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桥梁工程的下部结构施工下艺与施工安全措施保障对工程质量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要提高下部结构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有好的施工工艺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又大大提高箱梁的施工效率,是提高整个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合理工艺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一、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施工前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合同文件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包括合同文件的研究、施工现场环境调查、熟悉桥梁施工图等设计文件,同时所有编制原则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建设管理规范相关规定;并且确保所有动工申请工作已做好,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已到位;搜集到的与工程相关联的资料和案例要准备好,以供工作人员参考。
(二)技术准备
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资料到位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的再次审核,确保工程在能力范围之内,没有出现其它的偏差;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和施工中应注意的细节和安全防护;确保混凝土施工人员具备混凝土的制造工艺,技术娴熟。
(三)施工现场规划布置
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要先进行现场的布置才能开工,避免出现其它问题,影响施工。施工现场进行围护栏的安装,确保市民不会走进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施工中的用电设备要安放在安全的位置,并确保电线、插排等没有漏电现场,保证安全用电,而且,确保电的来源要稳定,尽量不要连接到电压比较低的地方,以防施工过程中突然断电,为工作带来麻烦;建一个蓄水池,确保水源的安全,并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查,这样避免出现污染或者有害矿物质,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搅拌机、钢筋弯曲机、插动器、装载机等均放置在安全、适当的位置。
(四)人员就绪
工程开工前确保各方工作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实验员、机械工、钢筋工、木工、砼工、架子工、钳工、普通下工等)已经到位,并且经过了安全培训,个人的安全帽、安全带、工装等均已发放到手,技术人员的从业技术资格证书也经过审核检测。
(五)工程原材料
工程中的原料确保已经到位,即使没有全到,也能确保开工后不会耽误工程进度,原料的质量要进行检查,确保没有过期、劣质等问题,尤其是水泥、砂石,他们的标号和颗粒大小都要合工程要求;工程中的钢筋、模版确保没有质量问题,没有出现破损现象;各原料排放整齐,并具有完整清晰的资料显示牌,清晰地标识出原料的产地、数量、检验状态、合格证等。
(六)机具和先进工艺的选择
施工时,要按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先进机具和先进工艺。
二、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
桥梁的下部包括三个方面,基础、桥墩、桥台,这三个部分一般是分开来进行施工的,按照施工进度,先是基础施工、然后是桥墩的施工、最后是桥台地加盖,也就是俗语说的“盖帽”。
(一)基础
基础包括:浅基础、深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管柱基础、地下连续墙),是根据埋置深度来分的。
扩大基础作为直接基础的一种,主要特点在于将基础底板直接设置于地基上,上部结构传递来的荷载主要通过扩大基础的底板进而传递到地基上。它的施工工艺一般是明挖,根据现场的勘探,合理选择排水的方式,并采取有效的方式防止渗漏;进行基坑支护作业和基坑土方的开挖,基坑的大小要符合基础施工的要求,一般基底应比设计平面尺寸每边个多出来50-100cm,边线位置、基础轴线和标高要经过准确测定,然后,监理工程师对数据和划线区再次进行审核,确保没有错误后就可以开始挖基坑了(注意,基坑的的深度要在6米以内,坑壁的坡度按照规定或者设计来实施)。
桩基础由桩和承台两个部分组成,桩在平面排列上可成为一排或者多排,桩顶由承台联成整体以此来传递荷载,桩身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埋入地基土之中。桩基础分为很多种形式,其中在桥梁施工中实际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对地质的适应性好,机械设备也相对的简单,可操作性强,挤压小,不容易产生挤土效应。它的施工一般分为三部分:灌注桩成孔及清孔作业、钢筋骨架地制作及安放、水泥混凝土浇筑。第一部分主要通过钻机作业,钻机安装时要确保机架吊点、转盘中心和桩位中心在一条水平线上,作业期间要注意速度适中,不可因速度过快而撞损护筒,作业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确保符合规定,检查结束合格后,进行钻孔的清孔作业;第二部分是制作钢筋骨架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加强对骨架的保护,以免出现变形,影响承载力,不管是现场加工还是加工后运到现场,都要不定时地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定;第三部分
是水泥混凝土的浇筑,包括导管施工和水泥混凝土的注入两步骤,导管在使用前要注意进行抗拉力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安装导管时要在底部预留适当的位置,便于混凝土的灌入,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注意,浇筑前要对导管进行清孔),浇筑时要特别注意整个过程的连续性,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一定要将导管全部埋住,等到灌注的位置接近钢筋骨架时适当减速。
(二)桥墩
桥墩主要分为柱式桥墩、钢筋混凝土薄壁墩台两种形式。相比起来,柱式桥墩适用范围广,施工简单易操作,在公路的施工中最常使用,市政桥梁的桥墩一般要根据具体的市区施工条件来确定,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基础要求差不多,也是要注意各项工作符合相关的规定和程序,注意施工中的细节。
桥墩易受大气及水的侵蚀,所以在混凝土选择时一般要选择耐腐蚀混凝土,混凝土表面要做成光滑的清水混凝土。
(三)桥台
墩台施工技术主要是要在钢筋的捆扎和混凝土的浇筑上下功夫,因为这里比较容易出现问题。钢筋骨架要严格符合设计资料,安装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设计规定来,钢筋的捆扎接头界面面积要小于总截面面积,接头还要分错开来布置,捆扎后尽量保持横平竖直;模版的安装要控制钢结构的尺寸和轴线的位置,确保准确性,并提前留下保护层厚度;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也要保持过程的连续,尽量不要出现停顿,影响混凝土的凝结质量,还要适度留意浇筑出的质量,一旦发现混凝土异性差,就要及时加强振捣,确保过程的流畅进行,混凝土浇筑成功后,后期的保养液很重要,要经常洒水保湿,或者在混凝土的表层覆盖保鲜膜、草苫子等。
三、具体实例
该大桥是2009年建设的,我们简单的看看其下部结构,此桥的连接墩是采用矩形形状,主要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来组建桥墩,增加桥墩的耐受力,实施的过程中,采用12跟直径为1.5米的钻孔桩基础,两边的主要桥墩均采用钢筋混凝薄壁双墩,设计墩柱的高度为27米,厚度约为2.5米,两墩壁之间的距离设计为7米;主墩采用12根直径为2.8米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横桥向4排,顺桥向3排,桩中心距离为6米;三个主墩的承台的宽度尺寸等设计相同,并分为上、下层,上层承台尺寸为11.2m×14.6m×2.0m,下层承台尺寸为16.6m×22.6m×5.0m;主桥的承台、桩基础均采用C30混凝土进行构建。
采用的是明挖,进行基坑支护作业和基坑土方的开挖,基坑的大小要符合基础施工的要求,施工方案上,先是进行桩基础的施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逐级进行基础、承台、梁段、桥搭;由于采用了斜拉索方式,下部结构的施工中大约节省了六千多方的混凝土,不仅结构科学,结实可靠,还节省材料。
相类似的市政桥梁还有很多,比如:东华大桥、胜利大桥、礼东大桥、江顺大桥、连海大桥等,这些市政桥梁均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起到连接多处主干道的作用。
结语:
市政桥梁的下部结构是桥梁主体的负荷和传递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桥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它的质量监管,确保整个施工过程按照科学合理的规定和设计方案进行。
参考文献:
[1]娄全军,姜军.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
[2]惠红英.桥梁工程下部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