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目标: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能力目标:掌握与父母进行沟通的技巧。
迁移目标: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能自觉主动地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化解。【活动形式】:分析讨论、总结分享【导入活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启发提问:
朱自清对父亲的态度有什么样的变化?
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转变?总结分享:态度由不耐烦转变为理解。父子关系由紧张转变成和谐。
朱自清的《背影》主要表达了父子之情。同学们和爸妈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呢?有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呢?我的故事
我和我爸之间就有一次类似的经历,现在想来都很后悔。那是我小学六年级的事了。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常常是姐姐的衣服穿小了给我穿,我上学背的书包也是姐姐用过的,在家里和姐姐共用一个房间,在同一个书桌上做作业,和姐姐睡一张床。而哥哥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书桌,还有很多自己的新衣服。有一天,我和哥哥争抢一瓶饮料,是当时很时兴的葫芦瓶子装的橙汁,爸爸来劝阻,让我们平分了。我不干,就说爸爸:“你重男轻女!什么都向着哥哥,他什么都有,而我却只能用姐姐用过的……”爸爸听了,迟疑了一下,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当时觉得自己胜利了,很了不起。后来想来,自己当时实在太不懂事了。爸妈辛苦操劳,一直在努力供我上学,没有因为我是女孩子而试图中断过我的学业,和姐姐也一直努力在供我上完大学。现在想来也很后悔,说了那些伤父母心的话。
我们同学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又是怎么解决的呢?【主体活动】:案例探讨事例一:不许你再碰电脑!!!
小烨,一名高一男生。初中成绩非常优异,以中考成绩名列班上第二的成绩进入高中。刚经历了中考,觉得可以放松一下,学习也不是那么紧张,喜欢上了玩电脑。慢慢地,用电脑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每天用电脑可达小时。成绩在下降,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跌到了班上二十名,他还是不以为然,到了期末考试,跌到了班上倒数第二。爸爸来学校开完家长会后回家,决定从此小烨使用电脑的时间,就跟小烨说:“从明天开始,不许你再碰电脑,给我好好学!”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小烨,你会怎么办?或者小烨来找你给出出主意,你会给他什么建议呢?
学生可能会说:去网吧;从此不玩了;和爸爸谈一下;到同学家去玩;偷着玩;改玩;跟爸爸吵一架,打一场;等等引导学生:最有可能采用什么方法?哪些方法会起作用呢?(尽可能往谈一下引导)
那么同学们应该怎么和爸爸谈一下呢?
首先,清理一下你的情绪,你听到爸爸这样说,你的感受是什么?其次,问自己,爸爸为什么会这么不近人情,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第三,要跟爸爸谈一下,你想达到什么目的呢?你能接受玩多长时间的电脑呢?同时想一想,爸爸能容许你玩多长时间呢?确定一个合适的时间,为了能改正自己的不足同时让爸爸看到自己改正的决心,玩电脑的时间可以逐级递减。
第四,达成一个协议、约定,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利,你可以玩多长时间,但是要做出一定的保证,由爸爸进行监督。
第五,协议、约定一旦达成,就一定要遵守,要说到做到,不能保证玩三小时后来玩了小时,不然会破坏父母对你的信任感,很多同学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就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
事例二:妈妈的唠叨,实在受不了了!
小红,一名高一女生。初中成绩不是很理想,考入高中后,父母觉得高中阶段很重要,关系到小红的前途,父母商量后决定,妈妈辞掉工作全身心照顾小红的学习生活。刚开始的时候,小红觉得很幸福,回家就有准备好的饭菜可以吃,只需要专心学习就可以了。可是,慢慢地,小红发现,妈妈的话越来越多,而且一个事情总是会说上好几遍,而且都是一些小事。这天,小红回家刚放下书包,妈妈又开始唠叨开了: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作业按时交了吗?上课认真听讲没,下课不要老是跟同学玩,要多看书,现在学习那么紧张,竞争那么激烈,考不上大学,你一辈子都没希望了……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办?面对妈妈的唠叨,同学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妈妈为什么会这么唠叨?
学生会说:默默忍受;跟她对着说;进屋,摔门;想办法跟她说说,提建议;让妈妈重新工作;等等
默默忍受并不一定就能起作用,可能妈妈看到你没有说话,还以为你没在听,还会进一步问你:“哎,跟你说,你就听到撒。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摔门进屋,会让妈妈很伤心,觉得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还这么不理解她,不跟她沟通,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同学们可以选择跟妈妈说,那应该怎么说呢?首先,态度要好。
第二,跟她说明你知道她这样是为你好,但是这样一件事情老是说来说去的,自己心理感觉很厌烦,希望以后有什么事情,就好好地谈一次。自己认识到了,会努力去做到的,如果有做不到的时候,妈妈就提醒一下,而不需要反反复复地说,这样自己就不会那么烦躁,也可以好好地学习了。
第三,面对父母的询问,要主动进行适当的回应,如主动跟父母讲讲你在学校遇到的有趣的事,好玩的事;也可以跟父母说说你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让他们一起想办法。这样让他们了解了你在学校的情况,自然就会安心很多,询问也会减少的。
总结分享:想赢得父母的信任、理解,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与父母进行沟通时要注意:体谅父母态度温和
选择时机,主动沟通行动跟进【迁移活动】:韩红的《天亮了》启发分享:同学们,这首歌是献给汶川大地震中遭遇不幸的孩子们的。他们有些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亲人,有些是我们的同龄人,在他们父母生前,也可能惹父母生
气,与父母吵架,他们现在可能都在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和爸爸妈妈好好相处。同学们,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让我们行动起来,从今天开始,从这一刻开始,对父母表达你对他们深深的爱戴和眷恋。搭建沟通桥
通过任何方式,可以是短信,也可以是邮件,可以是信件,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和陪伴,相信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人生的路能走得更顺利。
爸爸,妈妈,我已经长大,我渴望为你们分担一点责任,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你们已经为我操劳得太多太多了!掌声响起来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左手,手心向上,再伸出你的右手,同样的掌心向上,现在两个手掌,掌心相对,做好准备。现在大家看我的手势,(两手平行放于胸前),当你看到我的左右手交叉的时候,请击掌。
让我们把这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的父母。虽然他们可能听不到,但是他们一定能感受得到我们的心,感谢他们的真心关爱和用心陪伴!也谢谢今天来听课的老师,谢谢大家!
这几课,是作为参加校级教坛新秀选拔的公开课来上的。课堂效果还不错。听课的老师给的建议是两个例子有点重复,稍显多余,导致对问题的讨论不够深入。上课的时候也比较紧张,课堂时间把握不是很好,提前几分钟就下课了。发上来,大家帮忙看看,欢迎大家提供修改意见。
享受孩子共同成长
亲子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的:沟通是心灵的对话,是改善亲子关系的第一步;理解、尊重是家庭和谐的音符。家长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前提和基础;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能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能尊重家人、理解家人的关爱,并学会珍惜;让家长在活动中与孩子一起,在快乐和幸福同领悟成长的真谛,获得人生的成功,从而改善亲子关系,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二、重点内容:让学生与家长在活动同获得成长的体验,从而改善亲子关系。三、活动对象:高一学生及其家长
四、活动形式:采用师生主持互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五、活动准备:硬纸板、纸、笔六、过程:主持人(老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亲子大课堂!我们这次的主题是《享受孩子共同成长》。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当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认识世界,教会我们人生的真谛!
主持人(学生):是的,一个人的成长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当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怎么说就怎么做,父母说的都是对的。在父母的眼中,无论我们怎样成长,我们都是他们的“小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会遇到烦恼与困惑,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主持人(老师):这时同样可以主动向父母师长倾诉,从他们那里得到指导与帮助。同时也要求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一种信任且平等的朋友关系。当发现孩子有烦恼、隐私和困惑时,做父母的应及时主动去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从而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
主持人(学生):所以善于与孩子沟通、交流尤其重要。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关“沟通”的实验活动。这个活动叫“丛林传话”。活动一、丛林传话
活动规则:以个人为一组(该组包含有学生家长),选出两组。每组成员站或坐成一排,两排的间隔要尽可能越大。向两组宣布,将有一条信息由每排的排头依次传至排尾,每排的排尾将最后得到的信息记在纸上并向全体宣布。注意:以耳语的方式相互传播,一个组不许提问,另一个组可以提问。
将每组的排头叫至教室外,让他们传递如下一条信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每年五月份是儿童生长最快的时期,被称为“神秘的五月”。因此,专家建议,在这个时期应该给儿童适当增加营养,如肉、蛋、鱼、动物肝脏、蔬菜和水果。此外,还要多吃一些米饭、馒头和豆制品。豆粉可以煮豆浆,还可掺在面粉里蒸馒头、做豆腐脑。
排头默读遍后返回教室,开始按规则传递上述信息。最后每组的排尾向全体报告所接受信息的内容。讨论:
、排尾接受到的信息与信息原义比较出现了什么情况?、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有什么不同?主持人(老师):通过“丛林传话”活动,相信大家对“沟通”都有深刻的体验与认识。通过這些沟通交互传递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认知、态度、情感与行為等层面的所有信息,并将亲子之間予以连结在一起,所以亲子沟通是发展、维系亲子和谐及成长的重要因素。
但沟通不是单方面的,它需要双方面的主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每个人能自由的表达喜悅及悲伤,家人能分享彼此胜利的欢乐,也能抚慰失败的创伤。主持人(学生):嗯!沟通要从心开始。但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双方之间发生了分歧,该怎么办呢?
主持人(老师):沟通是改善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有分歧,我们还应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做到求同存异。下面我们也通过一个活动来体验体验。活动二、你说我做
活动规则:以每个家庭为单位,该组的小孩做“指导者”家长做“操作者”。请每组的“操作者”暂时先到教室外面等候。这时把准备好的模型,让每组剩下的“指导者”观看(不许拆开),并记录下模型的样式。分钟后,将模型收起,请“操作者”进入教室,每组的“指导者”将刚刚看到的模型描述给“操作者”,由“操作者”搭建一个与模型一模一样的造型。 最后,主持人展示标准模型,评出操作时间少且出错率低者为胜,并且让“指导者”和“操作者”分别将自己的感受用彩笔写在白纸上。(标准模型如下图)
体会分享:
、身为指导者(操作者)的你,体会到什么?
、当操作者没有完全按照你的指导去做的时候,指导者的你有什么感觉? 、当感觉到你没能完全领会指导者意图的时候,操作者的你有什么感觉? 、当竞争对手已经做完,欢呼雀跃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 、当看到最后的作品与标准模型不一样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 、指导者和操作者感受到的压力有什么不一样? 主持人(老师):我发现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领会对方的意图或没按照对方的指导去做的时候,另一方都是非常心烦焦急的。主持人(学生):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许多家长在教育我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完成的时候,他们都会责怪我们。主持人(老师):还有很多同学在抱怨自己的家庭或父母的时候,他们又何尝理解过父母对他们的爱呢?其实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只要家长们改变一下自己的角色而站到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孩子们站到父母的角度去思考,我想没有什么“代沟”是逾越不过去的。沟通很重要,但在沟通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理解父母。活动三、心灵火花
前面我们学会了要与父母沟通交流,同时尊重理解他人,下面让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写出近段时间来你的想法或你想对父母所说的话;同时家长们也拿出纸和笔,给自己的子女写一封信,写出你上完这节课后的感受以及你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千言万语都汇集在这封信上,写好后互相交换。(播放《懂你》的音乐)主持人(老师):随着音乐的响起,我们的活动也接近尾声了。成功的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合力。而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有人说: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目标;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康慨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将看到的是一个纯真无暇的世界!主持人(学生):《享受孩子共同成长》亲子大课堂到此结束。谢谢!收获与思考: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由于意识的发展,他们有了一定逆反心理,如果采取正面说教的方式,往往就会造成思想教育课或讲大道理,不易被他们所接受与认同,而利用中学生比较重感情这一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采用迂回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次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前两个活动的铺垫与启发,在第三个活动交流感受时,有些学生为父母对自己所付出的爱感动得哭了;有些父母看到到孩子的信时,也很感动,同时也在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的方法是否恰当,本次实践活动为亲子双方的沟通构建了一座桥梁,从而实现亲子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辅导目的。
但须注意的是该活动课类似于团体活动课,所以在操作的时候避免出现“一团乱”的现象。
感恩父母一、活动理念: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意识越来越强,有一种强烈追求自主的欲望。他们总认为自己长大了,有能力地处理一些事情。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把他们当成大人,当成朋友,给予他们足够宽松、自由的空间。而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点长大、懂事,但由于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依然像对待小孩子那样,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当强烈的意识与父母
的过多关爱发生冲撞时,学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的,有时心里明知父母是对的,也会反其道而行之。而对父母为他们做的一切,学生不但不能体会到爱,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不仅不知感恩,更不知珍惜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感恩父母的心理辅导。二、活动准备:
、课前调查,收集学生与父母间不愉快的事例内容反映的是子女与父母之间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对立和冲突。
、收集不同表达情绪类的词,并作成卡片,以供学生在活动时选择。、准备歌曲《天亮了》、《我爱我家》和《父母之爱》以及剪切《千里走单骑》电影片段。
三、本课目标:
通过本次辅导活动,让学生能理解父母的关爱,并学会运用同理心达到有效沟通,从而改善亲子关系。四、辅导过程:
(一)学生与父母交流的困惑
教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个调查:你觉得你和你的父母是否存在交流方面的困惑?如果有的话请具体的举例说明。学生回答:………………
(看学生回答的如何,再决定发言的人数)
教师:很好,这几位同学都讲出了自己的困惑。从他们的发言中我们能不能找出他们与父母交流的困惑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马上我请同学回答。学生讨论:……教师:(提问)他们与父母交流的困惑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是的,当我们与父母交流的时候,常常觉得他们思想落后,抱怨他们不理解我们,甚至觉得他们太罗嗦。但是同学们,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与父母交流的方法是否科学呢?
现在请同学看影片《千里走单骑》中的三个片段,请同学告诉我没有看第三片段时的,对这位父亲的评价和最终评价?是什么导致了父子二十几年的隔阂呢?学生:……
教师:的确,沟通对于扭转亲子关系很重要。接下来请同学们做下面个游戏,同时请你们思考一下这个游戏给我们怎样的启迪?(介绍游戏,之后开始游戏)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大家说的都很好。在这个游戏中,每个人都希望我们传递给对方一个准确的信息,可是结果却从()演绎到()。同样的,当你与你的父母交流的时候,你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需要他们来理解,理解是沟通的前提。所以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坦诚,表述一定要准确。
(二)伟大的父母之爱、歌曲《天亮了》的由来
教师: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年月日,在贵州马岭河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有名客人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的那一霎那,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对父母却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这个被媒体称为“伟大的父母之爱”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也深深地震撼了歌手韩红,她不仅认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为“儿子”,还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首催人泪下的歌曲《天亮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歌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播放音乐《天亮了》)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听出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意思吗?是的,它就是在赞美这世间最博大,最无私的父母之爱。他们不会因为你的一点过失就不再爱你。我们是否也不应该因为他们的一些误会而否认了他们的爱呢?正如太阳也有黑子但这并不能抹杀它哺育万物的功劳。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错可世界毕竟充满爱。、模拟情景,播放歌曲《天亮了》
教师:假设,现在你和妈妈就坐在这个缆车上,灭顶之灾就要降临在你们的身边,你和妈妈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你怎么办?请你在一两分钟内做出生命的抉择(同时播放《天亮了》来渲染气氛)。学生:……(三)感恩父母
教师:请同学回想一下,父母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你父母的生日是几号?(播放《爱的奉献》渲染气氛)学生:………………
教师:这几位同学的故事很感人,既然我们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那我冒昧的问一下,你爱你的父母及家人吗?你是如何表达你对父母的那份爱的?学生:………………
教师:我相信每位同学都深爱着自己的父母,只是表达的方式各有不同而已。现在,我给大家当回参谋:
、当你过生日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你有没有想过就在你降临人世的时候,恰好是你母亲最痛苦的时候,也是她最幸福的时候。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当你过生日的时候,给你的父母打个电话,说声“谢谢”。
、你在家洗脚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要替辛劳的父母洗一回脚呢?从他们脚下的老茧去感受他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辛劳。
、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当你回家或离家外出的时候,喊一声“爸妈”也许他们会回味许久,感觉自己的孩子懂事了。、……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起走出心中的墙和家人多一份理解,少一些隔阂,一起架起心与心桥梁
(播放《我的父母心》渲染气氛)附件:做游戏——、选择位学生为一组,由第一位学生抽签,看纸条内容(即表达一个情绪词语)。、第一位学生只能用肢体语言将纸条上的信息传递给后面的学生。、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位。
、最后一位学生凭借自己对前一位学生的表演的理解,说出一个表达情绪的词。(学生说不
出来,不能批评,要引导其思考内在的情绪是什么)
、全体学生将最后一位学生看到的情绪与纸条的原始信息比较。
(这一环级看前面课堂学生的反映情况,如果很积极,效果好,可省略这一环级)四、偷窥下的生活
从小学三四年级起,我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到现在已经写了十本。 我从来不对我的日记本上锁,而且正大光明地放在家里。 因为我信任我的父母。
这是我的第十本日记,从今年生日的那一天开始记起的。
因为从那一刻起,我十八岁了,这本日记也被我称做我的“成人日记”。 但那天,我气愤地回房,把它一页一页撕了个粉碎。
那一刻我感觉到,我是在撕裂自己的记忆,和自己的最真实的心。 日记里的每一个字,我想我是写给自己看的,发泄给自己看的。
而这样背弃了我的信任,侵犯了所谓的个人隐私,对我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伤害!
在最新的一期《萌芽》里,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说一个人的日记永远都只能保持一本。 是的,写完一本烧一本。
在剩下的九本日记本里,也有我不想让别人看的东西,是不是也该毁掉它们? 原因仅仅是以防夜长梦多。
(注:本文来自镇海中学校园论坛学生心语版块)问题:楼主为什么要毁掉心爱的的日记?如果是你,你的感受会是什么样?父母缘何喜欢偷看子女的日记?是对隐私的兴趣使然吗?五、与父母相处四字诀
1、看:在生活中我们应仔细观察父母的日常习惯,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2、听:聆听父母的需要、要求、忧虑及压力。3、做:努力学习,协助做家务,父母生日时送礼物等。
4、讲:早上问好,外出时向父母说“再见”。如果不能及时回家,一定要事先通知父母,经常用语言表达你对父母的关心,做错事时要主动认错。六、总结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都会希望自己拥有善解人意的,堪称榜样又似朋友的父母。然而多数不能如意。因为他们做父母的年龄永远与我们为人儿女的年龄相同,当我们为人生而感慨经验不足时,他们也在为为人家长感到头痛万分。于是焦虑、无助、无奈都由此而生,也许还会因此伤了我们的心。但是,为什么不让我们自己成为善解人意的儿女呢?不管我们曾经犯过什么错,也不管父母犯过哪些错,让我们都学会宽容和原谅吧。因为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是讲爱的地方。只要能感受到爱的存在,再多的争吵也能成为家庭和谐奏鸣曲的一部分。让我们记住那句话:。爱意味着永远不必说抱
歉,因为我们会彼此原谅。
七、给父母的一句话写一句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八、特别作业
收集十几年来(从你出生前到现在)父母和自己的照片,按年限或阶段摆排在一起,并用一句简短的话甚至一个词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变化。结束:周杰伦《听妈妈的话》
课后反思:总体来说,课堂的效果应该是令人满意的,但也有不小的遗憾。大致体会有以下几点:
、使得课堂成功的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教学结束时暴露出了自己作为子女的情感,对父母的感激、歉意等,当这种情感来临时候,连我都促不及防。声音的哽咽、想要止也止不住的泪水,或许还有表情的扭曲吧,这一切都充满了力量,从而将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快速而有效的传达给了在场的学生和听课老师。情感的感染力量确实可以产生惊人的效果。联想起自己曾为现在的高二()曾经的高一()上的一节关于弱势群体的课,压抑不住的对那些贫苦孩子的怜爱和疼惜,以及对自己曾经的共同的感受以泪水汹涌的形势爆发出来时,效果可以用惊叹来形容。它的确胜过苦口婆心。但这一切都不是设计的,也不能设计。因为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在其他班上却再也难以表现当时的那种感受,效果也差了很多。但我也可以学到的是不要怕在学生们面前暴露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关键是用心而不是语言来交流的。这应该也是一种自我暴露吧。
、课堂的最大遗憾则是自己在做代际沟通的原则与方法的指导时,表现非常苍白,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炼,甚至有表达不清之嫌疑。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尽量将理论的、抽象化的内容以故事、漫画等形象的东西,体现出来,可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同时增进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课堂的即时反应也表现得差强人意。比如在一名女同学讲述自己被母亲偷看日记的经历时,我应该能体会到她那种受伤害的感觉,以及至今难以释然的原因,但我竟然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忽视了与其共情,一步跨越到请大家体会父母的苦衷与用意,这在其他同学那里肯定感觉也不舒服。课堂应该以学生为本,只有尊重了他们的感受,尤其是共同感受,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教学语言应该更加精炼,这不是一时之功,需要经常的琢磨与思考。
课堂的准备上显得有些不足。比如安排两个女同学读建议和回答,以及课件播放等问题,也许将来也会遇到停电导致不能用多媒体手段的情况,所以对课堂可能会有的问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和准备,才不会在意外发生时自乱阵脚。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在《感恩的心》的歌曲声中,学生进入教室。
师:同学们,这首歌熟悉吗?谁能说说这是什么歌曲?部分学生大声地说:《感恩的心》。师:这首充满深情旋律的音乐,用手语来表达它的深刻内涵,是因为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先天就成哑巴的岁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
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
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师:听了这首深情的音乐和它背后凄美的故事,此刻你的心理有什么感触?它触动了你的心灵了吗?生:
师:古人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的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阳光雨露,请你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对你帮助较大,恩情较重的人呢?生:
师:那么在这许多值得感恩的人和事中,你最想感恩的人有是谁呢?生:父母居多
师:是的,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从无知的婴孩培养成了有知识有思想的青年,如果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做一个比喻,你认为父母对我们的爱象什么呢?生:
师:总结同学的发言。有个同学在他岁生日的晚上,写下了一篇文章,我们一起去听听:
念亲恩
今天是我的十八岁生日和往年不同的是我既没叫一个同学也没吵闹着父母要生日礼物我希望这个日子赶快过去希望记性越来越差的母亲会把这个日子忘了。然而当我晚上回到家里,生日蛋糕已经摆放在桌子正中,凝视着母亲斑白的鬓发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去年六月,同在一个单位的父母双双下岗,这对于我们这样一户靠工资吃饭的平常人家几乎是灾难。那几天日子过得黯淡极了,父母整日无言,沉闷的家中剩下的只是此起彼伏的哀叹声。祸不单行,那个月,我在就读的学校里被几个痞子欺负,我只是情急中胡乱推了其中一个,没想到这一推却把其中一个推成了脾出血,要在医院做切除手术。因为这事,我和父母被告上了法庭,一大堆的医药费一下子落在了我们原本困顿的家中,一下子几乎倾家荡产。然而对方家中还扬言这事没有完,尽管母亲已经给人家磕头作揖说尽了好话。当时我真的想一死了之,一了百了。家中没有能力受这样的折腾啊!然而当母亲面对我的时候,却一句报怨的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抚摸我的头发,安慰我:“孩子,这不怪你,妈知道你不是惹祸的孩子,命里要发生的事,谁也阻拦不了,过去就好了,就好了。当时,我惊吓的心多想是母亲打我一顿骂我一顿,狠狠地对着我发泄一番,可是都没有。母亲的包容让我这颗愧疚的心一直愧疚着。两个月后的高考,我落榜了。我没有脸跟妈妈商量复读的事,尽管我无数次梦想踏进那个神圣的大学门槛。我不能再为家里添负担了,想了好久,决定跟几个同学一起南下打工。没想妈妈知道后像换了个面孔似的臭骂我一顿:“没出息的东西,打工能干一辈子你那么小年纪出去给人家干嘛?像我一样给人家擦桌子、扫地、刷厕所呀!”母亲哭了,哭得那样悲伤,像所有希望一并破灭的那种悲伤。而后,母亲哽噎着说:“孩子,以后没有文化怎么行啊” 我再也不能说什么了。从那以后,我觉得我这个身体的一部分是属于母亲的,这里面有她追求、寄托和生存着的希望。
复读的一年里,我拼命地读书,为了母亲,我没有理由放松自己。为了赚到我的学费,爸爸每天贩些菜到街上卖,而妈妈不仅在一个单位里打扫卫生,还接下了一个早晚送奶的活。 过重的劳累让母亲得了骨质疏松症,我有时看见她对着床头尖上抵自己腰,表情很痛苦。我有劝她去医院看看,她总是说没事,我知道她舍不得为自己花钱 念亲恩,亲恩深似海,何日答报?何以回报?
师:当我们落寞的时候,是母亲抚慰我们孤寂的心灵,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是父亲给我们照亮茫茫的人生,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他们是我们生命中最最需要感恩的人。那么我们对父母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小的测试,你对你的父母有多少了解:我所了解的父母
爸爸生日————妈妈生日——————
爸爸最喜欢吃的食品——————妈妈最喜欢吃的食品————爸爸所穿鞋子的尺码——————妈妈所穿鞋子的尺码————爸爸爱看的电视频道——————妈妈爱看的电视频道————爸爸的身体健康状况————————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爸爸对我的期望——————妈妈对我的期望——————
生:填写完后,以人为组分组讨论,把自己的情况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把自己的情况与全班人交流,
师: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你的付出与父母对你的付出成正比吗?你们平时的所思所做
有多少是想到了父母呢?
我想此时此刻,你心理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有许多想做的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生:
(自由讨论,请二、三位学生回答)
生:父母为我付出太多,一辈子也还不清父母的情。生:作为子女没有任何理由嫌弃自己的父母。
生:以前与父母沟通不够,总埋怨不能理解自己,现在想想我根本就没有关心过他们,只是一味埋怨他们,今后我要多体谅父母,多关心父母。
师:同学们讲得太好了,我也深有同感,如果是我,我想说:“妈妈,我爱你!”记得有这样一首歌:“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泥雨中的花雨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馅饺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家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在干啥,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咱的妈!”我们出生的时候,一个天使就会一直陪伴着我们,直到我们长大成人,直到她累的趴下。但即使趴下,她也不会放弃牵挂!那就是母亲,那就是娘!那是让我们最应该感恩的一个人!很可惜,我的天使,我的母亲,在她人生正当壮年之时,却因病离开了。我是亲眼看着她离去的。她临走时,无奈的双眸里,流露的不只是痛苦,更多的是牵挂!此时,我被撕裂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离去了,永远地离去了,我再也不能对着她喊一声“娘”了!是她把我领到这个世界上,而她却永远走了。也许“我爱你”这三个字你会觉得说不出口,可我再也没机会说了,我是多么希望我还能有机会说,但那是永远不可能了!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趁我们父母还健在的时候,我们能永怀一颗感恩的心,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播放《感恩的心》
我来自偶然,象一颗尘土,又谁看到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