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园地 2014一O2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文/周文娟黄宝发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应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为前提,以 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目标。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已经变成了提前就业,对学生、学校和企业都造成了不利影 响。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必须建构和运行合理的、科学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的“2+1”教学模式,是指前两年在校学: 想动员,并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来校参与学生的岗前辅导。 习、实习,最后一年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这是中等职业学校・ (2)积极开发校外实习基地 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和企业的责任: 学校要长期派专人外出考察调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 心淡化,导致了学生顶岗实习的严重萎缩。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中・ 系,拓宽学生的实习领域,为更多学生提供理想的实习岗位,并尽 等职业学校把顶岗实习当作“顶岗就业”,认为这样可以缓解教育: 可能地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如期参加实习。 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企业也把顶岗实习当作“顶岗生产”,认为利用一 (3)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学生顶岗实习,可以缓解劳动力紧张、降低劳动用工成本。 :严格遵守教育部和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一 (教职成[2007]4号)的规定,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前要与学生、学 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 生家长签订实习协议,并要求所有参加学生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 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 实习协议。 质量。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必须建构和运行合理的、.: (4)安排专任专业教师指导实习 科学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 派专任专业教师进行顶岗实习指导,制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一、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理论依据 : 职责》。对学生数量较多而且比较集中的单位,实行定点管理;对学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理论依据是IS09001中的过程管理。 生数量较少、学生分散的单位,实行跑点管理。 IS09001的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 3.过程监测——顶岗实习过程的检查 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 (1)实习单位考勤评价 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四个部分。 制订实习生考勤表,由实习指导师傅填写,纪录学生一周的出 将其迁移到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中,主要是针对学生进入顶 勤情况,一个月结束后将出勤情况汇总交给学校,这样能直接反映 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开展顶岗实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及顶岗实习 学生实习期间是否遵守实习单位的各种劳动规章制度。 成绩评定这三个问题,从实习过程的策划、实施、检查及管理工作 (2)学生实习业绩记录 的总结、改进几个方面着手,使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形成一个完整 制订实习生实习业绩记录表,纪录学生的工作绩效情况,如完 的体系。 成多少件合格产品、报废多少件产品等。这样能将企业对员工的具 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施步骤 体考核要求运用到学生实习的评价过程中。 1.过程策划——建立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系 (1)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习方案 (3)实习指导教师评价 结合学校专业计划、课程方案和企业生产计划、培训方案,认 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实习指导教师要对每一个参与顶岗实 真制定学生顶岗实习方案,并共同分配实习任务,实习任务分为学 习的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将评语填写在实习生实习成绩总 习任务和生产任务。 表中,并鉴定其实践等级。 (2)成立顶岗实习管理部门和制定相关制度 (4)管理领导小组评价 成立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 由顶岗实习管理部门的领导,根据每月到企业的走访情况,以 细则》制度,包括负责落实学生顶岗实习的方案,组织安排学生到 及学生返校教育时上交相关的考核资料和企业的反馈,对学生的 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及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跟踪管理等。 实习成绩作出评价。 (3)制定实习文档 4.过程改进——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工作的总结、改进 建立一套完整的实习管理文档,用以规范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顶岗实习结束,学校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充分采纳企 主要包括:实习协议书、实习生考勤表、实习生业绩记录表、实习生 业的评价意见,根据学生实习的各项记录,客观地进行学生实习鉴 实习评分细则表等,强化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定工作;(2)要做好就业推荐工作;(3)要对企业的实习指导师傅进 2.过程实施——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实施 行评选优活动,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1)开展顶岗实习前的专题讲座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只要我们把整个 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岗前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做细、做好,对学生的就业和下一轮的顶岗实习 辅导。所以,在顶岗实习前阶段,由专门领导小组安排上岗前的思 安排就会“水到渠成”。而且,实施顶岗实习的精细化过程管理,对 一186 2014-02 百花园地 做学生的日子在惶惑间悄然远逝。虽然岁月已模糊了大学老 作人的部分作品。不管阅读什么内容,最终都要求学生形成读后 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读后感 师的音容笑貌,但那句铿锵的话语仍留存于心——厚积薄发,潜移 感。否则,阅读会成为“默化。 定期检查,并挑选出优秀篇目,如果有可能可以整理后打印出来供 2003年毕业至今,我已走过了10年的教学历程,回顾过往, 学生浏览。有时我还把阅读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竟然也取得了意想不到 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都没有离开过这句话。 每篇课文讲解前我都 语文学习的特点重在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旨在学习 的效果。例如,高二第四册小说单元的教学,课前批阅后挑选几篇立意深刻、见解独到、 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 给学生布置一个读后感,夯实,又要在课堂内外用语文的思想去影响学生。 语言优美的习作进行范读,然后由学生点评,进而引入课堂教学。 一在教学中我把基础知识的积累分为两个体系,一是教材体系, 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了课文,同时在范读和点评时也 起到了良好的激励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致很浓,教学任务顺利而有 是高考知识体系。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 效地完成。 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个 一写作,主要以作文和周记为主。为了避免学生把周记写成凑数 字的作业,和无病呻吟的流水账,我布置的周记以读后感和人物形 象评论为主,这样学生既有话可说又不至于互相抄袭,有时在学生 的周记中真的能够发现一些深邃的思想和闪光的语言,遇到这样 的习作我都是修改后整理打印出来。对学生的进步在评语中决不 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点一滴 的垒和砌。在教学过程中,每课的知识点很重要,这是学生学好语 文的基础。 工作之初我只是力求备课时加深加宽,没有过多考虑到学生 的实际基础。经过调整后,我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融入高考考点的 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还在无形之 吝惜赞美之辞。至今我们班整理了两期的优秀周记,我想,当学生 可以在老师和同学肯定的目光中感受到文字带给自己的快乐时, 讲解和解题技巧的渗透,把高一、高二的授课和高考联系了起来, 那么,写作应不会再是一种强迫了。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 中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课内的知识点以小考的形 句话的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式及时让学生强化和巩固,尤其是要求背诵的篇目更是严格检查。 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而我已尝试着把语文延伸到 同时利用语文基础知识手册每天监督学生进行成语和字音字形的 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学生耳濡目染,接收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积累,这种做法我已经在所带班级中施行了一年的时间,学生基本 养成了日常积累的习惯,每天都会自觉地记忆积累。 2005年担任班主任以来,我以一个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双重 身份,在班级的墙壁上为自己开辟了一方天地“班主任寄语”。以委 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只是养成记忆积累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 婉含蓄,朗朗上口,言简意丰的诗歌传达班主任对学生和班级真实 阅读和写作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养成语文 的感受。我总是喜欢用文字表达情感,渐渐地学生也习惯了这种 学习的习惯,从而切实提高语文成绩。 方式,现在我和学生交流的文字经常会出现在他们的摘抄本周记 作业本和小考本上,语文已经进入了我和学生的生活。 阅读,主要是以摘抄和读后感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边读边抄, 本、回首来时路,苦也无数,乐也无数,自己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着 积累词句;边抄边想,整理成文。高一、高二学年,注重学生兴趣阅 我会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厚积而 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为其日后深入、自觉地学习 很多遗憾和不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永远以语文的名义用我不华丽但真切的 语文奠定基础。但个性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专题选 薄发; 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有时还可根据教材特点向 情感铸就脚下的三尺讲台。学生推荐一些书目和篇目供学生阅读,例如,讲解朱自清《荷塘月 (作者单位・编辑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二高级中学) 色》时,配合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我向学生推荐了林清玄和周 薛直艳 于形成校企长期合作、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27. [3]张雁平,成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15. [1]骈啸风,戴林东.中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策略分析[J].职 [J]教论坛,2008,12:49—52.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薛直艳 一[2]殷翔文,马斌,马成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研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