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旅游学论文

旅游学论文

来源:测品娱乐


课程名称:旅游学学 院: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评 分: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2014年5月

浅析海南旅游发展

摘要:当下旅游业方兴未艾,2008年四月胡总视察海南,指出海南要大力

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使旅游业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中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关键词:旅游资源 现状分析 旅游市场

(引言)旅游业被西方经济学家誉为“无烟工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现在已发展为当今世界经济势头最强、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学

旅游学就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

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作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的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二、海南省旅游资源现状

(一)自然资源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男临广阔的南海。海南

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份(海洋国土计算在内),同时也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海南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中国著名的热带旅游胜地之一。海南地处热带,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

(二)人文资源

海南省距离中原地区较远,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差异,其文化的发展自然与中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海南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历史名人:如丘浚,海瑞,张云逸,宋氏兄弟姊妹以及文化大师陈序经等;(2)饮食文化:海南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生产多种其他罕见的山珍海味。在海南吃山珍海味,宜清淡鲜活,原汁原味取胜。海南的各种美食都值得品尝;(3)民间工艺文化艺术:海南民间工艺品以黎族苗族民间工艺为主。包括纺织、刺绣、编织、印染、雕刻、制陶等方面;(4)民族节庆文化艺术:近代的海南岛涌入了大量外来人口,使得海南岛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民族节庆文化艺术,民间节庆文化极富特色。海南当地民族节庆以及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设立的节庆主要有:府城换花节,三月三、观摩南山不老松、海南国际椰子节、南山长寿文化节、海南岛欢乐节等。

三、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省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

四、当前海南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旅游产业经济基础薄弱,作为支柱产业的直接效益尚未凸现。 海南虽是旅游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旅游经济强省,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虽年年递增,但收入总量并不大,说明了海南旅游产业这几年的发展,仍属数量型而非效益型,旅游经营是粗放型而非质量型。同时,地区发展也不平衡,旅游企业和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海口、三亚等市县,西部、中部地区旅游开发缓慢,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小,产业带动作用不突出。

海南旅游企业大部分规模偏小,经济基础薄弱。相当多的旅游企业负债重,流动资金缺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差。 (二)旅游产品的无序开发。

海南省虽然有旅游总体规划,但由于缺乏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配套实施细则,在旅游产品研发方面存在对客源市场的具体定位较模糊,对市场供需变化的反应

不及时等问题。旅游业是个综合效应强而门槛低的产业,在缺乏市县旅游规划的基础上,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不断出现,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市场的恶性竞争。一些景点的开发建设缺乏远期发展规划,投资经营者不是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提供优质服务来吸引客源,参与市场竞争,而是靠提供高额回扣的竞争来争夺客源。这种不规范的竞争方式,使得一些颇具有潜力的旅游产品刚“问世”就“夭折”,严重制约了海南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完善。 旅游产品的无序开发冲击着正常运转的市场秩序,一些能代表海南特色的旅游资源难于得到开发,而淹没在众多低水平开发和靠高回扣拉客的产品中。正是由于目前旅业存在的这种靠回扣产生利润的畸形分配模式,难以真正调动企业根据产业规律开发新的旅游产品的积极性,海南旅游资源的多样性难以得到真正体现。而游客从单一的行程中也不能领略海南旅游的真正魅力,长此下去,海南旅游的吸引力势必会大大减弱。由于受旅游产品同质化,旅游线路的单一化和市场经营短期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削价竞争不可避免,旅游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环境等都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生态环境保护不足

众所周知,天然林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调节小气候等方面的功能远远大于人工林,没有了天然林,海南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从根本上丧失优势,而且不可逆转。然而作为全国热带天然森林保存面积最大的地区、全国热带雨林原生地之一、被誉为热带生物物种基因库的海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有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以牺牲天然林资源为代价,在东部毁林种植槟榔、菠萝;在西部种植香蕉、甘蔗;在南部毁林种植芒果;在中部毁林种植绿橙、木薯、荔枝和龙眼等,这一切无疑使海南的旅游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四)旅业管理不够规范

旅游产品的无序开发冲击着正常运转的市场秩序,一些能代表海南特色的旅游资源难于得到开发,而淹没在众多低水平开发和靠高回扣拉客的产品中。正是由于目前旅业存在的这种靠回扣产生利润的畸形分配模式,难以真正调动企业根据产业规律开发新的旅游产品的积极性,海南旅游资源的多样性难以得到真正体现。而游客从单一的行程中也不能领略海南旅游的真正魅力,长此下去,海南旅游的吸引力势必会大大减弱。由于受旅游产品同质化,旅游线路的单一化和市场经营短期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削价竞争不可避免,旅游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环境等都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交通问题急需解决

海南是东南亚直线航空距离中心,但是国际航班较少,国际旅游的可进入性差。航线对开阔国际旅游市场形成了严重制约。加之海底隧道尚未建设,跨海大

桥也未建成,海上交通受天气因素影响大,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海南旅游转型升级和发展的主要瓶颈。关于旅游团队用车问题的投诉,占每年春节整个旅游投诉的不小的比例。自驾车游是高端的游客群,但是海南省对自驾车旅游的配套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道路拥挤,规划不合理,随意停车都制约着海南旅游的发展。

五、海南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正确的处理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从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的高度,把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纳入到整个海南旅游业的规划体系之中,整合资源,划分保护区等级,有效的保护旅游资源、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二)深层次开发、树立精品意识

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树立精品意识,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海南境内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要挖掘丰富的民俗内涵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资源,将海南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国际旅游发展的时间表明,打造和推出一批知名品牌是旅游地形象的重要代表,旅游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管理、经营品牌旅游产品。因此,海南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树立精品意识、走品牌开发之路,通过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扩大旅游产业的规模。 (三)规范旅游市场治理。

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发育阶段,假如任由市场要素自由组合必定会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要使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形成较强的产业体系,部门对市场的宏观猜测和有效监控必不可少。发展旅游业,主导是关键,市场运作是基础,坚持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四)大力开发度假旅游市场

与国内其它地方的旅游资源相比,海南由于地域独特,度假旅游资源对于国内外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目前海南度假游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度假旅游市场的形成基本上还处于自发阶段,专业化服务程度不高,接待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从咨询服务到旅游标识、旅游指南等各种服务配套设施与国内外知名度假区相比都显得相当不足。

六、结语

海南的旅游业发展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大胆创新,旅游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更要保护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坚持旅游活动不破坏资源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活动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与海南生态旅游开发.海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九期. [2]杨桂华.钟林生.生态旅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靖琛.海南旅游从现在就开始.海南.旅游教育出版社

[4]陈志远.走向世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探索.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5]苗树宾 夏锋.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趋势.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6]赵立民.海南旅游业的定位及走向.西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