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天来了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主要教学 内容欣赏乐曲《春之歌》。《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 《无词歌集》。乐曲为A大调、2/4拍、用三部曲式写成。从A段这一清新、流畅的旋律中,我们能体会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意境和心旷神怡的感情:B部分是从A段主题发展而来。乐曲进入第三段后,前面两个主题再现,经过下行模进,在力度上越来越弱,尾奏中,还加了许多装饰音: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 本课通过欣赏《春之歌》,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以感知情绪为先导,通过演奏、哼唱、表演等形式感受《春之歌》歌唱性的旋律,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春天美景。
教学目标:
1. 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重点难点 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曲、音响资料(多种版本的《春之歌》) 2.资料补充:
(1)作曲家介绍:(2)无词歌:无词歌\"亦称\"无言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这种方法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而且,无词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在一定的音域之内,而可以稍稍宽广一些。门德尔松一生总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大约创作于1830至1845年间,分为八集出版。(3)作品介绍: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2/4拍。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片段1),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在伴奏与踏板的关系中,也显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感受春天变化 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寒假里你们过得愉快吗? 生:很愉快; 师:春天来了,你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 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 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
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
(一)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 1.认识无词歌和它的音乐地位。
(二)初听《春之歌》 欣赏钢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
大泽乡镇丁寨小学(音乐) 二年级 下册
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 生:聆听乐曲,分小组讨论。 师:听完了这首乐曲大家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景? 生:感受到“春天”的情景 师:好,大家给这首乐曲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春之歌》《春之声》《春天的乐曲》《春天的旋律》。。。。。。
师:很好,看你来大家都听懂了这首乐曲表现的内容。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今天这首乐曲的名字是《春之声》,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作曲。 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总体描述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等。
(三)再听(小提琴钢琴版) 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 播放乐曲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曲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 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段主题: 讲述这段主题中小提琴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钢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演奏第一主题旋律片段。 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主题旋律。 听赏第二段: 感受乐曲的速度,打击乐器或拍手为乐曲伴奏。 律动表现乐曲,体验乐曲与第一段情绪与节奏的变化。 用“la”哼唱主题 (3) 听赏第三段找出与前面两段相同的地方。 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春之歌》(视频) 边看边哼唱主题,跟着旋律节奏轻轻摇晃身体。 视频把乐曲表现的意境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体 会如诗如画的意境,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 视频资料只是作者对这首乐曲的个人感受,所以放在最后让学生体验,而不是放在初听时用,目的在于不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放在教学阶段的最后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人们眼中的《春之歌》,开拓视野。
三、拓展 1.请小朋友演奏《春之歌》(《选自〈汤普森钢琴基础教程〉》) 2.欣赏门德尔松的另一首无词歌《快乐的农夫》 3.展示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
四、课堂小结
歌曲《春风》
一、教材分析
《春风》是一首情绪欢快的日本儿童歌曲,该曲轻快流畅的旋律,富有动力和弹性的节奏,饶有趣味的拟人化歌词,既表现了春风 的自由布局, 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烈期待和纵情歌唱。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第一乐段由两句各为四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切分节奏伴随着逐层向上的旋律,使音乐充满活力。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乐句组成,旋律抒情,节奏平稳,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妙图画。
二、学情分析
二年的学生在平时的音乐课中,接触过一些短小、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低声部音不够准,声部间声音不够和谐的现象。因此,执教者选择《春风》一课,就是想通过课堂器乐——竖笛的辅助,帮助学生唱准音、唱好歌,让学生在音乐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唱好歌曲,从而能自信的表现歌曲。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并尝试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欢快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聆听、律动、歌唱、器乐吹奏等过程中参与音乐活动,体验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
3、知识与技能:唱好歌曲,唱准节奏以及两个声部的音准,并有感情地歌唱。 四、重点难点:
大泽乡镇丁寨小学(音乐) 二年级 下册
重点:唱会歌曲,能有感情地歌唱。
难点:1、学生能积极、自信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 2、二声部的音准及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五、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竖笛、手串铃 六、教学准备: 大歌单、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调整情绪
二)、基础练习 铺垫新课 1、师生用钢琴、竖笛问好 2、出示单音,学生竖笛吹奏 3、教师出示旋律,学生尝试视奏——巩固复习 附点节奏、切分音,为新课做铺垫 4、出示歌词,学生视奏与歌唱合作——音准和发声练习,为歌唱做铺垫 3 3︱3 3 3︱3 3 3︱6 6 6︱6 6 6︱4 ·6︱5 4 4︱3-︱ 大 家 好,大 家 好 大 家 好 大 家 好 我 们 唱 歌 我 们 欢 笑 5、学生唱、奏合作,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一声部——学生感受和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巧妙地将器乐练习、声音练习、节奏练习融合在一起。通过竖笛吹奏,练习了音准和节奏;通过歌唱,进行了练声;而且,在一开课就将合唱歌曲的低声部旋律循序渐进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先入为主的建立了低音声部的印象,为合唱学习打下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聆听体验 学唱歌曲 1、课件欣赏,导入新课 2、出示歌单,揭示课题
3、第一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第二次完整聆听歌曲,引导学生通过体态,表现情绪。 5、师生在律动中学习歌曲A段。 6、学生随伴奏音乐表现A段。 7、歌曲B段的学习: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 (2)引导学生体验情绪的变化。
(3)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树枝的变化),学生用体态体验舒展的感觉。 (4)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5)学生尝试演唱歌曲第二段(小溪的变化)。 教师采用范唱、手势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节奏等难点。
8、学生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四)、器乐助学 声部合作
1、师与部分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其余生聆听,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师:听听我们唱的是同一种旋律吗?我唱的旋律熟悉吗?
2、学生用竖笛吹奏复习低声部的旋律。 3、复习演唱一次。
4、高声部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同学演唱歌词。 5、二声部合作练习:
(1)高声部演唱,低声部吹奏。
(2)高声部演唱,低声部部分同学吹奏,部分同学演唱歌词,进 行合作练习 (3)教师根据两个声部合作演唱的情况,进行指导。
大泽乡镇丁寨小学(音乐) 二年级 下册
6、学生跟教师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五)、唱奏表现 演绎歌曲
1、学生明确各自分工,尝试合作表现。
2、学生跟伴奏音乐进行表演:加入A段的律动、B段的打击乐器,教师指挥,学生声情并茂的进行歌曲的演唱。
3、教师评价 六)、小结
学唱歌曲《大树妈妈》。
1、出示歌谱、歌词(将图片展开) 师:请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大树妈妈》。
(1)范读,教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 师:现在和老师一起读读歌词吧 ! (2)教师拍节奏,学生按着节奏读歌词。 师:你们很聪明,声音非常好听
2、听歌曲录音,感受意境。 师:下面请听歌曲范唱。(师放录音) 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那一定更想学啦?
3、师范唱。(加动作) 师:下面我来唱唱。
师:我唱的怎样? 生:好。 师:那就鼓励鼓励我吧! 生:拍手感谢。+1+Hello (设计意图:通过听录音,师范唱的过程,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 音乐、表现音乐,产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前面充足的听赏歌曲的旋律的基础上,学生们会很快的掌握歌曲旋律并演唱)
4、采用听唱方式学唱歌曲。
(1)放录音。师:学生轻声跟唱,在跟唱过程中,咬字、吐字要准确、清楚。 师:大家好认真呀!我为你们骄傲。
(2)师弹琴。 师:接下来和老师一起用“啦”来模唱歌曲旋律。(反复)
(3)轻声跟琴唱歌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声来唱歌词,比比看谁唱的准确。(反复唱)
5、学习音乐知识:休止符。 师:唱的很棒,我想考考你们,认识它吗? (板书:“0”)生:( 答 ) 师:它在数学中的名字是零,而在音乐中它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休止符。你们呀可别小看它,他在这儿作用可大啦!就请你们找找歌谱中的它在那儿吧! 生:( 答 )
师:我们在唱歌时要把它表现出来,做到音断气不断,下面你们听老师两次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1)唱出休止符。 (2)不唱出休止符。 生:第一次唱的动听。 师:嗯!遇到休止符就要听话这就是它的作用。同学们知道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琴唱唱。
6、有感情的唱歌曲。 师:学完这首歌曲想一想,你认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亲切地,温柔地 师: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才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呢? 生:用中速轻柔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
7、为歌曲加上打击乐器来伴奏。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有碰鈡,响板,沙球,你可以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现在又打击乐器的同学伴奏,其余的唱歌并且要注意休止符的作用。(学生按要求唱奏歌曲一遍)
8、为歌曲创编动作。 师: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歌曲加些优美的动作吧!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美。(分别展示,给予鼓励)
大泽乡镇丁寨小学(音乐) 二年级 下册
(设计意图:为歌曲创编动作,创编旋律,遵循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作,有力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合唱学习奠定较好的合作基础。)
总结: 师:在大树妈妈的摇篮里,小鸟感到很幸福,如果这时候有人要砍伐大树妈妈,你是小鸟,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生:( 答 )师: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相信在大家的保护下大树妈妈一定长得更加茂盛,小鸟也会更幸福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作业布置: 课下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创编歌词。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郊游 教材分析:
歌曲《郊游》为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 喜爱,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理念: ☆兴趣是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以“郊游”为线索,以情境教学展开活动,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感情的真正流入和碰撞,溅起的火花才是最光亮的、最永久的。在教学中,教师用心去和学生交流了,学生也会用心回应你,此时,双方的情感才是最真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甚致是人文教育在此时才能落实。+1+Hello ☆教学的目的不是只为了教会学生唱一些歌、听一些曲,去年一年级的学生的实践告诉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了,掌握一些方法了,不仅对此时教学有利,对学生的终身都受益, 因为有的歌一辈子也不会去唱,但想学什么歌,有了方法,也就会听、 会学、会唱了,在演唱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多种听,演唱歌曲注重感情的投入,如制作乐器、探索乐器音色、音量等方法以及编排上都以学生为主,引导他们而不是告诉他们,此时,教师看到的是学生的一辈子、感受到的是永久的欣慰。 ☆多媒体做为教学的辅助用具,有时利用得当确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多看、多听,会活泼课堂、收到实效,还会拓宽师生的视野,飞溅创造的火花,加深双方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随《郊游》伴奏音乐做动作。 2、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 (教师范唱《郊游》歌曲。) 师:我们要去做什么呀?
(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 (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在山底下”——熟悉歌曲旋律: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师:你们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呀?你能用动作模仿出这个交通工具吗? (学生回答想乘坐的交通工具,并用动作模仿出交通工具。)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乘坐交通工具出发吧! (教师放歌曲伴奏音乐、学生
大泽乡镇丁寨小学(音乐) 二年级 下册
随伴奏音乐做乘车等动作。)
2、出示歌片挂图,学生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春天的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野外,这的景色多美呀!谁能来按节奏赞美,夸夸春天的变化? (学生按节奏夸春天。)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我唱着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师唱完这三、四、五乐句,然后让学生接着唱,把歌曲唱完。)
3、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 师: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把你看到春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吗? (学生用舞蹈动作表示春天景色)
师:让我们随着歌声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用动作尽情地表现出来吧! (放范唱,学生随歌曲做舞蹈动作。)
(三)“登上山坡”——熟悉歌曲一、二乐句: 1、聆听歌曲一,二乐句旋律: 师:你们优美的舞姿,合着轻快的歌曲,让老师感觉到了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同时也让老师记住了一段旋律,你听! (老师弹歌曲一、二、乐句旋律,学生聆听。) 师:这段旋律你们听过吗? 师:它是哪首歌曲里的旋律? (学生回答是《郊游》歌曲。) 师:在《郊游》歌曲里的哪部分? (若学生回答出前八小节或后八小节、第一行或第三行等两个答案,教师小结这两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2、用歌曲一、二乐句旋律作为哼唱练习——“登上山坡”: 师:让我们用“啦”哼唱这段旋律,顺着音乐的台阶,登上山坡吧!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开始登山了! (教师弹琴,C~F调学生用“啦”哼唱,同时教师指导发声要求,哼唱旋律由慢到快,让学生熟悉旋律;F~C调填上歌词唱)
(四)“在山顶上”——学唱歌曲:
1、学唱三、四、五乐句——解决难点: 师:我们终于登上山顶了,山下的景色可真美呀!使老师情不自禁地还想唱歌,听!(师唱)“白云悠悠,阳光柔柔,春山绿水一片锦绣。”你们想唱吗? (老师弹琴学生模唱三、四、五乐句、然后教师纠正指导唱错的地方、学生轻唱这段歌词、接着评价、最后唱会这一大乐句。)
2、完整地唱歌曲: 师:让我们随琴,完整的、慢速度的唱一遍这首歌曲。 (学生随琴唱歌。) 师:速度加快了,用正常的速度能唱吗? (学生用中速稍快地速度唱歌) 师:我们男女生合作唱一唱,男生唱第一和第三大乐句,女生唱第二大乐句。 (男女生接唱歌曲。) 师:不随伴奏音乐,轻唱,你们能唱好吗? (学生轻唱歌曲。)
3、找出歌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敲小鼓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让寂静的山谷苏醒了!它告诉我们这首歌曲里有很多秘密,老师刚才就找出了一个秘密,歌曲中“我们、悠、柔”歌词处共同点是,都有符点,我们唱时要注意。我答对了,山谷还给我礼物了呢!漂亮吗?你们想要吗?我们共同努力,快点找出歌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吧! (学生回答歌曲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回答正确的同学教师给一份礼物。)
唱,学生自评。
三、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一)边唱歌曲边用自制打击乐器伴奏:
1、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 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学生回答边唱歌边加表演动作、伴奏等) (教师指导边唱歌边伴奏。) 师:我们边唱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的第一和第三大乐句,欢快、活泼,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把你选择的打击乐器举起来,互相看看谁的乐器不适合这两大乐句? (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举起不带
大泽乡镇丁寨小学(音乐) 二年级 下册
传音的打击乐器) 师:怎样伴奏呢? (学生示范伴奏类型) 师:第二大乐句优美、柔和,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请把你选择的打击乐器举起来,互相看看谁的乐器不适合为这一大乐句伴奏? (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举起带传音的打击乐器。)
2、边唱边为歌曲伴奏:+1+Hello 师:让我们边唱边用自制地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学生若打击乐器声音大了,教师指导让学生自评说出乐器声音要小)
(二)、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同学为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第二组同学为歌曲做表演动作,第三组同学随伴奏音乐唱歌。然后三组同学同时用各自的方式表现歌曲。
四、总结:
1、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到了 美丽的野外去郊游,共同度过了轻松、愉快地音乐40分钟,让我们向客人们说再见吧!
2、师生再见:
3、学生随着《郊游》边唱歌边跳着舞走出教室。 师:让我们再一次用优美的歌声;欢乐的舞蹈;伴随着《郊游》走出教室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