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写一篇游记

写一篇游记

来源:测品娱乐
案例:小学六年级习作训练——写一篇游记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小学六年级习作训练——写一篇游记 执教教师:高颖 小伶(密云县太师屯中心小学) 指导教师:杨德伦(密云县教研中心,特级教师) 【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习作训练——写一篇游记

教学内容:

小学六年级习作训练——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用 2课时。 具体要求:

能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最吸引自己的景物,把它的特点写具体,表达内心真实的思想感受;做到 语句通顺,乐于运用平日积累的词句。

指导重点:

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抓住有特色的景物及其特点,把看到的、听到的和内心感受到的写具体。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结伴或在家长陪同下,到就近的公园、风景区等处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

2. 设计并下发指导课上学生所用的表格纸页。 题目: 时间、天气 游览路线(先后经过的主要景点) 最吸引人的景物 景物的特点 内心的真实感受 ( ) ( ) ( ) ( ) 游览归来 教学过程:

一、选择记述的景区 ( 3分钟)

同学们,你们最近游览过哪些地方?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在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纸页上方,先写出 2~ 3个自己最近游览过的景区;然后从中选择出一个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去处,用笔圈出来。

二、回忆游览的过程 ( 12分钟) 1. 教师“下水”示范( 3分钟)

“十一”长假期间,我再次游览了密云县城的奥林匹克公园。那里的美丽景色令我陶醉。回来后,我赶快把见闻连同内心的感受记录下来。下面我为大家朗诵本文,请同学们分享我的喜悦。(教师随着朗诵的内容,及时通过“演示文稿”,出示相应的表格和文字。)

游密云奥林匹克公园 时间、天气 游览路线(先后经过的主要景点) (门 口) “十一”长假中的一天 阳光明媚 最吸引人的景景物的特点 物 “奥运五环”五环相连 颜雕塑 色各异 “密之水”雕高大 壮观 塑 球场 健身器材 ( 彩虹桥 ) 游览归来 拱形桥栏 宽阔 多 各式各样 长 美观 内心的真实感受 奥运会把五大洲连在一起 (广 场) 密云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绘出绿色的家园 是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像一道彩虹横跨在白河上 ( 运动区 ) 依依不舍 为生活在密云感到幸福 2. 引导学生认真回忆( 9分钟)

请同学们结合前面确定的景区,认真回忆一下:① 你是什么时间去的,当时的天气怎样?②你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的,先后经过了哪些主要的景点?(选择 3~ 4个主要景点即可。)③所到景点,哪些景物深深吸引了你?④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⑤看到这些景物后,你的内心生成了怎样的感受?边回忆,边简单地填写表格。(提示学生用钢笔填写,一行一行地填写,注意执笔与坐姿。)

题目: 时间、天气 游览路线(先后经过的主要景点) 最吸引人的景物 景物的特点 内心的真实感受 ( ) ( ) ( ) ( ) 游览归来 三、说说游览的过程 ( 5分钟)

先组织同桌或前后位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帮一帮;再指名借助表格讲一讲(将他填写的表格投影出来),师生评一评;然后提示学生再次独自修改表格中的问题之处。

四、记叙游览的过程 ( 40分钟)

出示习作要求,并再次提示学生:①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②抓住最

吸引自己的景物,把它的特点写具体。③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融于字里行间。 学生写完初稿后,提示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运用修改符号独自“三读三改”( 首先认真默读全篇,依据此次习作要求,对中心、材料、结构进行修正和补充;接着逐句轻声细读,对习作的语言、文字、标点进行酌定与修改;最后放声朗读,借助“语感”,修改拗口、赘余之处,润色语句)。

五、赏评和修改习作 ( 20分钟)

1. 请学生大声读出各自习作的题目,组织赏评、修正。

2. 组织赏评学生例作(或“下水文”)修改前、后的条理,领悟“用过渡句清晰交代游览路线和景点”的方法;随后,引导学生各自修改本人习作的条理。

3. 组织赏评学生例作(或“下水文”)第 2自然段修改前、后的内容,领悟“ 抓住主要景物及其特点,把见闻及感受写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各自修改本人的习作,练习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及特点,努力把见闻及感受写具体。 4. 组织欣赏学生例作(或“下水文”)修改前、后的开头、结尾,领悟首尾照应的方法;引导学生各自修改本人习作的开头和结尾。

5. 独自修改全篇;在此基础上,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修改。 课后作业:誊写习作,做到书写规范,行款整齐。

附:教师下水文

密云奥林匹克公园之行

“十一”长假是个出游的好时机,闲于无聊,三号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奥林匹克公园,来饱览这里的美景。奥林匹克公园 北起西门桥,南至西大桥,东至密西路,西至白河东岸,公园以全民健身为主,设有雕塑、广场、甬路,配备多种健身器材,建有老年门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奥林匹克健身园是密云县城的核心景观之一。

来到公园门口,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足有三层楼高的奥运五环,它们颜色不一, 分别为蓝、黑、红、黄、绿色,五种颜色象征着五大洲:它们三环在上,两环在下,环环相扣,紧紧地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看到这五环让我想起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健儿们英姿飒爽的身影;想起了中国运动员夺金的每一个场面;想起了五星红旗升起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我迫不及待地的走进门口,沿着左边的甬道前行,穿过一片树林,就来到了广场。广场上矗立的“密之水”雕塑深深地吸引了我。 它高三十三米,顶端是一个为直径 7米的环保球,上面画有我们密云的地图,和碧水、青山,球下是黄绿红蓝四色抽象树叶,代表春夏秋冬,仿佛一双双手收托起密云绿色的田园。我相信我们密云人民一定会团结一致,无私奉献的保护着密云水库这盆净水。新世纪的曙光,沐浴密云大地,在“绿山、净水、富民”的指示精神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密云必将于崭新的风貌屹立在京郊大地。

离开“密之水”雕塑,沿着甬道,我向运动区走去。这时我看到了宽阔的篮球场、网球场和门球场。篮球场上奔跑着的,是强壮的少年,在他们大声的呐喊声及跃起的瞬间,伴随着的是 “灌蓝”表演,真是精彩极了。门球场内老人们正在悠闲地、有说有笑地打着门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绕过球场,来到了河边,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它们既干净又整洁。人们正在健身器材上坐着各种运动呢!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做仰卧起坐,有的在蹬自行车……运动区真正成为了我们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一边走,我也一边在健身器材上做着各种动作,这时彩虹桥已经悄无声息的展现在我面前。我看见一座长长的拱形桥,像一条彩虹横卧在白河上,它是我们通往密虹公园的捷径。当傍晚来临时, 站在彩虹桥隆起的高处,居高临下,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灯火璀璨的城市夜景。河水岸旁,无数盏晶莹的白炽莲花灯,与黄、红、蓝、绿的灯火交相辉映,长长的波光映照在浮动的水面上,光波粼粼,混合出梦幻般的诗意色彩,如同仙境一般,美丽极了。

走下彩虹桥,我便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奥林匹克公园。到现在奥林匹克公园的美景都历历在目,它使我终生难忘。

【教学反思】

以赏评促修改,以修改促表达 密云县太师屯中心小学 小伶

在杨德伦老师指导下,我和高颖老师上了 80分钟的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指导课:指导学写一篇游记。在亲自参与备课和上课的过程后,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回想着课上学生们积极交流的场景,看到孩子们的习作从稚嫩走向成熟,使我更加感受到习作课上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赏评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有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文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所必需的能力。作文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就是说话,只是用笔来说话。因此,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写作。而作文赏评就是写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认真审视自己识记与表达的一个过程。作文赏评课上要有明确的赏评要求,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自我评改,教师要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这其中尤其要把握好“欣赏”和“评改”两个关键。

一、作文赏评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的个体,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思想情感的外化产物。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善于捕捉每个学生习作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给予他们最大的鼓励,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至于“欣赏”的任务:一是品其味,二是道其妙 !孩子们在写作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太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而在组织和指导欣赏环节中,教师更要善于将其无意中形成的优点提炼出来,告诉孩子,以便使他们今后能够发扬光大。如在赏评课伊始,我先把学生初稿中比较好的作文题目打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大声读出自己习作题目。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认识到习作的题目是作文的题眼,不能马虎,要使习作的题目与内容相一致。接着,我以大屏幕打出学生初稿中的精彩片段,组织学生赏评,让学生们谈谈这些片段的妙处。学生在赏评中,教师积极参与适当点拨。在这样的课堂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然后教师出示一份本班学生提前自我修改好的习作。通过对照修改前与修改后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别人修改后的习作,掌握修改的要领,进而帮助大家找到本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迁移方法以赏促改。这个教学环节的巧妙之处在于从学生习作中寻找亮点,唤起学生的自信。与此同时,

教师用赏识的眼光激发起每个学生修改的自信心,明确了下一个教学环节任务。

二、作文赏评重在学生的自我修改

传统的习作教学是学生写完初稿后,就大事完毕。剩下的事就是教师花费苦心,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满密密麻麻的红字。这是教师的修改,没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作文中修改的内容只能接受来自教师的意愿 ,按老师的意想做出修改 ,学生本人的意图和意愿则很少得到考虑。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不会有作文兴趣和主动性 ,只能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维定势 ,毫无创新与自主能力。而素质教育的今天,强调的是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 , 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和意志 ,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己的 ,别人是无法代替的。 本着把修改的权力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课堂上在集中欣赏一篇修改的习作后,我让学生找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圈画出要重点修改的地方,结合写前指导内容着重考虑游览景点是否交代清楚了,是否抓住主要景点及特点写

具体了,是否注意到开头与结尾的照应等。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自我修改,相互修改。

这样的课堂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记忆中调出有关知识 ,经验和思想的材料 ,把习作修改的更好。这既是一个活跃的想象和联想的过程 ,又是一个从表达目的出发 , 进行严格选择的过程。其中 ,学生要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分析安排。要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 ,要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达这些内容与内心感受。写作本是个体的言语行为 , 所表达的也应是学生个体对事物的独有认识。因此 ,作文评改也应是学生个体对自己独特感受的一种再认识;学生也最有权利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的作用只是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一些方法。 从这一节课中 ,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作文教学必须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作文评改能力 ,以赏促改,以改促写,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