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畴及基本要求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畴:入院5-7天不能确诊病例;住院期间不明原因的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院内感染经积极抢救仍未脱离危险、病情仍不稳定者;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或者疗效极差的疑难杂症;病情危重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病例;涉及重大疑难手术或需再次手术治疗病例;住院期间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它需要讨论的病例
讨论会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 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
二、 讨论地点
三、 主持人:姓名、职务(或职称)
四、 参加人员:人数、具体姓名、职称
五、 记录人:姓名、职称
六、 议程
(一) 主持人宣布开会,说明本例讨论的内容及目的。
(二) 主管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报告病历摘要:
1、 患者床位、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入院日期
2、 主诉、主要现病史、既往病史、个人史
3、 阳性体征、实验室报告、影像学及特殊检查(内窥镜、血管介入诊断)结果。
4、 初步临床诊断(包括合并症、并发症)及诊断思路。
5、 诊断治疗经过,患者对现行治疗方案的依从性、有效性及存在问题
6、 请求与会医师解决的疑难问题何在?即讨论目的是什么?
(三) 上级医师对于本例的要害部分给予补充或强调,并提出对于所提出问题的初步解决办法或诊治意见。
(四) 与会人员共同阅读相关资料如X光片,超声片,并提问。
(五) 与会医师发言:就主管医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诊治思路,要求发言医师能够科学分析,有理有据地提出具体诊治措施,必要时可借鉴文献或个人临床经验,认真负责地予以回答主管医师的问题。提倡争论及学术气氛。
记录人应详细地记录每位医师的发言。
(六) 主持人总结:综合大家意见进行总括,提出最后的临床诊断(包括合并症、并发症),并对本例的疑难问题给予结论性的意见,补充,或修正现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新的治疗措施,要提出疗效观察指标,在执行过程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问题,如何防范等。初步估计病程及预后。
主持人应从理论与实践层次深入分析本例疑难之缘由。解决疑难问题措施的依据,做为临床启示,指导下级医师提高水平。
(七) 科内疑难讨论会仍不能解决的病例应及时上报医务处,组织全院或请院外专家会诊。
(八) 主持人签名:
记录人签名:
参加人员签名:
(九) 记录日期: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