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羊其实怎样
1.
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 对于我来说,
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
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
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 在我的印象里
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在我小的时 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 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 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 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
42 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
6 口人。
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 境下长大, 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
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
对于羊的认识, 往往来自于听
往往已改变
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 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 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
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 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 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 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
非常自然。
--当然包括羊在内 --的相濡 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
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 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 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 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 鬼子劈刺刀的动作, 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 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 动作做出的反应。 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 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 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 顾地冲了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
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 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
然后非常夸张地招
使他
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 地离开。 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
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 是呀, 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
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
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 还在于它有很强的责
任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 种焦虑。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
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 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
即使到今天, 我还
感觉到几分说异。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栏的出口处 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和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 敢擅自到它跟前去, 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 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 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
***
只听哐啷一声, 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
***
第 1 页,共 4 页
***
***
自己放出来了。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 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过了一会儿,听 不到撞门声了, 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 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 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 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 影响了视线, 它竟然把头侧过去, 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诞。
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 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
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 让它一
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而对于 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份。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 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 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
怎样的。
(原载《天涯》 2001 年 04 期,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根据文本, “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
(3)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②(它)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
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 ,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4)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
(5)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羊的“宿命”是什么?结合全文,谈
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羊的形象。
我在这只羊的窥
第 2 页,共 4 页
***
***
答案和解析
2.【答案】 (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的格式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 括要全面, 用语需简洁, 一般不要求统一答案, 意近即可。 根据第五段的内容可概括为: 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
追击到二哥投降为止。 根据第六段的内容可概括为:
根据第八段的内容可概括为: 大绵羊在雪夜
大绵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
大叫提醒主人羊群逃跑。 根据第九段的内容可概括为: 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窗台偷看我。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 且又无话可说。 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
统一答案,意近即可。
(3)①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 达意上的表达效果即可。 “轻蔑“是对羊的神态描写, 表现了羊对邻居这种行为的不屑 与拒绝之意, 结合“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
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
己的个性呢“可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②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搭”、“张望”、“把头侧过去”、“紧贴”是对羊的动作描 写,生动形象的刻画了羊窥视房间的情景,结合此处语境可知,这个动作表现了羊的聪
明和决心,同时也表现了我的绝望和惊诧。
(4)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作用。作答时,需联系全文内容和文章主旨来分析其作用, 一般题目都会有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的作用。
题目中的“一只羊“点明了本文的写
作对象。“其实怎样“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同时,这个题目又是问句的形式,从而引起
了读者的思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文章的主旨。根据第三段中的“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 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 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可提炼概括 羊的宿命。 最后一段中的“宿命“是就无论这只羊有多么的神奇,
它最终还是走向了人
们的餐桌,从而赋予了其悲壮的意味。同时,作者也用这只神奇的羊告诉人类,不要高 高在上的俯视其他生命,有时它们身上具有的东西是人类也没有的。同时,作者还运用
象征的手法,以羊喻人,呼吁大家做一个有责任感,不同凡响,有智慧的人。
答案:
(1)①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追击到二哥投降为止;
②大绵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 ③大绵羊在雪夜大叫提醒主人羊群逃跑; ④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窗台偷看我。
(2)①羊是弱势群体,需要被保护而不是作为保护者;
②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 ③逆来顺受、默默忍受而不会反抗;
④无话可说,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没有张扬的个性。
(3)①运用了神志描写(细节描写)的方法,“轻蔑”一词表明这只羊对邻居给予的 “好意”表示不屑并干脆拒绝,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羊的独特个性, 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②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搭”、“张望”、“把头侧过去”、“紧贴”等动词,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只羊趴窗窥视房间的情景,
表现了这只羊的聪明和神秘, 表达了“我”
面对这一番场景时绝望、惊诧的心情。
(4)①交代写作对象,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借儿时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只体 面的绵羊“其实应该是怎样的”,
所以哪怕它最后又回归了所谓“一只羊的结局”,
也
让张们记住了这只羊曾经的高傲沉稳。
②“一只羊其实怎样”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引发读者对主旨的思考,增加对身边生命
***
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
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可提炼概括作答。不要求
表明这只羊像人
***
第 3 页,共 4 页
***
***
的敬畏之心。
③本文以“一只羊其实怎样”为题,以疑问的语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
读兴趣。
(5)宿命:在普通人眼中,一只羊的宿命就是逆来顺受地沉默长大,被卖掉,最终以 肉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餐桌上。 (或羊的宿命是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同时被人们视为逆
来顺受、柔弱的弱势群体。)
理解:①从人物形象来看, 羊无法进脱宿命是它的结局, 作者用羊悲剧性的结尾与其“不
同凡响”的一生做对比,悲壮而震撼地突出这只羊的与众不同。
②从主旨来看, 警示着人们要打破对生命的那些约定俗成的偏见,
【解析】
放下俯视生命的傲慢。
③借羊喻人,呼吁我们要永远做一个“不同凡响”的、率真的、有智慧的人。
我的家里曾养 过 一只羊,这只羊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它不逆来 顺受, 如果感受自己受到了冒犯,就会毫不犹豫的 发起攻 击,它还有着强烈的自尊 心,有着强烈的 责任心和 聪明。作者采用借物 喻人的写法,呼吁我 们要永 远 做一个 “不同凡响 ”的、率真的、有智慧的人。警示着人们要打破 对生命的那些
约 定俗成的偏 见 ,放下俯视 生命的傲慢。
概括文章内容的答 题方法:
把握好故事情 节 ,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1、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
过 、结果。恰当连接,语义 通顺。
2、能用简洁 的语 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 陈述格式 为:何人+在什么情况 下+做何事+结果如何。公式中的 “何人 ”,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可以用 “我 ”,
也可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称的文章,必 须用主人公。
第 4 页,共 4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