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校报的调查报告

关于校报的调查报告

来源:测品娱乐
关于校报的调查报告

研究目的

在铁警校园《铁警高专》作为主流媒体,和铁警一同成长。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读者对《铁警高专》的关注程度和喜爱程度。通过此次调查,为得出《铁警高专》更好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地为铁警学子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警高专》也面临着种种挑战,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崛起,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正在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掏出手机就能阅读各类新闻。另一方面,90后的学生相继入校,似乎对严肃的报纸愈来愈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学生更少的选择校报,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媒体。最后作为部属院校《铁警高专》,政治性太强、版面乏味、新闻内容单调,综合以上因素,迫使《铁警高专》对发行时间、版面、内容进行调整。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依据 研究内容

一、铁警学生对《铁警高专》的关注程度。 二、铁警学生对《铁警高专》的版面评价。 三、铁警学生对《铁警高专》的内容评价。 四、样本容量,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成功率100%,调查时间为2011年12 月 14号

五、对《铁警高专》的建议。 六、展望未来。 研究结果

一、学生对《铁警高专》关注程度?

作为铁警的主流报纸《铁警高专》在校受到的关注程度有多大,调查过程中:1、您是否知道校报?设置选项为:A.知道 B.知道,但很少看 C.听说过,但没看过;统计结果显示选A选项的有9位同学,B选项18位,C选项3位。(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作为铁警的主流报纸,在铁警《铁警高专》被关注的程度并不高。由此可见只有通过改良、调整报刊才能赢得读者。

二、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有必要发行校报吗?

在对调查问卷时问到:当今网络发达,你认为学校还有必要出报纸吗?设置选项为:A.有 B.没有 C.无所谓;统计结果显示选A选项的同学有4位,B选项16位,C选项10位。(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网络媒体高速崛起的今天,《铁警高专》受到的冲击较大,作为铁警的主流媒体,只有不断创新、改良报刊内容,抢占读者的眼球,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更好的发展《铁警高专》。

三、铁警学生对《铁警高专》封面设计、发行刊次、视觉效果是否满意?

在对调查问卷问到:你对校报的封面设计、发行刊次、视觉效果是否满意?

各设置三个选项为:(封面设计、发行刊次:A.是 B.否)视觉效果:A.较满意 B.图片缺乏冲击力 C..版式设计不美观;(见表3)

四、铁警学生对《铁警高专》总体风格、整体内容和其中感兴趣的模块的看法。 调查问卷中问到:

你觉得平时看到的校刊在总体风格上?A.较满意 B.图片缺乏冲击力C.版式设计不美观 你认为校报上的文章?A.内容交待清楚到位B.有些乏味C.观点新颖独特D知识性较强E.政治性较强F..其他

你希望在校报上看到的内容是?A.国内外重大新闻B.社会新闻C.体育娱乐D.校园新闻 (见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铁警高专》既有优点的同时,又有着不可忽视的缺点。作为院校《铁警高专》的政治性保持的相当好,应当继续发扬。但在发行刊次、发行内容上应充分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不断用新的内容充实自己,提高新鲜度。作为校办报纸,多注重的是内容的传承,并未意识到形式的重要性,因为《铁警高专》作为一份政治性较强的报纸,而非盈利性。因此要对读者的的需求进行揣摩,这是一大失误之处。 五、铁警学生对《铁警高专》的看法(摘要): 1、没有特色

2、没有相关的就业信息 3、时效性不足

4、没有贴近校园生活 5、版面较少、内容单调

综合以上意见,在经济、社会、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体的崛起,简单的纸质阅读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铁警高专》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多开设版面,增开副刊;贴近校园生活,增强时效性,特别是增加有关就业信息满足学生的迫切需要。 六、展望未来。

与其他报业热闹相比,高校校报显得业余的多。显得守成有余,周期过长,新闻局限小,政治性太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校报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校报的四大功能:导向功能、参谋助手功能、提升素质功能和监督反馈功能,从而加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报作为学校的主流媒体。 在新的形势下,校报要生存发展,继续起到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惟有改革创新,提升自身影响力。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表达学生心声为目的,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间接传达学校的大政方针和措施决定。报网一体,权威与速度的结合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中,报纸,电视,广播,新闻网等普遍存在。整合校报与新闻网的功能,优势互补,一方面强化校园新闻网迅捷的特点,使其优势最大化;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报纸的文献留存功能。同时,要让校报在评论,社论等报纸等传统优势领域发挥作用,充分利用报纸易于保存,不易改动,发出代

表学校的声音,阐明学校工作重点,对于新时期的校报而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观点,以促进教学,科研,管理单位开展和改进工作,在操作过程中,校报与新闻网应相互渗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