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918419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7.03
(21)申请号 201920394683.1(22)申请日 2019.03.26
(73)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
地址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星辉西
路8号(72)发明人 雷雨 毕琼 邓世斌 董博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1292
代理人 王海文(51)Int.Cl.
E04H 9/02(2006.01)E04B 1/9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包括屈曲约束支撑、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共同连接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同一节点,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该节点固定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该节点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构造结构,该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梁、柱为一体化的结构,可以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屈曲约束支撑快速组装,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
CN 210918419 UCN 21091841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包括屈曲约束支撑、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共同连接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同一节点,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该节点固定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该节点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节点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节点板,第二节点板预埋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上,预埋就位一起浇筑养护成型,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与第二节点板固定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与第二节点板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板包括第一预埋板以及与第一预埋板表面垂直连接第一耳板,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板状的安装部与第一耳板对接固定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与第一耳板可拆卸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端部预埋安装H型钢的钢骨,并在钢骨端部焊接的第二预埋板,在所述第二预埋板朝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外侧的表面上设有两块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平行、竖向设置并与第二预埋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耳板插入到两块第二耳板之间并由销轴或者高强度螺栓穿过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耳板的两侧设有若干第一劲肋,第一劲肋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并同时与第一预埋板和第一耳板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劲肋的位置靠近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连接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板、第一耳板以及第一劲肋采用一体化成型方式构成或者相互焊接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部与第一耳板对接连接的两侧面设置若干第二劲肋,所述第二劲肋与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部表面以及第一耳板表面垂直焊接连接,且安装部表面与第二耳板表面的第二劲肋一一对应并采用对接方式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块所述第二耳板的外侧分别平行设置有若干第三劲肋,两侧的第三劲肋对称,且第三劲肋同时与第二耳板和第二预埋板垂直连接。
10.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第二预埋板、第二耳板和第三劲肋采用一体化成型方式构成或者相互焊接成型。
2
CN 210918419 U
说 明 书
1/4页
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构造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高烈度地区的结构设计,由于地震作用明显,常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配筋太多,从而节点核心区钢筋冲突,造成施工就位困难。为降低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区域配筋数量,因此在高烈度地区通常采用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的结构体系节点结构如附图1所示。利用屈曲约束支撑自身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耗能能力,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体系协同作用,既提高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侧刚度和耗散地震能的能力,又解决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区的钢筋拥挤问题。然而,由于屈曲约束支撑节点板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存在就位困难的问题,该结构体系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构造结构,该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梁、柱为一体化的结构,可以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屈曲约束支撑快速组装,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包括屈曲约束支撑、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共同连接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同一节点,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该节点固定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该节点可拆卸式连接。
[0006]进一步地,节点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节点板,第二节点板预埋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上,预埋就位一起浇筑养护成型,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与第二节点板固定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与第二节点板可拆卸式连接。[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节点板包括第一预埋板以及与第一预埋板表面垂直连接第一耳板,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部与第一耳板对接固定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与第一耳板可拆卸式连接。[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端部预埋安装H型钢的钢骨,并在钢骨端部焊接的第二预埋板,在所述第二预埋板朝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外侧的表面上设有两块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平行、竖向设置并与第二预埋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耳板插入到两块第二耳板之间并由销轴或者高强度螺栓穿过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连接。[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耳板的两侧设有若干第一劲肋,第一劲肋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并同时与第一预埋板和第一耳板垂直连接。
3
CN 210918419 U[0010]
说 明 书
2/4页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劲肋的位置靠近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连接的连接处。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埋板、第一耳板以及第一劲肋采用一体化成型方式构成或者相互焊接成型。[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板状的安装部与第一耳板对接连接的两侧面设置若干第二劲肋,所述第二劲肋与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部表面以及第一耳板表面垂直焊接连接,且安装部表面与第二耳板表面的第二劲肋一一对应并采用对接方式焊接。[0013]进一步地,在两块所述第二耳板的外侧分别平行设置有若干第三劲肋,两侧的第三劲肋对称,且第三劲肋同时与第二耳板和第二预埋板垂直连接。[0014]进一步地,所述钢骨、第二预埋板、第二耳板和第三劲肋采用一体化成型方式构成或者相互焊接成型。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形式存在的屈曲约束支撑与结构梁柱节点连接处组装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涉及了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屈曲约束支撑以及连接板。第二节点板固定安装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上,其中连接板上侧与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连接。第二节点板下侧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一端钢骨处焊接的连接板连接成铰。采用上述节点构造,改变了传统的梁、柱为一体化的结构,可以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屈曲约束支撑快速组装,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现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8]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常规的屈曲约束支撑与传统梁柱节点的安装构造示意图。[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三维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屈曲约束支撑与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二维平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屈曲约束支撑与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二维俯视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屈曲约束支撑与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屈曲约束支撑与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二维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
4
CN 210918419 U
说 明 书
3/4页
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性的。[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第一”、“第二”、“第三”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
[0026]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本实用新型。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0028]现有技术中,基于常规的屈曲约束支撑与传统梁柱节点的安装构造,如附图1所示,包括由钢筋混凝土梁1与钢筋混凝土柱2构成的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倾斜设置的屈曲约束支撑3,屈曲约束支撑3的两端分别经第一节点板4固联在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利用屈曲约束支撑3与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为一体,两者协同作用,从而达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目的,抗震性能良好。[0029]然而,在钢筋混凝土梁1、钢筋混凝土柱2以及屈曲约束支撑3的连接节点处,需要先采用预埋钢连接件7的第一节点板4与钢筋混凝土梁1、钢筋混凝土柱2连接,然后在采用拼接板5和高强螺栓6实现屈曲约束支撑3与第一节点板4连接。此种节点连接结构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会造成,第一节点板4与钢筋混凝土梁1、钢筋混凝土柱2需要进行两次连接安装,钢连接件7预埋位置偏差会造成第一节点板5安装不到位,造成屈曲约束支撑3与第一节点板4安装偏差甚至无法安装,节点的施工难度大大提升。[0030]实施例一[0031]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如附图2~5所示,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屈曲约束支撑3以及预埋安装第二节点板40。第二节点板40固定安装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上,并与屈曲约束支撑3的一端固定连接。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的一端与第一节点板40可拆卸式连接。采用此种节点连接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梁、柱为一体化的结构,可以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屈曲约束支撑快速组装,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0032]在实施例中,具体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在工厂与第二节点板40预埋就位一起浇筑养护成型。第二节点板40,包括第一预埋板41、第一耳板42以及八块第一劲肋43。第一预埋板41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预埋就位一起浇筑养护成型,且朝外的一侧表面裸露。第一耳板42沿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高度方向竖向设置,并垂直焊接固定在第一预埋件41朝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外的一侧面上,在第一耳板42上开设有销轴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耳板42呈三角板形状。八块第一劲肋43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一耳板42两侧并同时与第一预埋板41和第一耳板42垂直焊接连接,保证局部稳定并传递力。[00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劲肋43的固定位置靠近销轴孔对应第一耳板42位置处,以提高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与第二节点板40的耳板42之间连接可靠性。[0034]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在建筑施工现场植筋、支模后浇筑成型或者在工厂预制成
5
CN 210918419 U
说 明 书
4/4页
型送至建筑施工现场。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成型时前,在其两端端部分别预埋安装预埋H型钢的钢骨21,并在钢骨21端部焊接矩形的第二预埋板22,在第二预埋板22朝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外侧的表面上设有两块半椭圆形的第二耳板23。两块第二耳板23平行、竖向设置并与第二预埋板22垂直焊接连接。在两块第二耳板23表面设有贯通的销轴孔,在两块第二耳板23的外侧分别平行设置有两块第三劲肋24,两侧的第三劲肋24对称,且第三劲肋24同时与第二耳板23和第二预埋板22垂直焊接连接。[0035]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钢骨21、第二预埋板22以及第二耳板23同钢筋混凝土的连接可靠性,在成型植筋时,在钢骨21外侧需适当增加钢筋数量,提高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成型后两端端部的稳定性。[0036]屈曲约束支撑3的一端用于与第二节点板40固定连接的安装部31,呈板状,与第一耳板42呈对接方式焊接连接,安装部31应位于屈曲约束支撑3中心长度方向上。同时,为了防止屈曲约束支撑3与第二节点板40连接面破坏,在其连接处的两侧面增加设置若干第二劲肋32。第二劲肋32分别与屈曲约束支撑3的安装部31表面以及第二耳板42表面垂直焊接连接,同时安装部31表面与第二耳板42表面的第二劲肋32一一对应并采用对接方式焊接。[0037]组装时,第二节点板40首选预埋安装在浇筑钢筋混凝土柱10上,然后吊装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使得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一端两块第二耳板23与第一耳板23靠近,第一耳板23插入到两块第二耳板23之间,并采用高强度的销轴(图中未视出)连接,形成铰接结构。屈曲约束支撑3与第一耳板对接焊接连接并采用第二劲肋32补强。组装完成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的一端与第二节点板40铰接外空洞区域采用混凝土填实处理。[0038]本实用新型中的节点连接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梁、柱为一体化的结构,可以实现快速组装,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屈曲约束支撑仅仅与第二节点板连接,改善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情况,降低了脱离风险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铰接,使得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钢筋不再深入柱内,大大减少节点区域钢筋,改善了梁柱节点难以现场安装浇筑的问题。再者,由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与第二节点板铰接,在地震时可产生一定偏移,降低了地震波对结构的影响。[0039]实施例二[0040]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结构,如附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节点板40第一预埋板41、第一耳板42以及八块第一劲肋43采用一体化成型方式构成,以提高强度。钢骨21、第二预埋板22、第二耳板23和第三劲肋24采用一体化成型方式构成,以提高强度。第一耳板42和第二耳板23开设有对应的若干螺栓孔。[0041]组装时,第一耳板42插入第二耳板24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在满足可拆卸的情况下,提高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0与第二节点板40之间的连接强度。
6
CN 2109184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7
CN 2109184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2
8
CN 2109184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3
图4
9
CN 2109184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5
图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