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往年题考)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加点字的书写和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坍塌(dān) 虐待(niè) 拈轻怕重(niān) 大象径庭(xiàng) ....B.突兀(wù) 怅然(chàng) 参差不齐(cēn) 骇人听闻(hài) ....C.鄙薄(bó) 怂恿(sǒng) 神采奕奕(yì) 杞人忧天(qǐ) ....D.庇护(bì) 缥缈(piāo) 怪诞不经(dàn) 哄堂大笑(hō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锡箔 盔甲 感慨 人声鼎沸 B.朗润 抖擞 响晴 花枝招展 C.澄清 静谧 吝啬 淅淅沥沥 D.铃铛 化妆 絮叨 美不盛收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单位的领导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到处显出蓬勃的生机。 ....B.我们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
C.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D.同学会上,大家一见面就海阔天空地聊个没完。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1 / 9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代、夸张)
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夸张、拟人)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比喻、拟人)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 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 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 A.②③⑤④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①⑤④
D.③⑤②④①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 (2)《潼关》: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未来某一天与家人团聚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表达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报国之心仍不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南中考)明月千里寄相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6)《天上的街市》:我想他们此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②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③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2 / 9
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原:原国。②击金:敲锣,古代作战收兵信号。③卫人:卫国人。
1.对“原三日即下矣”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原/三日即下矣 B.原三/日即下矣 C.原三日/即下矣 D.原/三日即下/矣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________) (2)去(________) (3)信(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4.晋文公攻打原国为什么只打了十天就撤退了? 5.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题文)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咸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
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
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
3 / 9
“走,不走不要你了!”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
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说:“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们三个吃。”
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
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
从这二人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茶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4 / 9
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 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
(《阅读》2016年第9期)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品析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 3.你觉得文中最感动人心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4.文中小弟这个人物形象非常鲜活,请你简要进行分析。 5.有人说,文中的几个小孩子太馋了,太不懂事了,你认为呢?
2、父亲数钱 李书霞
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尽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
5 / 9
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⑾“再数数。”
⑿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⒀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差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⒁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⒁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1.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2.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3.选文第⒀段中画线部分“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4.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
四、写作题(40分)
6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遇见,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词语。古往今来,无数次遇见,带来无限美好的故事。宗璞因为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因为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牛汉因为遇见人生第一本书,他那没有幽默的童年才感应到了生命的快乐和梦幻。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不得抄袭。
7 / 9
参:
一 A D B C C B
(1)铁马冰河入梦来(2)终古高云簇此城(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6)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_ 二 1.A
2.(1)约定(2)离开(3)诚信、信用
3.得到了原国而失去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
4.因为“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或用自己的话回
答亦可)。
5.示例:我们要做一个诚实、言而有信的人,这样我们身边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才会有更
多拥护自己的人。
三
1.记发生在当年的几个兄弟吃凉粉的温馨动人的故事,表现互敬互爱的浓浓兄弟情。
2.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小弟弟享受吃凉粉的过程
3.例:文中兄弟几个‘吃凉粉的场景’最动人,因几个兄弟互推互让,互敬互爱的浓浓兄弟情在传递。(答案不唯一,文中有多个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①爱吃但不贪吃,懂互相谦让,想吃,最后自己却只吃了小小一点。②顽皮,会耍赖。③说话算数,会体贴人,懂互爱。
5.围绕文章表面指的是四兄弟在那年拿出买盐的五分钱吃了一盘炒凉粉的欢喜,
8 / 9
实际上是借这场欢喜表现他们几个互相推让,互敬互爱的浓浓兄弟情。(答案不唯一,但不可违背主旨) 【答案】
1.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对来之不易的收入的珍惜及兴奋满足之情。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半句总结前文,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场景3.“不小心”其实是故意为之。这里表现了母亲既要给父亲足够的锻炼机会,又要让他不易察觉的细心。体现了父母之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深厚淳朴的感情。
4.年轻时数钱,充满骄傲和自豪,父母一个挣,一个管,把穷困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两个人相互支持的情分可见一斑;有病时数钱,笨拙可笑,这里数钱不再是为了过日子,而是体现了母亲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的关心呵护。两个人年老时相互扶持的情分感人至深。 四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