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旅游学论文

旅游学论文

来源:测品娱乐
涪陵的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与保护

【摘要】:涪陵地江与乌江交汇处,水陆交通发达,素有“乌江门户”之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并且涪陵拥有得天独厚,悠远的巴国文化,绵远悠长的乌江画廊。那么本文就是结合涪陵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讨论其旅游资源概况和对其的开发与保护。

【关键词】:自然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文化 一、涪陵区旅游资源概况

重庆涪陵旅游资源种类繁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得益彰 1、 自然旅游资源

(1)、千里乌江画廊—绵远悠长的乌江起源于贵州乌蒙山,沿着起伏不定的山体气势汹涌而下,在重庆彭水至涪陵一段就是“乌江画廊”,它两山夹一江,路在山腰行,在涪陵注入长江,两江汇合,相得益彰,气势磅礴。

(2)、石夹沟—位于武陵山境内,平均海拔约1500米,是暑夏的避暑胜地。该区景观众多,十里大峡雄阔壮美,谷底奇石叠壑,溪流淙淙,千尺三叠瀑布直挂绝岭,飞泻直下,气势壮观,蜿蜒一千六百多米的青天峡地缝冠绝天下,两壁峭崖仅隔数尺,直插云端。探步其间,神摄气敛,幽谧古奇之感油然而生。春来万木竞绿,金秋层林尽染,盛夏清凉,入冬银装素褒,宛如一处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

(3)、雨台山风景区。雨台山因祈雨儿得名,有丰富的祈雨文化,整个景区占地1300余亩,海拔860米,三面峭壁,一面陡坡,绝对高差在200—300米之间。然而景区内地却地势平坦,苍松蔽日,翠竹遍野,山顶上数10个山丘围着一近百亩水域的湖泊,形成山环水,水抱山的秀丽风景,山上翠松翠竹,郁郁葱葱,动植物繁多,四季鲜花盛开,空气清新,实为休闲度假,疗养健身之圣地。信步雨台山,绵绵群山尽收眼底,观赏悠长的千里乌江,壮丽雄阔的长江,以及气势恢宏的两江汇流,可谓是一览涪州八景啊。

(4)、天台峡谷—位于涪陵城东南19公里鬼斧劈开的幽扦水碧泉,原始生态醉人心扉,是集漂流、休闲、商务会议为一体的新兴旅游景区,整个景区,河床陡立千仞,无人可攀。绝壁上原始森林盘根错节,葱茏茂盛。有无数泉水汇聚的御泉河碧绿透彻,在谷底蜿蜒而行,时急时缓。峡中飞泉跌水千姿百态,疑是瑶池玉液淌入人间,其峡之幽,水之碧,泉之密。堪称世上奇观。天台峡谷你可以漂流,探险,垂钓,烧烤等一系列休闲活动。在山野中进行矿泉浴更是令人乐而不疲。童真再现。可亲可近的峡谷,山水,让人忘忧、忘形、忘年也忘归。 2、人文旅游资源

(1)、巴文化遗址。两千多年前,巴国王族坟墓主要埋在涪陵一带,2002年9

1.《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张伟强主编

2、《旅游规划与开发》科学出版社 P80 2003马勇 李玺 李娟文著 3、张英:试论涪陵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07,02,21资源网

月,在涪陵白诗镇陈家嘴村小田溪,市文物考古所挖出了13座巴王墓,里边有大量的纯金宝剑、玉佩、玉璧等大批珍贵的国家级文物,给我国研究巴国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这是涪陵区发展考古、溯源、观光旅游的特色资源。 (2)、水下碑林—白鹤梁,闻名于世界的水下博物馆,系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碑林是位于乌江口外的长江之中,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巨型石梁。白鹤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既是长江枯水位的历史记录,又有“石鱼出水兆丰年”和“年年有余(鱼)之意” 。而且白鹤梁还流传着“白鹤绕梁留胜景,石鱼出水兆丰年”。白鹤梁的历史价值在于它记载着唐广德元年到1963年2月15日涪陵文化馆最后题刻落笔的这一段历史,1200年来,记录了72个年份的枯水历史,180多幅题刻,并且刻着历代名人真迹,如黄庭坚等名人,赋予了它重要历史价值。

(3)名扬天下的榨菜之乡。在中国名目繁多,品位各异的酱胭脂品中,涪陵榨菜表似碧玉,红如玛瑙的外观形态和特殊风味驰名中外。因为涪陵市榨菜的发源地和集中产地,故誉之为中国的榨菜之乡,近年来,涪陵地区加大对榨菜的投资,使之成为全国榨菜的最大产销区,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涪陵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1、地理位置优越,辐射面积广

涪陵地处于三峡库区腹地和重庆、宜昌两大旅游增长极的中点上,位于三峡旅游发展主干轴与“川、渝、黔“旅游发展轴的交汇处,并且涪陵是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捷,新三峡生态文化片区的节点和乌江旅游辐射带相结合,使得涪陵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由于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扩大了涪陵区旅游市场,辐射面积不断增大。 2、 人文旅游资源神奇迷人,丰富多彩

涪陵拥有经过几千年文化沉淀而形成的巴文化遗址历史,有沉睡了近千年的水下碑林—白鹤梁,有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正派力量的大后方的红色历史,以及榨菜之乡的美誉,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均享有较高的声誉,悠久历史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离不开现代经济的支撑。所以涪陵不仅是历史名城,还是拥有现代经济建设而造就的工农业旅游资源,比如在中国制药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太极集团,饮料巨头哇哈哈,以及“816” 核工业基地都驻于涪陵,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 3、 自然旅游品位高,价值大,吸引力强

涪陵地处西南片区,天然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涪陵的奇山异水,长江的盘环,千里乌江画廊的穿越,使得其旅游价值极大提高,而且国家对于这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寄予极大重视,使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被西部开发办。三峡办,国家计划办,国家旅游局等重要国家机关纳入重庆市旅游总体规

1.《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张伟强主编 2、《旅游规划与开发》科学出版社 P80 2003马勇 李玺 李娟文著 3、张英:试论涪陵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07,02,21资源网

划,有望成为国家级旅游黄金线。 三、涪陵旅游资源的开发的缺点 1、 破坏、浪费非常严重

近年来,由于的重视,涪陵区旅游资源得到迅速开发,如闻名世界的水下博物馆—白鹤梁开始对公众开放,沙溪温泉的建造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的到来,花香遍野的石夹沟以及避暑胜地的花海大木都得到开发,但是因为有些人只注重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造成大量破坏和浪费,最突出的就是白鹤梁,一些建筑工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偷工减料,造成白鹤梁在开放之初存在大量安全忧患,使得一些游客望而却步,还有花海大木因为不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美丽的花朵在游客的踩踏下失去了欣赏价值,流失了大批游客,等等破坏和浪费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涪陵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粗放式开发

涪陵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注重保护期生态元素和其历史元素,比如一些开发者为了博取游客眼球,不断在原始生态中加入高科技,致使旅游资源失去原来价值,有的表现在分布不平衡。涪陵对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只要发现哪里有旅游资源就开发哪里,从未考虑什么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路线的规划,在他们心中只有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政绩,忽视了环境保护。以上都造成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不协调,呈粗放型增长。 3、污染严重

近年来,涪陵区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大量引进化工企业,造成涪陵区空气,水等严重污染,涪陵人民每天生活在远远没有达标的大气环境下,每位游客出来旅游注重的是身心健康,可是这种环境可以吸收游客的到来吗? 四、涪陵区旅游资源的保护的方式

涪陵区在促进旅游资源发展时,就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我们要遵循三方法 1、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涪陵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这些资源不经过开发的话就如废品一样毫无价值,那么何谈保护呢,所以要想保护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我们就得先将他们开发出来,让人们意识到他们的价值所在,对他们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成功的例子就是水下碑林的石刻,这个景观是世界上仅有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通过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在的干涉下,合理的对其进行开发。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对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的保护

涪陵区拥有几千年前巴国大部分的王族坟墓,所以对这些遗址进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保护文化遗址需运用科学技术,完备相关法律,以及进行文化教育

1.《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张伟强主编 2、《旅游规划与开发》科学出版社 P80 2003马勇 李玺 李娟文著 3、张英:试论涪陵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07,02,21资源网

等手段防止自然和人为破坏,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复原。例如,建立文化遗址的保护隔离带,注意文化遗址景区景点中的旅游容量等。 (2)、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

涪陵区和企业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及国际社会有关生物,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并且在对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中药做到防止污染,保护水源,保护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的环境,使资源与环境连在一体,在旅游经营中,切实进行环境容量与控制,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3、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

旅游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不可缺少的要素。那么涪陵区旅游去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涪陵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涪陵长期以来旅游的开发模式是曲型的粗放型模式,将旅游业的发展看成是一种数量型的增长和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因而导致了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旅游区的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工作的依据之一,保持人类享受资源的公平性,严格控制出现急功近利,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部保护的现象。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进行科学的论证,只有在技术和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应继续等待开发时机。旅游开发中还注重旅游的环境问题,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旅游规划开发人员树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观念,切实保证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实现旅游的有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实的遵循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原则,需求性原则。 五、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生态化、集团化的背景下,旅游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涪陵区的旅游要想在大市场生存下来就必须有合理的规划,进行合理的开发。跟随国际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做到与国家甚至与国际同水平的发展。 1、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旅游规划也必然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即在旅游市场的定位、旅游项目的设计、旅游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注重与国际接轨。 2、产业化趋势

旅游业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已经为世人所瞩目。实践证明,旅游业的发展要力求从高起点进行定位,实现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 3、市场化趋势

旅游规划要以市场为服务对象,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必

1.《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张伟强主编 2、《旅游规划与开发》科学出版社 P80 2003马勇 李玺 李娟文著 3、张英:试论涪陵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07,02,21资源网

须满足的要求,从前那种靠进行的规划方式将一去不复返。而且市场化趋势会保证所编制旅游规划质量,并促进旅游规划编制效率的提升。 4、生态化趋势

旅游业被人们成为“无烟工业”,但是盲目的开发也会造成污染,破坏生态。所以我们在保证旅游地在开展旅游活动的同时,注重生态平衡的保持,努力使旅游者的活动、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旅游环境融为一体,以实现保护—利用—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

出了以上几种我们应注重的几种趋势化,我们也应该看清战略趋势化、创新趋势化、多元趋势化和系统趋势化时代的来临。总之,拥有独特认为旅游资源的涪陵,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要通过充分发挥的主导作用,加强区域合作,重点培养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经过2年—3年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包装,必将逐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前途光明。

参考文献:

《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马勇 李玺 李娟文著 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张伟强主编2005年 涪陵区榨菜产业实现三个“快速增长”.重庆市公众信息网,www.cq.gov.cn 张英:试论涪陵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07.02.21资源网

1.《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张伟强主编 2、《旅游规划与开发》科学出版社 P80 2003马勇 李玺 李娟文著 3、张英:试论涪陵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07,02,21资源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