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交底单
工程名称: 编 号: 单位工程 施工部位 交底时间 护岸、泵闸 分项工程 基础水泥搅拌桩 K23+621~k26+498.5左右侧 年 月 日 图纸名称及编 水泥搅拌桩平面布置图及断面图 号 进度要求 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1、搅拌桩平面布置 搅拌桩施工平面图 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施工工艺 2.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制浆站、输浆管道准备→搅拌桩机就位→调整位置及垂直度→搅拌下沉、制浆→喷浆→重复上下搅拌、喷浆→出桩顶浆液溢30s→钻机移位→下根桩作业。 2.2、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a.放线:按设计图纸放线,准确定出各搅拌桩的位置。 b.所需材料提前进场。 c.施工前测量人员先校核施工图纸,按图纸确定搅拌桩的位置和标高。 (2)钻机就位:搅拌桩机就位、对中,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钻。 (3)搅拌下沉、制浆:沿导向架边旋转、边切土、下沉直至加固深度。按照试桩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
水泥搅拌桩平面布置图 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水泥搅拌桩施工 (4)搅拌提升:预搅下沉至设计深度后,开动灰浆泵把水泥浆压入软土层中,边提升、边搅拌、边喷浆,使水泥浆与土体充分拌和。 (5)重复上下搅拌、喷浆:为使软土层与水泥浆搅拌均匀,用同样方法,进行二次搅拌下沉、提升喷浆,施工的要求同第一次。 (6)水泥搅拌桩桩径为0.7m。喷浆钻进速度为0.8~1.0m/min;提升速度为0.8~1.0m/min;搅拌转数≥70转/min;下沉喷浆压力为0.25~0.40Mpa。 2.3、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时使用定位卡以确保桩位的准确度和桩机的水平、垂直精度。各种电器设备要有防雨措施,严防漏电事故发生。 (2)水泥浆不能离析,水泥浆要严格按照设计的配合比配置,水泥要过筛,为防止水泥浆离析,可在灰浆机中不断搅动,待压浆前才浆水泥浆倒入料斗中。 (3)深层搅拌施工中采用少量多次喷浆的方法,保证多次搅拌,多次喷浆。搅拌过程中均喷水泥浆,边搅拌边喷浆。 (4)严格按照设计的水灰比配制浆液,配制好的浆液必须过滤。集料池中的浆液保持搅匀状态,避免水泥浆分层。 (5)水泥搅拌桩采用湿喷法施工,选用单轴双头搅拌机施工,搅拌桩直径70cm。搅拌速度<70cm/min,如采用其他施工机械施工,按相同置换率、强度指标控制。泵送浆液前,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输浆。现场拌制浆液,应有专人记录每根桩水泥用量,并记录送浆开始、结束时间。供浆必须连续,拌和必须均匀。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应使搅拌机下沉到停浆面以下0.5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上升。如因故停浆超过3小时,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应先拆除输浆管路,清洗后备用。 (6)施工前应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结合设计要求,选择最佳配施工方法、工合比,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并现场试桩,加固体试块在标准养护条艺流程及操作件下28天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1.0Mp。 要点 (7)水泥搅拌桩停浆面应高于桩顶设计高程50cm。在开挖基坑 时,应将桩施工质量较差段人工凿除,桩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5%,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 (8)预搅下沉,搅拌机边搅边切土下沉,预搅下沉时不宜冲水,遇到较硬土质下沉较慢时方可适量冲水,冲水后应考虑冲水成桩对桩身强度的影响,硬土应充分预搅切碎。 (9)质量检测:成桩7天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目测搅拌的均匀性,测量成桩直径,检查数量为总桩数5%;成桩后3天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查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成桩28天后,采用双管单动取样器砖孔取芯进行抗压强度检验和桩体标准贯入检验,检验数量为1%,不少于3根。 2.4、质量检验标准 2.4.1主要检验项目 (1)水泥搅拌体与搅拌桩的钻孔取芯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搅拌桩钻孔取芯率不应低于 85%,芯样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验收批抽样检验,监理单 位见证抽样。检验方法:检查钻孔取样记录和芯样试件试验报告。 (2)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的检测数量和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复合地基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3)所用水泥和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材料进场批次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4)水泥浆的水灰比和每立方米加固体的水泥用量应满足设计和技施工方法、工术方案的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施工段全数检查。艺流程及操作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和制浆施工记录。 要点 2.4.2一般检验项目 (1)搅拌头的转速、贯入与提升速度、着底电流和水泥浆流量等应符合试验段施工 所确定的工艺参数。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2)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数量 单元测点 检 验 方 法 1 桩位 50 1 逐件检查 拉线用钢尺测量纵横 两方向,取大值 2 桩底标高 ±200 +100 3 桩顶标高 -50 4 桩径 5 ±0.04D 抽查 10% 垂直度(每15 1 1 1 1 测量机头深度 用水准仪测量 用钢尺测量 用经纬仪或吊线测量 注:①D为水泥搅拌桩的直径,单位为mm。 ②表中桩顶标高不包括浮浆厚度。 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标准 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1、质量目标: 合格。 3.2、质量保证措施 本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将对该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根据设计图纸与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指标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控制施工质量。 实行严格的质量奖惩措施,奖优罚劣,对不合格的人员坚决撤换。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三级质检制度,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自的岗位职责,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召开工程进度、质量协调例会,切实保证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设计的要求、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案执行。 质量把关落实到人,各负其责,职责分明。质量责任人在施工过程中处处检查,层层把关。 每班施工认真作好详细的原始记录。全部原始记录汇总归档。保持施工设备状态良好,经常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桩的垂直度的监测工作。 4、安全保证措施 4.1、安全生产方针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杭州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及我单位的《安全手册》,始终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对施工全过程中实施有计划、系统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树立全员安全意识,为确保施工期间的人身、设备及环境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4.2、制度保证措施 ①严格执行国家《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及当地的有关部门关于施工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我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确 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标准 保安全生产。 ②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分级管理。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③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安监部每周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一次抽查,每月一次大检查,项目部积极配合上级安全部门的安全监督。对存在的安全事故苗头和隐患及时处理。并根据安全检查情况实施奖惩。 ④开展安全达标竞赛,项目部定期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组织队与队、班组与班组之间的安全达标竞赛活动,做到100%达标。 ⑤随时接受业主及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考评,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⑥广泛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安全员生产意思和自我防护意思,使每个职工都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打好安全基础,形成全员参加、人人有责、全员管理的安全生产氛围。 4.3、施工安全用电措施 ①建立电气安全管理和经济责任制度,由专业电工负责电器的安装和使用规定,专职安全员负责巡视监督检查。 ②由专业人员负责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内容包括配电装置及其电容量、供电线路的走向和现场照明的设置、生活、生产设施用电负荷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电器安全技术规定。 ③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之懂得电的基本知识,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从而安全、有效的进行工作。 ④施工现场装备行业统一规定的标准电源箱。对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专门设置的接地板进行接地,以防止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而造成意外。电器线路和用电设备安装完成后,由安全 部门验收合格后进行使用。 ⑤经常对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测试,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有无破损,绝缘电阻是否合格;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是否有保护,屏保装置是否合格安全要求,安全间距是否足够,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是否正确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安装是否合格,电气设备运行中是否有过热等内容。每周质量控制要点测试一次开关、接地电阻的接触和安全状况,并有书面记录,发现及质量标准 问题及时纠正。 ⑥专业电工持证上岗。电工有权拒绝执行违反电器安全规程的工作指令,安全员有权对违反用电安全的行为进行处罚,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技术负责人 现场工程师 质检员 接受交底班组: 桩基施工班组 接受交底人员: 交底时间:
2019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