证照在换证、年审中。 产能 人员与设备是否能满足我公司加班或增加人员设备后满足要求。 委托产能要求 无法满足要求 7.4 .7.5 人员派驻 净化设施 是否同意我方派驻品管等人员 净化程度要求10万级以上 加工方(被委托方)代表签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