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7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o机械与 ̄-7-0 科技信息 智能化断路器的实现 陈艳彪杨潇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摘边振杰 平顶山467001) 要】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控制元件,它的智能化是电气设备智能化乃至智能电网的基础。本文阐述了智能化断路器的特 . 点.发展趋势.并提出尚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断路器;智能化;技术 价值。 (a)智能化分合速度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建设和研究的热 根据电网中发出的不同工况,智能断路器可自动选择和调整操动 点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与二次设备的网络化。对 机构或者灭弧室合理的预定工作条件。小负载时触头以较低的速度分 于断路器这种极其重要的电力一次设备而言,其智能化的实现有十分 断.既可保证所需的灭弧能量又可减少机械损耗,而在接到短路信号 重要的意义 断路器的智能化就是要使断路器具有感知、决策和执行 时则以全速分断.获得电气和机械性能上的最佳开断效果。 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可靠性。 fb)同步分断与选相合闸 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就高压断路器的可靠性做过两次世界范 现代传感器技术使交流零点信号的拾取变得非常可靠和方便。采 0引言 围的调查。两次调查都表明,二次回路(控制和辅助回路1的故障列机械 集到交流电压或电流变化率的零点信号后.在电压或电流零点以前或 故障之后.居第二位 这一调查结果在断路器制造厂商和用户之间引 它们的变化率零点以后发出控制信号。 起极大反响。从此.人们更多地关注断路器的二次技术,使用以微处理 器为中心的现代二次系统取代传统的机电系统。在这方面.国外一些 大的制造公司已走在前面.开发出智能化断路器 断路器的智能化是将最新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传输技 术集于一体.以实现操动机构的可控操动 智能化设备除满足常规设 备的原有功能外,还具备以下特点:具有灵敏准确地获取周围大量信 息的感知功能及对获取信息的处理能力:具有对处理结果的思维判断 能力.对处理结果的再生信息的实施及有效操作的实施功能 2智能化断路器的发展趋势 智能断路器已将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等融于 体.使电力设备的模块化、系统化成为可能。微控制器技术的不断发 展又为智能断路器功能的多样化,可靠性的提高.性能优化提供了技 术保障 智能断路器的技术发展主要有如下几个趋势: 2.1新型传感器向更灵敏、小型化方向发展,微处理器向大存储容 量、外设集成化发展,将为智能断路器性能的优化奠定基础。 2.2总线技术应用于智能断路器.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实现现场设备 1 智能化断路器的特点 与主控制器进行双向通信.提高传输的信息量、信息传输的精度,从而 1.1状态检测及诊断功能 提高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 监测与诊断是智能化设备的重要环节,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与 2.3采用新的更完善的通信协议,向着标准化、开放性发展的同时, 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使智能化断路器的监测与诊断的要求得以实现 更要注重互联性网络接口的产品,产品间的通用性。 (a)灭弧室寿命的监测与诊断 2.4智能断路器朝功能全面化方向发展 如监控电网的谐波分量、功 触头的电磨损主要取决于燃弧电流的大小及燃弧时间的长短 将 率因数和波形畸变等.而且能记录电网的波形变化.实时观测电网的 每次开断电流的大小换算成相应的磨损量.磨损总量根据断路器的额 工作情况等等。 定开断电流和额定开断次数来确定。监测与诊断功能可以记录分、合 2.5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智能断路器可以提高智能控制器的精确 次数并进行开断电流加权累计.逾限均可自动报警 度 (b)机械故障的监测与诊断 断路器故障大多是由于操动机构和控制回路故障 智能断路器采 3智能化断路器的关键技术问题 一用多种技术综合判断,包括合分线圈回路断路监测.行程监测.合分速 断路器智能技术不仅是概念上的转变和理论上的发展.而且具有 度监测,液压机构打压情况监测,弹簧机构弹簧压缩状态监测.传动机 技术上的突破,包括众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采用。与传统 构和锁扣部分的工作状态监测.电动机工作时问监测:永磁机构的线 断路器相比.核心问题是信息的采样传输与控制系统.其中.有的技术 圈状况及弹簧的压缩状态监测,分、合闸线圈电流和电压波形的检测 相对成熟.有的还处于开发研制与试运行考证.需要一个不断总结提 及操作机构储能完成状况监测等.并且均可实现越限报警 高和完善的过程 (c)绝缘状态的监测 3.1传感技术 监测断路器气体压力和局部放电.越限报警或闭锁 智能技术将 局部放电、高压导体测温、高压侧电量的测量等。尤其是在光电 信息的的简单计算,发展为模拟人脑对不确定性的辨别、思考、预测、 流、电压传感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环节。 优化和决策。基于在线监测数据的绝缘诊断的智能技术.分为在线数 3.2微机技术 据的预处理、征兆集的提取、故障类型的确定以及决策四个层次 智能化软件是微机技术的关键.主程序需要不断检测并显示断路 1.2智能控制单元 器的工作状态. 智能控制单元是断路器智能控制化的核心.以微处理机为核心部 并与上位机传递有关的控制和状态信息.因此.智能化软件技术是否 件,综合应用传感技术、光电转换技术、数字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和 成熟也有待时间的检验 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技术.完成断路器的智能操作.实现断路器的智 3-3抗电磁干扰技术 能化。它不断从电力系统采集某些特定信息,并据此来判别断路器当 系统中工频及其高次谐波.高电场引起的电晕及污闪也要产生电 前的工作状态,同时处于操作的准备状态 当系统故障由继电保护装 磁辐射:二次控制回路的开关电源及大功率电磁铁动作,都会通过不 置发出分、合闸信号或正常操作向断路器发出操作命令后.控制单元 同的途径耦合到二次系统.在导电回路中感应出电流,对操动机构的 根据一定的算法.求得与断路器工作状态对应的操动机构预定的最佳 控制带来考验。虽然光电转换的引入,不但可以进行电气隔离,还可以 状态,并驱动执行机构操动机构调整至该状态,从而实现最优操作 保证信号传输过程不受电磁场的干扰。但是,由于智能断路器的信号 1.3断路器的智能操作功能 传输与控制系统的工作电压和信号传递电平低,耐压水平低,外界电 断路器的智能操作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到断路器的电气性能.使断 磁场干扰很容易使其失效或损坏。 路器能更好地完成开断任务和提高开断的可靠性.提高断路器的综合 3.4信号处理技术 (下转第102页) 技术性能.无论是生产运行还是对研究制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 94 2011年第27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o机械与电子。 科技信息 线是否合理.其间有没有撞刀的可能性.做出合理的调整。 3.1程序及参数的调试 在调试程序前一定要让学生仔细检查程序的正确与否。机床产生 4加工对象方面 碰撞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3.1.1程序数据输入错误 在输入程序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 4.1加工材料及刀具的选择 发生“手误”.比如把G01输成G00,或x、z值混淆,或者小数点位置 材料的选择方面遵循由容易加工到难以加工原则。首先我们采用 点错等等。所以要让学生输人程序后不要急于启动机床,一定要认真 塑料棒为加工对象.采用白钢刀进行加工:其次采用铝棒为加工对象, 检查.把这些“低级错误”消除 采用焊接式机夹刀进行加工:最后采用铸铁和钢件作为加工对象,采 3.1.2编程错误.有些程序编写时由于没有结合加工时的实际情况, 用可转为机夹刀进行加工 极有可能发生碰撞 如下例中.在退刀槽加工后,退刀时若刀具没有单 4.2对象的轮廓选择 坐标退刀.而直接两轴联动.就会碰撞工件。 轮廓的选择同样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第一步以简单直线圆弧凸 3.1-3在对刀过程中.将刀具的参数设置错误,比如刀具偏置、刀具磨 轮廓为加工对象:第二步以简单直线圆弧凹轮廓为加工对象;第三步 耗、刀具方位号等。其中刀具偏置及刀具磨耗参数设置界面相似,因此 以直线圆弧带螺纹的轮廓为加工对象:第四步以两头加工类零件为加 经常有学生输入错误以至于后来加工时导致故障。 工对象:第五步以内外类零件为加工对象。 3.2规范的调试动作 3.2.1程序试运行前.我们利用系统自带轨迹仿真功能.将机床驱动 5结束语 锁上.观看显示器上刀具轨迹是否合理.同时观察各加工段所采用的 以上做法是我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些方法.为了 刀具与刀架上刀具是否对应.有无错乱情况 减少数控实训中由于编程和操作不合理而造成数控车床的故障,减少 3.2.2程序试运行.为了观察刀具偏置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因此通过 事故,确保实训的安全。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安 控制进给倍率来控制刀具的运行.让刀具以较慢的速度靠近工件.观 全操作流程,学习如何更好的使用数控机床。 察刀具运行方向和目标点是否有偏差.如偏差过大可以及时停止调 整。 【参考文献】 3.2_3调试过程中.使机床工作在单步状态.操作者可将一只手指放 [1]雷学东.数控编程与CAM[M].南京:南京工程学院校内自编,2005,2 在循环开始按钮上.逐句进行运行.观察显示器上刀具坐标变化及程 [2]余勤科,岳应娟,刘宏.虚拟数控机床技术及其应用『c].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 序中终点坐标与刀具实际运动坐标是否一致 冶金研究所.2000. 3.2.4在调试时.必须时刻注意刀具及机床的工作状态.比如主轴转 [3]袁修干.人机工程计算机仿真[M].JLY,,: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速及进给速度有无异常.并相应作出调整 3-3利用数控系统的图形模拟功能 通过某些数控系统的加工图形模拟的功能看一看实际的走刀路 [责任编辑:王爽] (上接第94页)获得监测信号只是第~步,必须进行故障诊断才 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决策。例如,局部放电监测获得的复杂信号,需要 【参考文献】 进行故障诊断才能实现故障分类、故障定位、预期寿命估计等:采用机 [1]陈晓宁,马志瀛.超高压智能操作断路器智能控制单元的研究l J1l电网技术, 械振动法监测断路器机械状态,也需对获取信号作处理才能正确辨 2000(5). [2]邹积岩,王毅.开关智能化概念与相关的理论问题『J].高压电器,2000(6). 识。诸如此类的信号处理的可靠性,都有待于进一步考量。 [3]史保壮,杨莉,冯德开,等.智能技术在绝缘在线诊断系统中的应用『J1_高压电 4结束语 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国家.都十分看好智能化高压电器的发 展前景和潜在的效益,加大了研究的投入和开发的力度。可以预见,随 器.2001(1). 作者简介:陈艳彪(1982_),男,河南宝丰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 工程。 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智能断路器必将替 代传统断路器。Q [责任编辑:曹明明] (上接第1 28页)特别需要一套科学而实用的诊断思路.数控机床的诊 3结束语 断思路是:结合故障前操作状态和可能的故障原因.由外到内.先机械 数控机床作为一种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其诊断方法的研究 后电气,由简单到复杂,先一般后特殊。故障前的机床操作状态是诊断 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它的研究不够.而是人们 思路的起点,也是做出正确诊断思路的依据 从而制约了对该类问题的客观 数控设备机械故障出现后.不要急于动手处理.首先要查看故障 在研究过程中将互相关联的因素分离.认识。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也将为数控机床故障 记录,向操作人员询问故障发生的全过程。特别要注意确定以下主要 诊断技术的研究带来新的生机。口 故障信息 2.1机械故障发生时报警号和报警提示是什么.那些指示灯和发光 【参考文献】 管指示了什么报警.如无报警.系统处于何种工作状态.系统的自诊断 [1]龚仲华擞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500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结果是什么: [2]胡家富.简明数控机床维修工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2故障发生在哪个部位.执行何种指令.故障发生前进行了何种操 [3]郑伟溅谈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IJ】.科技信息,2008,2. 作,轴处于什么位置,与指令值的误差量有多大; [4]温德涌.浅谈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排除『J1.机电工程技术,2005,8. 2-3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故障.现场有无异常现象等 在现场维修结束后,应认真填写维修记录.列出有关必备的备件 作者简介:魏珊珊(1977一),女,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 清单,建立用户档案。对于故障时间、现象、分析诊断方法、采用排除方 事机电专业教学。 法,如果有遗留问题应详尽记录.这样不仅使每次故障都有据可查,而 [责任编辑:常鹏飞] 且也可以不断积累维修经验 夹装好工件按正常程序进行加工.加工 后检查工件的加工精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