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线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 B.线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 C.角速度大小不断变化 D.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保持不变 参: B
2. (单选)一个物体在两个互为锐角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将做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匀变速曲线运动 参: 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参: B
1 / 8
4. 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的是( )
A.“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点火发射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 C.芒市一中期中考试物理考试的时间是90分钟
D.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参: C
5. 火车从湛江站开往北京站,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
A.列车在16:10由湛江站发车 B.列车在武昌站停车10分钟 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到达郑州站 D.列车从湛江站到北京站运行约32小时 参: A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B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A球加速度为________;B球加速度为________.
参:
2g 0
7. 目前实验用的打点计时器有 计时器和 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 s打一个点。 参:
2 / 8
8. 如图3所示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系列点,图中所标的是相隔4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C没有画出,则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 m/s2.BC间的距离_______cm.打B点时的速度VB = _____________ m / s 参:
9. 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弹簧质量不计),做实验研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是该同学得出的弹力F和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N/m。
参:
250
10. (4分)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附近观察火车的运动,如果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s内,列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8节车厢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m(连接度不计),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m/s2,而人在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大小为 m/s。
参:
-0.16,7.2
11. 如图所示,人在河岸上用轻绳拉船,若要使船以速度V匀速前进,则人将 (填“加”或“减”)速拉,拉的速度是 (绳与水面的夹角为θ)
3 / 8
参:
减 υcosθ
1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相同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相同的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2)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在两小车内放置相同质量的砝码,在两砝码盘内放置不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 B.在两小车内放置不同质量的砝码,在两砝码盘内放置相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 参:
13. 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小球运动途中的A、B、C三点的位置,取A点为坐标原点,则各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是
),则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
4 / 8
(以cm为单位,答案不用写出,注意正负号);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
参:
(-10 , -5) ; 1 试题分析:根据
可求间隔时间为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即
v0=1m/s;从抛出点到达B点,B点竖直方向的速度为AC的平均速度即2m/s,说明抛出
点经过0.2秒到达B即经过0.1s到达A,根据5)
考点:平抛运动
可以求得抛出点坐标,即(-10 , -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抛运动知识: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根据规律列式求解。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4分)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a-F关系可用下列哪根图线表示?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5 / 8
参:
C
1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
(2)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 该纸带
.
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参: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
时刻/s 速度/m?s1 ﹣1.0 3 2.0 6 3.0 9 4.0 12 7.0 12 9.5 9 10.5 3 (1)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2)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参:
6 / 8
解:(1)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2═设汽车从10.5s经t'时间停止,t'=总共经历的时间为t=10.5s+0.5s=11s.
,
,
(2)汽车做减速运动的时间汽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 ,
汽车做加速运动的时间,
则匀速运动的时间t2=t﹣t1﹣t3=11﹣2﹣4s=5s. 答:(1)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11s; (2)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时间是5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从10.5s时刻开始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从而得出汽车从开始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的时间和减速的时间,从而得出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时间.
17. 如图,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固定轨道在B点相切,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2.5m,一个质量m=0.5kg的小物块压缩弹簧,静上在A处,释放小物块,小物块离开弹簧后经B点进入轨道,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
力的3倍。取g=10m/s2。求: (1)小物块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
(2)弹簧对小物块的弹力做的功? 参:
解:(1)小球在C点,有:
7 / 8
解得:
=10m/s
(2)从A到C,弹簧弹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有:
带入数据解得:
18. A、B两车相距 s =10m,B在A的前方,两车同向行驶, A车以vA =7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而B车此时以速度vB =12 m/s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4 m/s2,求A追上B所用的时间?
参:
B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3s内A车、B车的位移分别为 xA=vAt =7
>21m
B车停止运动时A车还没有追上B车 A车追上B车的时间为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