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方案
姓名及学号 陆兰 201210400108 提问技能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 训练时间 2015.07.03 教学技能训练课题 任教年级、科目 教学内容 《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本身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 2、懂得做事要认准方向,善于听取他人的劝告,有错要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 分配时间 10s 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经阅读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提几个问题,考一考大家的阅读成果。 应用教学技能要素 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集中精神。 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生倾听教师讲解。 应用教学媒体、板书 板书:南辕北辙 1分钟 教师:商人要去到哪里去? 教师:同学们我们要远行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个去楚国的商人都做了哪些准备呢?他有哪些有利条件? 教师: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内容知道的?出示对话部分(然后指导朗读。)让学生读读这些对话,边读边想:路人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和语气去问话的?坐车的人又是怎样语气回答的呢? 提问技能。通过一系列的记忆理解型提问使学生掌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重难点, 学生回答问题,在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和性格。 屏幕出示: 目的:楚国 有利条件:马好,路费多,车夫技术好 方向:北方 最终:无法到达楚国 5分钟 教师:这个商人有这么多的有利条件,他最终能到达楚国了吗?他为什么到不了楚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 教师:他不知道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教师:商人人为什么不听劝告? 这三个“没关系”说明什么?从他的四次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假如你遇到那个商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了“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通过学习这则寓言都收获不少。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作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最后老师给大家留一个小小的课后作业,请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商人和朋友分别后会发生什么?给这个寓言续写一个结局。 南辕北辙 提问技能。通过一系列分析、评价型提问使学生通过思考理解人物性格、形象,从而进一步理解寓言的寓意。 提问技能。通过创造型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开放式作业,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回答问题,并将书中的相关句子读出。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答案,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 学生交流分享学习收获,获得情感上的启迪。一个人如果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是实现不了目标。 屏幕出示:启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 附:重要的板书设计 目的:楚国(南方) 方向:北方 有利条件:马好、路费多、车夫技术好 最终:无法到达楚国 评价与反思
自我评价、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