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动物也懂得感情
我发现动物与人一样懂得感情、懂得关爱。外公养了四只鸽子,在阳台上用木板为它们建了一个小屋子,这四只鸽子中有两只是雄的,两只是雌的。其中一只雌白鸽特别小,只有两个拳头那么大。它胖胖的身体,雪白的羽毛,两只圆溜溜、水汪汪的小眼睛如两颗黑宝石,不时东张西望。我经常把它放在自己的腿上逗它,给它喂食。
后来,我发现它们也懂得感情。
记得有一次,我把这只雌白鸽抱起来,发现其余的三只鸽子也跟了出来,我朝它们挥挥手,让它们回到小屋子里去。可谁知,它们用尖嘴不停地啄我,我吓的放下鸽子赶紧躲进房里,那只雄鸽也跟着其余三只鸽子回到了小屋里。本以为它们是在跟我“开玩笑”,所以我又把手伸进小木屋,想抱出那只雌鸽。哪知站在它旁边的一只雄鸽早已严阵以待,仰着头,侧过身来,眼睛死死地盯着我的手,嘴里还“咕咕”地叫着,好象在说:“快走开,不然我不客气了!”我一惊,手立刻缩了回来。这时,我发现小屋子内的两只雄鸽走了出来,用双翅挡住了木屋门,我可以断定它们生气了。你瞧,那两只雄鸽就象吹满了气的气球,
展开双翅,眼睛瞪得老大,身上的羽毛都竖起来了。这都是为了保护我想抱出的那只雌鸽。
还有一次,一天晚上,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四只白鸽蹲在木屋内睡觉,这时,外面打了一个响雷,木屋内的两只雄鸽被雷惊醒了,它们警惕地走出小屋子,确定安全后,才进入小屋子继续睡觉。它们犹如四个好兄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发现,动物也懂得感情。
鸡蛋真的捏不碎吗?
<<人类的老师>>这一课写了鸡蛋的“薄壳结构”,说用手握住鸡蛋,是捏不碎的。鸡蛋真的捏不碎吗?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晚饭后,我兴冲冲地挑了一个圆滚滚的鸡蛋,放在桌上。爸爸走过来,看见桌上的鸡蛋,便问我:“怎么了,晚饭都吃过了,还拿个鸡蛋,难道还没吃饱吗?”“当然不是啦,我是在做‘薄壳结构’的实验!”爸爸一听,眉头立刻舒展开来,他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
我先拿起鸡蛋,用手握住,嘿,还真结实!我使劲地捏着,可鸡蛋一点动静都没有。我生气了,又加了把劲儿,但鸡蛋还是没有变化。这时,爸爸一把夺过鸡蛋,对我说;“你人小,没劲,看我的!”我只好不服气地坐到一边的小板凳上。爸爸使足了劲,用手紧紧握住鸡蛋,结果,鸡蛋还是没有碎。我得意洋洋地问:“你,有劲,鸡蛋碎了吗?”爸爸气急败坏,又拿起鸡蛋继续使劲捏。只见他的脸越涨越红,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手臂也越来越向外伸展,手背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我害怕得捂起耳朵,生怕鸡蛋碎了……
忽然,“啪”的一声,伴随着我的尖叫,只见“蛋”花四溅,“蛋壳”迸射,四周的墙壁上纷纷“挂彩”。墙上、挂历上、桌子上、凳子上,洗衣机上……就连挂钟上都成了“蛋花之家”。
爸爸一看:“坏了,看来光相信书上的知识还真不行,害的我们家成了‘蛋花之家’喽!”妈妈这下可忙开了,又是擦墙,又是抹桌子,爸爸也忙得不可开交,只有我望着家里这副狼狈不堪的样子,仰天大笑。同时,在这笑声中,我也捂出了一个道理:所有的答案都不一定都是肯定的、正确的,千万不能人云亦云啊!
苦丝瓜的奥秘
有的人很喜欢吃丝瓜,经常买丝瓜煮汤喝,有时不巧,买的丝瓜是苦的,就一个劲地指责:“现在的农民真是过分,在丝瓜上洒了太多农药。”我也生在农村,也算得上半个农民,对农民也有所了解,难道农民真是那么过分吗?
为此,我专门做了一些调查。一天,我和几个同学来到丝瓜地。碰巧,有一只蜜蜂正在苦瓜花上采花粉,我们就停下来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只见它在苦瓜花的花蕊上采了一会花粉,又飞到丝瓜花上沾了一下。我突然机灵一动,是不是蜜蜂在采花粉时,把苦瓜和丝瓜的花粉混合,使丝瓜花粉中混进了苦瓜花粉,才导致丝瓜变苦的呢?
回到家,我专门在花盆里播下了一粒丝瓜种子,在离它一尺远的地方又种了一粒苦瓜种子。过了些日子,丝瓜种子和苦瓜种子都发芽了,而且叶子越来越绿。
又过了好长时间,到了传播花粉的时间啦!由于找不到蜜蜂,只好人工授粉。我小心翼翼地把苦瓜花粉一点儿一点儿地抹在丝瓜的花蕊上。经过我的精心授粉,丝瓜谢花后,结出了一个个小小的丝瓜。
过了十来天,丝瓜逐渐长大了,终于可以摘了。我迫不及待地用这些丝瓜煮汤,一尝,真的是苦的!我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终于明白了苦丝瓜的奥秘啦!\"妈妈说:“你能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查、实践找到答案,说明你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孩子。今天,你只是找到了其中的一个原因。丝瓜苦的原因还有:在上一年种过苦瓜的地上种丝瓜,如果水分不足,肥料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丝瓜变苦。”
妈妈的说法对吗?我又去请教有经验的菜农,他们也同意妈妈的说法。
这下你们该明白了吧!请不要在没弄清事情前乱下结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