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石潭记基础知识练习

小石潭记基础知识练习

来源:测品娱乐
《小石潭记》学案

一、解释文中加点(线)的词:

1、隔篁竹 2、如鸣佩环

3、水尤清冽 4、全石以为底 5、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堪,为岩。 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潭中鱼可百许头 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9、 怡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0、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2、寂寥无人 13、悄怆幽邃

14、不可久居 15、同游者 16、隶而从者 17、崔氏二小生

二、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

1、乐 心乐之 2、清 水尤清冽

似与游者相乐 以其境过清

3、 全石以为底 4、为 为坻,为屿 以 卷石底以出 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5、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6、 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 而 乃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

三、解释下面词类活用的现象: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如鸣佩环 3、 心乐之 4、下见小潭 5、 皆若空游无所依 6、俶尔远逝 7、 潭西南而望 8、斗折蛇行 9、其岸势犬牙差互 10、凄神寒骨 四、翻译并积累下面的特殊句式:

1、 全石以为底 2、卷石底以出2、 坐潭上

五、阅读《小石潭记》,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1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

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5.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2分) 6.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8.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9.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5分)

六、阅读2007年湖北省随州市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黔之驴 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跳跃。 ⑧

(hǎ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异: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 3.翻译下列句子。(2分)技止此耳!译文: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

成语: 启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