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郑州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分析研究
作者:魏丽
来源:《财讯》2018年第28期
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者的资金投向是对风险收益慎重抉择的结果。城市投资环境的优劣标志着城市经济发展潜力的程度,也揭示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当今社会,各城市之间竞争日趋白热化。本文选取了24个指标构建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聚类和因子分析法对郑州及其它十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和排名,得出郑州市综合排名第七位,通过比较分析准确定位,找准差距,分析郑州市的优势和短板,从而提出提升郑州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措施和建议,最终实现郑州市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投资环境 竞争力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引 言
投资者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投资环境,选择最有利的环境进行投资。投资环境既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软环境,都是投资的外部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化趋势日益加强,资金流动日益频繁,从而区域之间的引资竞争也日益激烈。投资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决定吸收外来资金的多寡,还决定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以及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程度。对郑州市投资环境进行研究,找准区域定位,明确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薄弱环节和优势环节,并通過其他城市的对比研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提升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发展计策,为实现城市快速协调稳定发展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理论根据和参考。 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选取影响投资环境要素系统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持续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综合借鉴现有各种相关指标体系,然后结合国家、各省统计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公布的定量指标,确定中国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 24个具体操作指标构成。(见下表2-1)本文指标数据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6》,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进出口总额、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这四个指标的数据均来自本文所选城市201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16各城市统计年鉴。 郑州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基于聚类分析的比较分析
作为对比的十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重庆市、成都市、太原市、合肥市、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既能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比较以找出差距;又能与同等区位的五城作比较,找出优势提高郑州市的经济集聚能力;还能与西部内发展较好的城市对比,以扬长避短吸纳更多的资源流入。 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第一类:南京、杭州、武汉、长沙、成都,竞争力为中等水平 第二类:合肥、郑州、南昌、太原,最后一批,竞争力比较弱 第三类:重庆,仅次于上海 第四类:上海,竞争力最强
(2)基于因子分析得到的综合排序的比较分析
根据因子方差贡献表和因子载荷矩阵表及KMO检验结果来看,Sig.的值为0.000小于0.05,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经因子分析后得到4个公共因子。具体结果为:第一、二、三、四主因子对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9.714%、24.190%、8.576%、5.594%。四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8.074%>85%。因此以抽取的这4个公共因子代表原始的24个指标变量,便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分析。 对因子载荷矩阵表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主因子中包含的指标反映城市经济运行,所以称其为经济运行环境因子。第二主因子F2可以称为人才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因子。称第三主因子F3为水电供应和消费环境因子。第四主因子中载荷较大的指标包括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所以第四主因子F4可以叫做建设因子。
加权综合四个主公共因子的得分,即综合模型: (3.1)
利用上式,算出各个城市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可得这十一个城市的投资环境竞争力排名。结果如下表3-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表3-1 来看,郑州的综合得分为-0.29,排在第七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处于第二名。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性大都市,各方面的发展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投资环境竞争力也是最强的。重庆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虽区位优势不明显,但城市规模大发展迅速。成都是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武汉一直以来是中部六省发展较好的城市。长沙紧邻经济发达的广东省。
(3)对四个主因子分别排序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将城市按第一主因子得分排序结果依次为:重庆、上海、成都、杭州、南京、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
由上可知,郑州对经济运行环境因子排名在第七位。第一主因子中的指标都排名相对靠后,且郑州市人口密度达到仅次于上海,然而从业人数却排在第七位,表明郑州市的城市规模比较小。但郑州市进出口总额达到570.30亿美元,在中部六省排在第一位且远高于其他五个省会城市。
第二,将城市按第二主因子得分排序结果依次为:太原、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合肥、重庆、南昌、长沙
郑州在社会人才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因子方面排在第六位。但郑州市高等教育水平质量较弱,缺乏高水平人才,并且科研经费投入仅占GDP的1.2%几乎处在末位,致使郑州的科技创新能力不高,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综合经济状况。第三产业比重为48.%,倒数第三,上海为67.76%,杭州南京也是55%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加快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是郑州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阶段。
(3)将城市按第三主因子得分排序结果依次为:杭州、长沙、成都、南京、上海、武汉、郑州、南昌、合肥、重庆、太原
第三主因子郑州排在第七位,且目前郑州市的地铁数量远不及城市人口规模,所以继续增加城市基础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人均消费支出18530元排在第七位,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2元排在第八位,所以郑州市要致力于营造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来吸引更多优质外来投资,创造更多利润,提升郑州市经济水平。
(4)将城市按第一主因子得分排序结果依次为:上海、合肥、南昌、郑州、武汉、长沙、成都、南京、太原、重庆、杭州
对于建设因子,郑州市排在第四位相对靠前。但建设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完善,使之不仅能适应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又能引导城市进步方向。所以郑州市的建设也必须随着发展而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升郑州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投资环境是一个区域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也是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证。根据以上对郑州市投资环境现状的分析和评价,为把郑州市建设成中原经济区的领头羊,大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以下进一步完善郑州投资环境的建议和相关措施。首先,改善投资硬环境。坚定不移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交通设施的建设实现交通一体化的同时加强生态经济体系的建设。其次,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工业,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化、高端化、集聚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此来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再次,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疏通间接融资渠道,发展各类投资主体,形成各类投资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然后,优化人才结构。要通过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来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率。最后,营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设立公平、透明、开放的市场规则,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氛围,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1]陈员华,贺清清,钱曼.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长三角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估[J].高教论述,2012,(06).
[2]苏玉峰.郑州市投资环境评价及分析研究[J].时代金融,2009,(07).
[3]丰蕾.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7). [4] 赵丁丁. 郑东新区的竞争战略选择分析[D].河北大学,2013.
[5] 胡志伟.中部六省会城市竞争力分析与南昌对策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05. [6] 霍再强.区域投资环境综合评判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02). [7] 岳喜贵. 外商直接投资对郑州市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 [8]聂强.中国四个直辖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比较研究[J].城市研究,2010,(06). [9]刘芬,邓宏兵. 湖北省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7,(3). [10]杨芳.中原经济区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比较研究[D]. 河北:河北工程大学,2009. 作者简介:魏丽(1993-),女,汉,河南南阳,硕士研究生,天津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